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辣妈当家: 第102章 薛团回家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七零之辣妈当家》 第102章 薛团回家(第2/3页)

是自己能掌控的。你说我写诗,我也承认。可你说我写诗有罪?行,那我认罪。”

    宋延辉“啪”的一拍桌子,“顾孟昭,你这样的态度可是要判刑坐牢的!”

    顾孟昭淡淡道:“如果悼念有罪,我认罪,如果悼念敬爱的人要坐牢,我愿意把牢底坐穿!”

    掷地有声。

    宋延辉脸色涨红,“嚣张的坏分子,你藐视……”

    顾孟昭:“不,我从来没有藐视任何人任何事,我对这个世间向来怀有敬畏。我承认我写诗,其他的我一概不认,你不必费力气。”

    你可以枪毙我,但是不能污蔑我。

    宋延辉蹭得起身,大步走到顾孟昭跟前,一把抓住了顾孟昭的衣襟,高高地扬起巴掌。

    另外一名公安忙制止他,“宋延辉,不要动粗!”

    顾孟昭却无所畏惧,目光湛湛地对宋延辉对视。

    宋延辉反而脸红脖子粗,气急败坏的样子。

    他松开手,冷笑:“你们这些臭老九,就是欠揍。不承认没关系,直接判刑也能去蹲个五年。”

    顾孟昭:“您抬举我,我只是一个学生。”

    没有任何结果,他们只能把顾孟昭再关回去。

    薛明翊去了区公安局,出示证件要探望被抓的顾孟昭。

    如果是普通社员,公安局可以随意拒绝探监,但是薛明翊有军职在身,大家没有什么冤仇,基本还是会给面子的。

    公安支队的王队长亲自接待。

    王队长也是军区转业的军官,虽然和薛明翊不是一个师的,却也亲切得很。

    他看薛明翊气质锋锐,目光幽深,修长结实的身体行动起来矫健敏捷,让他整个人都有一种锐不可当的气势。

    他不禁暗自羡慕,自己转业后真的不能再和留在部队里的军人比气势了。

    他热情接待薛明翊,心里却思忖着怎么委婉地拒绝薛明翊要放人的请求,他可以安排探监、送东西,却没有权力放人。

    薛明翊压根就没说求情的话,他主要是来看看顾孟昭的情况。

    王队长亲自带他去看,“薛团,我给你备个单间儿,聊一会儿没问题的。”

    薛明翊却表示不用,他只是隔着铁栏杆看一眼,都没和顾孟昭打招呼,也不让顾孟昭知道他来过。

    顾孟昭看起来神态自若,没有露出什么颓废、愤懑、哀怨的样子,反而很平静淡然。他心下有数,就转身和王队长离开。

    王队长不解,“薛团?”

    薛明翊:“就看一眼,不会让王队长为难。”

    他又不是来托关系的,只是想说一声,让人不要为难顾孟昭,更不要打他。

    他敬重有文化有本领的人,那些国宝级科学家、文化人,本身就该让他们在自己岗位上发光发热,跑到乡下种田插秧的,大材小用。

    当然政策如此,他不妄言,也不会和政策对抗,就算救顾孟昭也是从事实出发。

    确定顾孟昭安全无事,薛明翊就和王队长告辞,又按照计划去革委会找熟人聊一下。

    他当兵十五六年,就算再不善交际总也有几个关系不错的战友和朋友,而且他这样的性格,不交友便罢,交的便是能实心办事的。

    他见过检察院的朋友以后,就被陪着去拜访区赵局长。

    其实他可以通过王队长引荐,但是他不想让王队长为难,更不会给人家惹麻烦。

    王队长引荐的话,不管帮没帮忙,回头别人也说走王队长的关系。

    他让不相干的人引荐,劝说赵局长,那就是从政策出发摆事实讲道理,跟交情无关,谁也挑不出什么错,赵局长、王队长、他自己都没有任何麻烦。

    军事院校进修,对他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有非常大的提升。

    办公室里,宋延辉对着那首诗研究了一下午,他忍不住跟同事嘀咕,“这不会是悼念海湾那边的吧?”

    同事道:“那位是去年去世的,不需要现在悼念啊。”

    宋延辉却眼睛一亮,“不对,那位是1975年4月5日。今年却有人趁着这个日子在首都闹,谁知道是不是借机闹事?”

    他突然发现了不起的线索一样,两眼放光,“就是这样的,我要去见赵局长!”

    前些年砸烂公检法,所以不少人靠着家里能闹腾的缘故进了机关单位当上了干部,而宋延辉也是这样上来的。他绞尽脑汁要立功,每一次有什么任务立刻就想超额完成指标,拿到业绩就可以提干。

    这一次也不例外。

    如果把顾孟昭打成海湾那边的线人,那他就可以趁此立大功!

    他兴冲冲地拿着顾孟昭案件的卷宗去找赵局长,原本他应该先跟王队长汇报,可他不想被王队长抢功,所以自己越级上报。

    赵局长刚好招待完两位客人,正送出门去。送完客人,他转身看到宋延辉过来,皱眉问什么事儿。

    宋延辉便眉飞色舞地给赵局长汇报自己的新发现。

    赵局长听得眉头紧皱,这分明就是想把顾孟昭的悼念行为打成通敌叛国的罪名。

    他心里着实不悦,因为这宋延辉仗着自己老子的威名,向来不把王队长等人放在眼里,这会儿竟然要骑到自己这个局长头上来了。

    可巧,刚才薛明翊和朋友过来,跟他说得就是这个事儿。

    赵局长示意宋延辉把卷宗拿出来,他直接翻了翻,指着宋延辉和同事提审曹志德的笔录,“曹志德亲口承认他们四个知青于今年1月8日祭奠悼念敬爱的人,之后顾孟昭写了诗,这个顾孟昭、另外两名知青也说法一致,你现在说是悼念去年4月5日的海湾对面那位,不觉得牵强?”

    宋延辉不肯放弃,红着眼睛继续游说,“局长,可今年4月5日,他们在首都闹事……”

    赵局长不悦:“顾孟昭去闹了吗?”

    宋延辉一愣,“那倒是没有,他在大队被监控改造呢。”

    赵局长:“文章是谁发表的?”

    宋延辉:“……曹、曹志德。”

    赵局长看着他,语重心长道:“宋延辉,咱们做公安的最重要的是讲究事实证据,实事求是。”

    这不正是人家薛明翊强调的么?

    顾孟昭写诗有错吗?私人写诗,悼念敬爱的人,没有反动言论,一点错都没!

    错的是什么?违规发表。

    那么他发表了吗?他写完埋在灰堆里,并没有。

    违规发表的是曹志德,曹志德也亲口承认是他抄写以后寄给报社,报社也有记录可查。

    所以,事情不就简单了么?

    谁违规谁错,谁错谁担责!

    要是随便冤枉一个知青,还是一个比较有名气的知青,那必然会引起其他知青的不满,甚至由此惹出麻烦。

    薛明翊原本说话语气比较沉稳冷淡,并没有什么煽动性,可他在军事学校进修学习了演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