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流放后我靠种田位极人臣》 130-140(第12/15页)
从中所获取到的利润却并没有与之相匹配。再加上官盐卖得越贵,必然会导致一些百姓开始吃不起盐,这就又给私盐带来了发展的机会。
纵使朝廷加大力度打压又能如何?巨大利益会促使商人铤而走险,官盐的昂贵又让普通百姓吃不起,他们只能去买私盐!
如此一来,朝廷为了打压私盐,只能加大力度制定律法和增多办事人员。这就又使得财政耗费变大,官盐价钱跟着上涨。然后百姓越发吃不起官盐,就越是只能去购置私盐……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而韩彻此刻交给大家的这一份数据,就详细的记载了他上次赈灾时,从裕州运输食盐到松州,以低于朝廷制定的作价十五文一斗售卖出去所获得的最终利润。
在整个操作过程中,韩彻采取的就是让裕州百姓民制,由漕运队伍直接运输,再到松州由盐吏售卖。
漕运才刚经历改革,整个机构都被韩彻全权掌控着,效率自是不用说。
最后在售卖这块,韩彻派遣了工作组的官吏去实行监督,松州盐吏又只当这是一次寻常的赈灾手段,便也不敢如过往那般去操作。
再加上当时松州的杨刺史,还正寄希望于韩彻能帮他解决税收问题,以免对自己当年的政绩造成影响。自然也是韩彻这边怎么要求,松州整个地方官吏都尽可能的去实施配合。
……
一时间,朝臣们只觉得手中这张薄薄的纸张仿若千斤重一般。因为上面所登记的最终利润占比,竟有着远超于过去数倍之差!
韩彻这时候开始慢慢的转向了朝臣们:“私盐售卖一事既然做不到全面禁止,又为何不另寻办法解决?”
“商人重利又如何?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1)
韩彻说着,冷眼看着朝堂上站着的这些人。哪怕他们身居高位,站立在这个社会的最顶层,可眼下这些人又有哪一个人敢站出来说自己全然不看重自身的利益?
就说韩彻自己,他也有他所想要追求的利益和抱负。
“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2)
同样还是那句话,专门的事务本来就该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在盐政这方面也是如此,一味的以强权去严厉打压商人和百姓,是没办法做到从根本解决问题的。
韩彻顿了顿,就又继续说道:“都言道官不可与民争利,朝廷需要做的是管控好一切,而并非是把商人该做的事务全数占去。”
“故臣恳请陛下,改革盐政!”
一直一言不发的皇帝,到了这时候也没有急着作出决定,目光只缓缓的从下面的一众臣子们身上滑过:“诸位爱卿可还有异议?”
“……”朝臣们此刻却俱都沉默了下来。
从财政收入这方面去反驳?
自己手中还拿着的纸张上登记的数据,已经充分说明了韩彻提议的商运商销的方式,所能带来的利益是绝对会比官运官销来的更多。
对于天下的百姓来说,官盐自此以后的作价也能变得便宜。
那么如此利国又利民的提议,他们即便再如何想要制止,可这一时之间竟也找寻不到反驳的点。
*
“大人,此事万不可啊!”朝会结束后,王家府邸,有一中年男人正分外着急的冲着王盐铁使说道。
“不可又能如何?”王盐铁使面色铁青道。
准确一点来说,现在也不能这么称呼他了,因为今日的朝堂上,在朝臣们无力反驳韩彻的提议后,皇帝便直接命韩彻担任了这份使职。
同时,将他又任命为工部尚书。
“既如此,咱们便只能动手了!”中年男人说这话时,面色也变得分外狠戾起来。
“不可!”王尚书一脸凝重道:“韩彻此人心计之深,远非常人所能及!”
韩彻在行动前隐藏的实在是太好,以至于年前吏部考课百官,严惩地方官吏时,竟然无一人注意到被判刑获罪的那五位刺史当中,就有三位是主要产盐区!
现在那三个州郡的新刺史人选更全都是韩彻精心选拔的。
如韩彻这般程度的谋定而后动,说不定也提前做好了陷阱,正等着他们动起来呢!
作者有话说:
注1:出自《史记》卷一百二十九 货殖列传第六十九
注2:出自《逸周书》,译文:农民不生产出来粮食,食物就要匮乏,工匠不生产出器物,劳动与生活就要陷于困厄,商人不进行流通,那么粮食、器物、财富就要断绝,虞人不开发山泽,资源就会缺少。感谢在2023-08-15 23:45:44~2023-08-16 23:37:5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素湫 40瓶;29413136 10瓶;芙芙子 6瓶;蘑菇 5瓶;猫薄荷、kelly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139 ? 行凶
◎公然行凶◎
hi~您好。见到我就说明小天使需要再多买几章了哟。 这些时日韩彻身体都已经好转, 一直没见着他去衙门坐班,柳氏心中便早就有了些许不好的猜测:“发生这么大的事,你怎不跟家里说一声。”
韩彻乐呵呵的晃了晃提着的竹笼:“阿娘, 三娘四娘,今日开荒在一处沼泽地里挖出不少大蟹,咱们今晚可有口福了!”
三娘四娘一听,忙跑过去瞧。
“二兄,好大的蟹!”
“我还从未见过这般大的蟹呢!”
柳氏听闻, 也没忍住往竹笼里瞧了过去, 震惊:“这个季节居然还能有蟹!”
“这是本地才有的青蟹, 在京城,咱们可是见都难见着。”韩彻让杨氏把青蟹拿下去处理,才笑道:“阿娘, 你不用担心,一些小事而已。”
柳氏:“当真?”
韩彻一脸笑容:“真的。”
柳氏瞧着他神情轻松, 提着的心终于能放下。
韩彻也并非哄骗宽慰柳氏,若一开始,郭杨二人就对他实施囚禁,说不得还真能将韩彻难住。
但现在么, 怕是为时已晚。
韩彻雇佣郭六郎夫妇来府衙做事,有了他二人作证,郭杨两个村子的百姓便不会再怀疑他这县令的身份。
名一正,事情就好办。
这时,韩彻再表示他想雇佣两个村庄的壮丁去到朱家冲开荒。寻常老百姓又哪里知晓县衙争权夺利的那点事,他们只知道韩彻便是新到任的县令, 是他们安南县的大老爷。
县令大老爷发话, 便是不给工钱, 有时候都得去的。更别说韩彻在工钱上又给得特别足,本来初冬时节,地里活计也少,以至于那些百姓们还争抢起来。
这还不止。
一大早,郭杨二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