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七十年代生活美满》 160-180(第18/34页)
放心吧,好孩子英姨给你们红包。”
说着英姐就掏出兜里的大团结,给三个小家伙一人一张。
几人好是撕吧了一阵,最终大嫂败下阵来。
“英姐,我大嫂怀孕了,我给你个食谱到时候您按那个看着搭配,不行我再给你找个帮手吧。”
“诶妈呀,多简单点事,还用帮手!平时做饭你们都帮忙,我一点也不累。”
英姐说的是真的,平时做饭家里人都上前帮忙,别提四个龙卫了,最乐意给厨房里边掺和,老两口要进来都没地方了。
食材都预备好了,自己一做,出锅都不用自己端进去,更何况家里每个屋子都住人之后,自己有时候连厨房都被龙卫收拾赶紧了。
“这是粟玲珑我小姑子,这是朝九,跟咱家一个姓呢,是我学生,刚才的是十一十二我的警卫员兼助理。
他们现在住东屋,西边有两个屋子,是繁花似锦平时住的也不小。”
朝歌说着带着大嫂搁厨房过去,两个屋子收拾的都比较干净。
朝歌拿着两个箱子把繁花似锦的书本跟相册都收进箱子里边儿,连着被褥跟衣服,把所有东西都放进箱子里。
“这两个屋子嫂子你们暂时先住,我给你们拿被褥。”
朝歌被褥最多,主要家里老太太现在没事最乐意做被褥,导致被褥尤其多。
给大哥大嫂两套双人被褥枕头,一套冬天一套夏天的,连带着两床被罩,这个是妈给自己拿的。
至于三个小家伙,朝歌就给拿了三套单人的,有冬天的有夏天的。
家里喜欢大被褥的就自己跟粟萧,其他人都乐意盖单人的,尤其英姐他们,奶奶做的也就多了,正好用上。
“嫂子这边是卫生间,能洗澡。”
“好。”
“嫂子你们快歇着吧,折腾这些天了。”
“嗯,谢谢歌儿。”苗苗折腾这些天也是累的不行,先坐了一天的船,又是客车,再坐船,再坐火车,再坐卡车,一路上折腾七天才到,再搁大伯娘家一天,如今大人孩子都是疲惫不堪。
“一家人说什么谢谢。”朝歌把箱子搬进爷爷奶奶屋子里边,把相册擦擦摆在书桌上,把两个小家伙的书放在书架上。
俩孩子用的洗漱用品放在柜上搁爷爷奶奶的边上。
俩孩子虽然不住几天,但也不能让孩子心里不舒服,明天打电话给两个孩子说一声。
171 ? 转眼
◎搬家◎
早上起床, 就看见小天跟晨晨两个小家伙坐在地上玩。
“奶奶,我大哥大嫂你呢?”
朝歌觉得自己起的不晚啊。
“你大哥落户了在把粮食关系转过来,你大嫂带着两个孩子去教师那边借书了, 顺道把工作办了。”
“行,一会儿他们回来咱开车去市里溜达一圈,看看置办些啥。”
时间转眼就过去, 阳历年刚过没几天,大嫂就要生了。
朝歌天天给号脉,约么也就这几天。
雪大路滑, 天还冷, 朝歌就让家里几个人收拾出来一个屋子,大嫂的情况顺产是没问题的, 万一有状况自己还在,完全能应对。
苗苗每天有奶奶陪着做助产操, 想吃什么家里就给整什么, 吃不着坐月子更难受。
朝歌一说今天差不多就生, 一大早朝大哥请假,把孩子带到大伯娘家里, 忙不迭的回来陪着。
中午吃过饭苗苗就发动了,一家人都有条不紊的做之前练习过无数遍的事。
从发动到生一共用了十个小时,过程尤其顺利,是个红彤彤的大胖小子。
大嫂累的睡着, 朝大哥给媳妇抱回屋子, 朝歌抱着小家伙给洗干净。
大嫂睡着了, 朝大哥拿着证件去给小家伙上户口。
朝歌把小家伙放在大嫂边上, 朝奶奶给孙媳妇擦汗。
“这孩子累坏了, 英姐给苗苗炖点人参鸡汤。”
朝歌睁大眼睛:“不行, 今天先吃点易消化的,小米粥跟蒸蛋什么的,现在正是肠胃脆弱的时候。”
朝歌一边说一边给孩子泡奶粉,先给小家伙喝上。
“小侄子~”
朝歌看小家伙小小的团,心都化了,差点忘了自己家小胖儿子小时候也是这么大一点了。
朝大嫂出了月子,朝歌就把大部分行李邮寄回京都了,留着的都是现在用的。
大嫂出了月子朝歌就要出发了,即使舍不得,原定的去京都跟爸妈公婆过年也不打算变。
眼瞅着还有十来天就过年了,路上在耽搁,再休整两天可不就过年了。
朝歌要回京都,秋姐,胜男,医院的同事老师,农村的叔叔伯伯,家属院里熟悉的嫂子都来送了。
“秋姐,香皂厂你跟胜男辛苦了。”
“好,到了报个平安。”
“大伯娘,过几年大伯退下来您也到京都跟我们生活。”
“好好,时不时打电话啊!常回来看看。”
“嗯呢,粟萧还在这边呢!”
大伙一听纷纷乐了,是啊,粟团长还在这边呢。
粟萧的车没下雪就开回京都了,如今是大伯车送他们。
京都知道朝歌过来直接就派了专机,春运期间人流量庞大,其中变数不是他们能承受的起的。
汽车直奔军部,朝歌他们上飞机就出发了。
十点钟坐上飞机,下午六点钟才到地方,一到地方就被小巴接到了四合院。
临近春节,老爷子也请假了,理由是配曾孙子。
上边那位老爷子对这个理由真是拒绝不了。
自从上边的老爷子说要退下来体察民情,粟老爷子也不乐意在那位置上了,上边那位老爷子基因检测之后预计活到一百岁是轻飘飘。
孙媳妇给他偷偷说了,基因药剂他还有,之后搁家偷偷用,物依稀为贵,想着自己要是还能活三十四年,要都给那个位置上想想就不想活了。
这半年,朝爸爸把运输公司挪到京都可以说一点力气也没费,亲家开了一个公司,盘了块地盖小楼。
朝爸爸没有亲家阔气,在他边上买了一块地,就先盖了些简易房,等资金回笼再盖楼。
朝妈妈的工厂这半年才刚起步,刚运作起来,闺女给的钱还没赚回来呢。
贸然搬迁不是好办法,朝妈妈就把公司跟私人订制的店铺定在京都。
至于工厂就交给自己信任的人,朝妈妈也在这半年努力学车,做好了两边来回跑的打算。
至于公司,就定在了王府街上,自从王府街盖了一条街的商贸大厦,就成了京都人都要去看看的存在。
一栋栋五层小楼,玻璃墙亮闪闪的,一栋挨着一栋,中间最大的是商场。
虽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