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梦: 90-10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千秋梦》 90-100(第12/17页)

?”

    “小时候没好好看你,如今仔细瞧瞧,竟比你阿娘还要俊俏。”金盈盈语气感慨,已经恢复了平日的温婉。

    萧灼没想到金盈盈竟会突然说这个,从小到大夸她好看的不少,可金盈盈毕竟是心上人的母亲,被她这一夸,她莫名地双颊发烫,突然羞涩了三分:“舅母谬赞了。”

    “你笑起来也有小梨涡。”金盈盈喜欢那个梨涡,就跟她的昭昭一样。

    萧灼更不好意思了,嘟囔道:“舅母。”

    金盈盈笑道:“我还以为,叱咤京畿多年的小燕王不会害羞,看来,终究还是个小姑娘,禁不得夸赞。”

    萧灼总觉得舅母如此夸赞,必是有求于她,当即试探问道:“舅母可是有事要我去办?”

    金盈盈眸光大亮,继续赞道:“不愧是昭昭的孩子,聪明。”说着,她看向了一旁静默的李琴,“把休书给夭夭。”

    李琴拿出休书,递给了萧灼。

    萧灼接过之后,更是惑然:“休书?”

    “这是我的投名状,劳烦帮我送往韩州,亲自交到你母亲手中。”金盈盈生怕萧灼往不该想的方向想,又道,“日后你母亲坐镇韩州,你接手楚州兵马后,便等于你们母女二人得了大雍二州之地,我不希望你们与弦清之间出现猜忌。”

    萧灼知道这位舅母年少时候也是个人物,却没想到她竟然想到了她会接手楚州兵马。她不得不重新审视眼前的这位温婉王妃,心道舅母今日敢装疯伤夫,定是把后面的几步都想明白了。

    金盈盈看她目光有了变化,笑道:“吓到了?”

    萧灼并非被吓到,只是有些震惊,她轻笑摇头:“笑话,我可没那么胆小。”

    “这点确实很像你的阿娘。”金盈盈会心一笑。

    萧灼心头疑窦丛生,在她的印象里,母亲与楚王府来往并不密切,怎的感觉舅母与母亲像是旧友一样。

    金盈盈料到她会乱想,于是坦荡解释:“年少时,我与你的阿娘也曾壮志豪情,想要以一己之力改变整个大雍。”

    萧灼震惊无比。

    金盈盈苦涩轻笑:“只是,那时候的我们太过天真,以为亲人皆是可信之人,所以……”后面那些物是人非,她没有再说下去,转了话题,热烈地望着萧灼,“万幸,我们有了你与弦清。”

    萧灼只觉五味杂陈,这么多年来,母亲从未提过这位舅母,可眼前的舅母语气真挚,洋溢在眼底的情愫不见一丝虚伪,不由得她不信。

    阿娘与舅母,只是挚友么?

    萧灼品出了另外一层深意,她不敢戳破,也不敢直问,直觉告诉她,她若将这封休书送至母亲那里,母亲也许也能高兴吧。

    “舅母……”

    “夭夭,弦清会是一个好君王。”

    “我知道。”

    “你也会是一位好臣子。”

    金盈盈语重心长,一字一句叮嘱:“你们的道才刚刚开始,不疑方能长远。切记,切记。”

    萧灼怔怔地望着她,这个道理她一直都懂得。

    金盈盈笑意微浓:“我等着,看看他日大雍会是怎样一番景象?”那是她与昭昭的共同祈愿,也是她们殊途同归的终点。

    萧灼莞尔,只觉心间阵阵发烫:“当是……女子当自强,盛世当长安。”

    作者有话说:

