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清穿之十四阿哥有了言灵术》 70-80(第3/26页)
旧闪过一抹痛色。
康熙又对戴师傅道:
“不过,你这次罔顾十四意愿,令十四受苦之事却不得不罚。十四为你求情,那这些日子,你且回府闭门思过吧。”
“是。”
大概是小胤祯对于文字的反应应激实在严重,也吓到了康熙和德妃,是以永和宫上上下下的书都被束之高阁。
要不是永和宫的门额高且小胤祯平时不会去看,康熙都想连其也撤了下来。
康熙陪了小胤祯一会儿走了。德妃也张罗着把屋子里有文字的花瓶,屏风之类换上图画的。
以前不知道便罢了,可是一想到小胤祯会在无意间扫到是不舒服德妃是一点也不敢大意。
于是,小胤祯再度出来玩的时候,就看到满屋子都变得舒服了很多。
他人小,不知道什么细节,只是脸上的笑容都变甜了。
“宝宝,你现在感觉怎么样?”
德妃揉了揉小胤祯的小脑袋,小胤祯依恋的依偎在德妃的怀里:
“宝宝已经不难受啦,而且,今天宝宝感觉很好!”
德妃心疼的又摸了一把小胤祯,原本心里压下去的涩意又泛了上来:
“你往日不舒服怎么不说,你要是早点说,额娘一定不会让你去的!”
小胤祯却小大人的拍了拍德妃的手:
“额娘不要皱眉啦!以前不舒服,宝宝可以不看哒!要不是今天戴师傅一定要宝宝去看书,宝宝也会没事哒!
还有还有,宝宝今天可厉害可厉害啦!戴师傅说宝宝是天,天什么饼哒,也不知道好不好吃……”
小胤祯还吸溜了一下口水,德妃方破涕为笑:
“小馋猫!睡了这么久饿了吧?这是额娘让小厨房准备的阳春面,你先喝口汤……”
德妃看着小胤祯乖乖吃饭的模样,出了神。
她没有想到,十四竟然有阅读障碍。
德妃在现代的亲戚家有一个小孩就是这样,只是那孩子格外的严重,除了不能看书,有时候话都说不囫囵,更别说正常生活了。
那孩子的父母因此愁白了头发。
德妃坐在这里,却是第一次庆幸自己是在一个封建社会,只要有奴仆,身份,财富,地位,那么她的孩子即便如此也能无后顾之忧。
更不必说未来他嫡亲的兄长会登基为帝。
德妃想着,又看了小胤祯一眼。
方得知小家伙的本领后,德妃未尝没有想过未来大清可能换一个皇帝。
可是,皇帝是多么辛苦的差事,如果不是有什么必然原因,她并不想十四成为皇上。
可现在,十四有了阅读障碍,哪个朝代都不可能有一个连奏折都看不了的皇上。
但也因此,十四在未来非但不会被人忌惮。
福祸双依啊……
德妃心中的想法不为人知,只是翌日,小胤祯不能看书的消息传遍后宫后,一下子收到了不少的礼物。
胤禛让人送来了缓解头疼的方子,胤祉连夜画了一整套的故事话本,胤褆送了一把剑并一张弓,想来是希望小胤祯不要气馁。
太子更是夸张,直接将自己的私印给小胤祯送了过来,储君之印,若是来日太子登基,小胤祯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更不必提其他几位没有开府,积蓄不多的阿哥送来的心意,那叫一个热闹,人来人往,等到快要吃晌午饭才消停下来。
总而言之,隔了一日又收到一堆礼物的德妃再度思索起自己让皇上给永和宫开个库房这个计划的可行性。
小胤祯在礼物堆里转来转去,随后就抱着胤禟送来的一大包点心啃了起来:
“九哥真好!”
德妃抽了抽嘴角,这是,吃货的共鸣?
小胤祯看到德妃一言难尽的表情后,也笑着道:
“不过其他哥哥的东西宝宝也喜欢哒!就是……最喜欢九哥哒!”
没有什么是美食不能治愈哒!
在哥哥们的关怀下,小胤祯一天拆两个礼物把玩也到大年三十还没有拆完。
年三十,是除夕,热热闹闹聚一堂!
康熙有时候是个节俭的皇帝,具体表现在……他赠给前朝大臣的新年礼都是御笔亲书的“福”字!
皇上赐福,是君恩的象征,是以大家并不会觉得寒酸,甚至还为第一道福翘首以盼。
只是往年的阿哥们没有分府前,除了东宫,就是群臣们分了。
今年,往日分配的格局直接被打破。
因着这事儿不少人都惦记起来:
“今年太子的差事办的不及毅贝勒,德妃娘娘亦是深得圣心,说不定这第一道福就落在贝勒府了!”
“太子威仪不可冒犯,且……毅贝勒只不过是解决了安徽的几个蛀虫,若是我没记错,张大人提出的水患行策,才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谋略!”
“哪里哪里,尚书大人劳苦功高,皇上不会忘记你的功绩……”
……
就在大臣们纷纷猜测之时,梁九功带着几个小太监传话,大概是康熙他老人家觉得这福赐的多了就没有意义了,索性改年礼为双奉。
这话一出,大臣们面面相觑,得,谁都没有,公平了!
可是等快到傍晚时分,群臣纷纷准备去宫中赴除夕宴之时,突然发现毅贝勒府大门贴的福字,似乎有些眼熟。
等到了宫里一打听,众臣才知道原来宫里宫外确实没有得到一张赐福。
无他,皇上今岁只写了一张福,赐给了永和宫的琛郡王。
此福圆而广大,如将天下之福广纳其中。
听说,这福是皇上斋戒三天后,才提笔一挥而就,为的就是希望琛郡王可以多福。
同样的福字,康熙还在昔日孝庄太后病重之时写过,不过那道福瘦而长,被称为瘦(寿)福,那福赐下后,孝庄太后果真大好。
想来,皇上此举,是想将这一年的福气都送给小儿子。
只不过琛郡王真如传言那般,对文字很是不适,为了不浪费皇上的心意,征得康熙同意后,这张福又送到了毅贝勒府。
谁让人家是亲兄弟呢?
当然,另有说法是琛郡王年幼,恐无法一下子承受太大的福气,正好让同胞哥哥分担一二。
一场平常的除夕宴,却是从八卦开始。
别的不说,只胤禛觉得自己今个得到的关注似乎有些过多了。
但是他向来冷淡,是以并没有露出分毫。
而这样冷淡的表情,等他看到德妃携十四同来时,突然柔和下来。
胤禛悄悄招了招手,小胤祯顿时眼睛一亮:
“额娘,宝宝要下去!”
德妃早就看到兄弟俩的小动作,也不阻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