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知县: 第127章 第 127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小知县》 第127章 第 127 章(第1/2页)

    昌盛四十二年三月。

    林启主办的宗室侵吞民田一案彻底定下。

    成批成批的赃款从宗室各家库房拉出,很快便会送到农户手中。

    所有园子全都查封,没建好的恢复土地,建好的变成汴京百姓游玩之地,所得银钱分给土地被侵占的百姓,并给他们另寻田地。

    一时间,汴京内外山呼万岁,他们的皇上果然圣明。

    还有一部分宗室子弟在众人唾骂中开始服刑,去劳役的劳役,流放的流放。

    皇家所给的优待,也只是不在脸上刺字而已。

    这条政令下来,在这些宗室子弟去服刑的时候,不少百姓亲自来“送”。

    在万人唾骂中离开汴京,听说一部分甚至要送到灌江府边关做劳役,也是冥冥之中的“缘分”吧。

    最近汴京文报的内容,皆是称赞朝廷,称赞皇上。

    京都趣闻没了,被打压的汴京文报自然悄然上来。

    只是汴京文报的背后之人总会听到这么几句话。

    “汴京文报比之京都趣闻总差了点什么。”

    “对啊,感觉没什么意思。”

    “算了,退而求其次吧。”

    “只怕汴京文报永远比不上京都趣闻。”

    “肯定啊,京都趣闻怎么没的,大家都有数的。”

    京都趣闻正是为了报道宗室的事情,这才没的,大家心知肚明。

    但不是京都趣闻,他们也不会知道宗室竟然奢靡到那种程度,如今推进惩处宗室,推进关市税改革,都是那份报纸,还有报纸背后之人的功劳。

    提到这,众人下意识问问纪炀纪大人的情况。

    纪炀自然还在禁足,外面人可能想象他凄苦无比,其实他在认认真真休息。

    当官这么久,好不容易有个带薪假期,怎么能不休息?

    不过纪炀这会在查看关市税的消息。

    林大学士牵头此事,基本已经盖章定论。

    兵部,工部,户部,都很满意。

    唯一不满的宗室现在话都不敢多说。

    这次或打或杀一批,已经足够他们老实。

    连梁王的几个子侄都被流放,可见这次下了狠手。

    众人自然把缘由归结到纪炀身上。

    但他本人还在禁足,实在没有办法。

    不过这两件事渐渐平息,外面百姓书生对皇上爱民如子的态度十分敬佩,宗室是宗室,皇上是皇上,两者能相提并论吗?

    眼看风评好了起来。

    距离纪炀解除禁足又近了一步。

    汴京府衙的副职甚至已经做好随时交接的准备。

    其他地方正职出了问题,那副职肯定牢牢把守得到的权力,一刻也不想松开。

    但汴京府衙的副职明白,只要纪炀出现在府衙当中,别说他还是汴京府尹,就算只是个小吏,这府衙里的人也都听他的。

    以他的能力手腕,以及那颗爱民如子的心,便会有无数人追随。

    汴京上下,没人以为他这次败了。

    他既是风暴中心,又是中心之间最稳固的人。

    要知道。

    从他外任回来到现在,不过半年时间而已。

    不管这次他是有心还是无意。

    朝中的局势因他而变。

    这份能量便不可小觑。

    在府衙众人期盼中,皇宫终于下了旨意,宣禁足的纪炀进宫说话。

    如今宗室也好,让人不敢置信的关市税也好,都已经落下帷幕。

    纪炀这次过去,则决定他的命运。

    可实际上纪炀到了宫中,气氛远比想象中松快。

    皇上并未在勤政殿见他,反而是在宫中花园当中。

    三月的天气,正是赏春的好时光。

    皇上皇后带着太子都在园子里,纪炀去的时候,小云中还在旁边跟太子一起射箭,气氛非常之好。

    纪炀刚来,旁边内侍便笑眯眯道:“今年刚下的花茶,纪大人吃上一杯?”

    皇上还在指点太子,内侍便开口了,可见其中意思。

    纪炀谢过内侍,皇上才看向他:“你来瞧瞧,太子这射箭的姿势可对?”

    纪炀拱手:“太子殿下天人之姿,自然是没错的。”

    “罪臣对射箭并不精通,也看不出什么。”

    皇上笑,太子反而接话:“儿臣知道,纪大人是练习剑术的,在灌江府的时候,还削掉过刺客的耳朵。”

    在灌江府遇到刺客。

    自是为徐家江山才遇到。

    太子也在隐晦帮纪炀说话,纪炀微微抬头,见太子一片赤诚,自然拱手称谢,再道不敢听太子夸赞。

    见他们两人和气,皇上那边恼怒也就没了,让他坐下说话。

    “那件事已经过去,也就算了,下次若这样大胆,朕绝不轻饶。”

    皇后侧过头,从未经过风浪的皇后显得格外恬静和善,说起话也是轻声慢语。

    纪炀瞧着,有些明白为什么太子会是这样的脾性。

    而皇上那边的话也表明,这件事终于过去了。

    等太子喊纪炀一起去射箭,看着年轻人们站在一起,皇上跟皇后露出笑意。

    三月十五,从年前被禁足的纪炀终于要回汴京府衙了。

    即将带回来的还有几个好消息。

    查封的京都趣闻从此不再是民间报纸,统归汴京府衙管,能写什么,不能写什么都已经规定好。

    每期发出之前,还要经过翰林院审查。

    之前在京都趣闻做事的人,自然成为府衙官员,正式成为汴京府衙的下属机构。

    纪炀功过相抵,官复原职,但每五日都要去皇宫面见皇上。

    这条看着是惩罚,其实让不少官员艳羡不已。

    在汴京也好,外放的也好,最怕的就是皇上忘了他们。

    纪炀天天往皇上眼前凑,只要不是个讨人厌的,势必只会更亲近,更别说太子也在皇上身边,跟未来皇上打好关系的重要性,这还用说?

    朝野上下无不夸赞皇上大度英明。

    承平国正是有这样的皇上,才能有如此太平盛世。

    连被捕的书生都给放了出来,还说让他照常科举,谁都不能阻拦。

    只能说皇上不愧是皇上,对他而言的劣势也能转为优势。

    纪炀自然是没意见的。

    对他来说,关市税的事能平稳落地,已经很不错了。

    现在户部,兵部,工部看了他,全都笑眯眯的。

    但纪炀在三月十五下朝之后,却找到礼部以及鸿胪寺商议另一件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