    更文~

    下章大长公主回归~~~

    98  ? 九十八、凯旋

    ◎从今往后,你生是本宫的人,死是本宫的鬼,世上再无金盈盈,只有我的阿九。◎

    熙平四年, 七月。贵妃李妩追封为后,与帝同葬皇陵。礼部与女君共定先帝谥号,曰“灵”。灵宗一生, 左右猜忌,性情暴戾, 不时虐杀宫人。幸得未致大雍四分五裂,在位时也有善举, 去除娼籍, 招募女卒。后人论及灵宗, 有人叹息,若有能臣辅佐, 想来此君不至落个“灵”谥。

    ——《大雍书·灵宗传》

    楚王私养外室,招致王妃生妒, 刺伤于他。这件事很快便在京畿城流传开来, 不过金氏已被燕王拿入天牢, 想来此事不会善了。

    这两日各部忙于天子丧事,新君崔泠尚未登基, 是以一直没有开朝,基本留在紫微宫批阅各地奏报。

    齐王本想等到崔泠登基后, 便借故溜之大吉。如今楚王突然出了事, 楚州那些将领一时无主, 楚州兵马的威慑力大减。似乎是个好机会, 借机蚕食楚州的兵权。

    崔叔泗私召刑部尚书常玉入静苑密谈, 谁也不知两人密谈了些什么,可两人密谈一事已传入了萧灼耳中。随后几日, 京畿一切如常, 仿佛楚王被刺一事是桩不起眼的小事。在萧灼与崔泠看来, 这并非小事,只是不到开朝之日,他们决计不会发难。

    八月十日,想来他们已经密谋完毕,就等着在崔泠登基之日大做文章。

    现下离登基的日子还有十余日,这几日也足够做很多事了。

    一般新君上位,潜邸官员皆会得到拔擢。所以崔泠循例,将主簿黛黛提至户部侍郎的位置,又将原来的户部侍郎秦忠提至尚书之位,外面看是秦忠位高,其实私下主理户部要务的已是黛黛。此事合理,可从未有女子正式入朝为官,礼部尚书裴钰上书参奏,却被崔泠驳回——朱字批示:自古未有女子入朝为官,可法令也没有言明不许女子为官。

    裴钰反驳不了,心想那日燕王可是指天发誓,大雍只有黛黛一人为官,想来燕王也不会允许崔泠再拔擢女子入朝。于是,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由着崔泠照旧例行事。黛黛上任之后,第一时间便张榜招募京畿算师,先行清算旧年账簿。一是为了清点国库,好作来日调配所用,二是为了在民间择选能人,进入户部一边历练一边贡献本事。

    户部一扫先前贪渎之风,自尚书至侍郎,已是面貌一新。短短十日,便清算完毕旧年账簿,甚至还将来年的各部所用支出也做好了预算——多少用于官吏俸禄,多少用于工部修筑堤坝,多少用于民生,多少用于兵部置办战备,多少用于后宫支出等等,一桩一件,清清楚楚。

    户部变了风向,吏部也跟着变了风向。吏部尚书与侍郎突然请辞回乡,崔泠拔擢谢宁为吏部尚书,重新选任吏部官员。别人不知吏部这两人出了何事,谢宁却是一清二楚。她将两人勾结齐王的证据呈与崔泠,崔泠私下召见了两人,一番“问询”之下,给了他们一个选择——要命,还是要乌纱帽?他们都不傻,如今楚州势强,齐州势弱,这个时候自是性命重要。谢宁暂时继续乔装为官,现下若是两个女子同时入朝,只怕礼部那边会连同御史台不断参奏,所以先稳住大局为重,反正迟早要开科取士,只要女子能参试,她便可以恢复女儿身,堂堂正正地在朝堂之上挥斥方遒。

    兵部早就投诚了楚王,如今崔泠已是主君,他们顺利成章的成了女帝之人。崔泠拿出私产,重赏了兵部上下,赏赐之丰盛,超出了其他几部官员的想象。正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想来必是四方商行的家底太厚,以至于新君出手阔绰,让人垂涎。兵部得了赏赐后,不敢怠慢一切政务。彼时,大长公主那边所需粮草甲胄,皆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