清穿之太子有了炼丹术: 第49章 第 49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清穿之太子有了炼丹术》 第49章 第 49 章(第2/5页)

两股之间。

    它记得,这个东西打猫可疼了。

    “咪咪,是咪咪吧?最近家里常有老鼠造次,要辛苦你们帮帮忙了。”

    一只皱纹横生的手将一碗食物推进了柜子。

    接下来,二猫发现不管它们什么时候来,这家瞎眼老太太都为它们准备食物,慢慢的,它们也开始陪着瞎眼老太太在屋檐下晒太阳。

    暖暖的冬阳下,瞎眼老太太脸上的每一条皱纹都沐浴在阳光下,带着岁月静好的宁静。

    一大一小两只猫儿也揣着手手,迎着阳光慢吞吞的眯起眼睛。

    “呐,咪咪,你们知道伐,我家囡囡有了正经的活计,一个月好些银子呢!还是太子爷特设的桃花楼,寻常人都小瞧不得!”

    “咪咪啊,你们不知道,自打囡囡她爹赌钱被人打死后,这街头巷尾不知道有多少人说我家囡囡嫁不出去,只能嫁个老鳏夫!

    嘿!结果您猜怎么着?昨个媒婆来替城西那家胭脂铺子老板的儿子来说亲了!可惜啊,我家豆儿,那是个顶顶好的姑娘,就是不愿意嫁人……”

    一声长长的叹息,却并未掺杂着多少愁绪。

    毕竟,现在老太太吃的好,睡得香,姑娘还有出息,就算是嫁人……若是和自己一样所托非人呢?

    猫崽儿眯着黄莹莹的眼睛,看到老太太昏昏欲睡,索性直接窜了上去,睡在老太太的腿上帮着取暖。

    它不懂老太太说得种种,可是它知道,囡囡偶尔会带回来几条新鲜的小鱼儿给它们解馋。

    这在它和母猫流浪的时候,是绝对不会碰到的。

    别说是巴掌大的鱼,就是拇指粗的,两寸长的小鱼苗儿,也只有它们闻味儿的份儿!

    睡熟的猫崽儿砸吧砸吧嘴巴,似乎在回忆鱼儿的美味。

    等到天更冷的时候,老鼠也不出来啦,但是老太太依旧养着二猫。

    猫崽儿闲来无事,开始四处巡游。

    它去了最南边的一座破败的屋子,就是它降生的那处房屋。

    而那里已经住了一对儿爷孙二人,那破败的屋子被人用衣柜挡住了破窗,屋子里黑咕隆咚。

    即便是猫崽儿已经在这里面巡游故地一圈,也没有被发现。

    黑沉沉的屋子里,只有小孩子轻微的呼吸声和打寒颤的哆嗦声。

    “爷——”

    一个沧桑粗粝的声音传来:

    “伢儿,爷在呢!”

    “爷,俺想喝水……”

    陈年的棉被早已因为寒冬的冷冽,冰冷如铁,稍一动弹,便撕裂的一小片布条儿。

    “哎,爷给你倒水。”

    老人摸黑倒了一杯水,却没有丁点热气,童声清脆又迷茫:

    “爷,怎么不热啊,俺想喝热的,暖暖身子。”

    “伢儿乖,等爷明个去,去打些柴来。”

    可是,今年的天气虽不比去年严寒,可也让人无法忍受,院子里的木材都烧的差不多了。

    “伢儿乖,喝了水,就睡觉,睡着了就不冷了。”

    “爷,俺睡不着,有老鼠咬脚趾头。”

    猫崽儿登时竖起耳朵,弓着腰背。

    有老鼠?

    老鼠在哪里?!

    老人摸索着摸到了孩童的小脚,不由泪洒满襟:

    “伢儿,你这是脚被冻坏了啊!”

    又凉又肿,跟萝卜似的粗细,让人摸着别提多心疼了。

    猫崽儿歪着脑袋,也不由提那孩子担心起来。

    冻伤严重的话,可是要断手断脚的。

    却没想到,隔天每一条小巷便放起了鞭炮,有人穿着绣了桃花纹样的衣裳在巷口喊:

    “桃花楼羊毛线大放送,一斤十个钱!大人织一身只要三斤,小孩两斤喽!”

    时下一尺棉布十三文,一斤棉花六文钱,但若是做一身新棉衣少说也要两三百文。

    可是他们听到了什么?

    羊毛线一身才需要三斤!

    算下来也才三十文啊!

    所有人都是又惊又喜,而当天,老人就去买了两斤线回来。

    这本是他预备着不急之需的银钱,本该给孙儿去买些冻疮药,但是……冻疮好了冻了又会复发,倒不如先试试羊毛线。

    “伢儿乖,等爷把这羊毛衫和羊毛裤给你织好喽,俺们伢儿就能出去喽!

    伢儿啊,今年咱们运道好,往年不知道都要冻死多少人哩!耶听人说,这羊毛线,穿着可暖啦!那些贵人都穿着哩!

    也就是太子爷惦记咱们普通老百姓,恁便宜的价格,指不定多亏。俺伢儿长大了,要……”

    老人突然止了声,随后慢吞吞道:

    “要好好活着,要是有本事,一定要报答太子爷。”

    可惜,他的孙儿既不能识字读书,又不能习武……

    没过几天,猫崽儿就看到了在院子里蹦蹦跳跳的孩童,和倚门笑看的老人。

    “爷,这羊毛线的衣裳暖和哩!”

    “嗳!”

    “太子爷真是顶顶好的大好人!”

    ……

    “若不是太子爷,那孩子轻则冻伤脚趾,红肿不退,重则……可是冻掉了呢!”

    “太子爷高义,我等人臣往日在朝上眼头太高,竟忘却了下头贫苦百姓之苦啊!”

    户部尚书和其夫人的对话,只是一个缩影。

    与此同时,直隶省,天津卫,济南府等等,诸如此类书籍渐渐传扬开来。

    当然,其中还夹杂着什么康熙是真命天子,所以上苍特意降下神子——太子爷,来让大清更加富强云云的记载。

    如是此类的话本子在大清境内陆续传颂开来,根据临近年关之际,各地州府的报告,康熙竟然觉得今年的大清,似乎变得稳定了许多。

    而胤礽现在已经彻底麻了,他木木的看着胤褆声情并茂的为他做着诗朗诵——

    太子爷的功德传。

    这乃是一好事书生跟风写话本子的时候在尾章附的一首打油诗,因为言辞通俗,且朗朗上口,目前已经开始在民间传扬。

    而且那位书生因为诗火书不火,现在已经准备转战写歌颂胤礽的诗集了。

    “……而今有幸见得新世起,愿为神子座下一良驹。”

    胤褆念的那叫一个慷慨激昂,胤礽发誓,就算是师傅让念书的时候,胤褆都没有这么起劲儿!

    胤礽:如果我有罪,请让大清律来制裁我。

    而不是,让我被迫罚坐听夸夸。

    如果只是正常夸夸就算了,可是这书生深谙人间油物之道,什么太子爷如月他如星,愿能暮暮朝朝紧相随。

    就连最后,夸胤礽是神子,都不忘给自己拉一个良驹的名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