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摇上青云(科举): 第73章 千人书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扶摇上青云(科举)》 第73章 千人书(第2/2页)

的好消息传来,姜大师此番回京,不仅会在夫子殿开课三日,还会选一人做他的关门弟子,继承其衣钵。

    一时之间,整个华京城的士子圈,全部都轰动了,连一些白鹿洞书院、国子监的学生都跑来打听,姜大师开课的三日,他们可否来旁听。

    对此,姜大师表示,可。

    他们不仅可以来听,还可做他关门弟子的人选。

    沈长林沈玉寿自然也为之欢欣鼓舞,并将这好消息告诉了赵悲煦于文平宪,邀他二人到时一起去听大师的课。

    文平宪十分开怀,连连感叹,没想到自己有朝一日,竟能去淮华书院听顶级大师的课。

    -

    淮华书院腊月十二开始放岁假,姜大师的课则从十五日开始,岁假期间学子仍可留宿,但沈长林沈玉寿想清净一些,便在十一日晚上,搬回住处。

    四人再度聚齐,温书、吃酒、做诗,在北都的严寒之中,照样将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除了会客堂屋外,这院里还有三间正房,其中一间是套间,比较宽敞,沈长林沈玉寿同住,另有两间则各归赵悲煦和文平宪所居。

    这日夜里,沈长林就着烛光,在看一册试论合集,体会着前辈先人的才思,沈玉寿则在一旁读诗稿,夜深人静,各自静静的读书,别有一段静谧温馨之意。

    街上更夫走过,听那打更声,是到子时了。

    这时院门吱哑细响一声,是文平宪回来了,最近两日,文平宪都早出晚归,行踪莫辨。

    不一会,他那屋亮起了灯。

    沈长林撂下书籍,想了半晌,披衣走到文平宪房门外,轻叩几声。

    “若云,有何事?”文平宪迅速拉开房门,请沈长林进去。

    沈长林站在门口未动,他担心文平宪行踪诡异,是卷入了千人血书一事,王萧岳等人有家族托底,输得起败得起,但像他们这样寒门出身的人,棋差一着,就将万劫不复,没有重新来过的机会。

    “文兄,一切以春闱为重,嫂夫人和侄儿侄女们,还在平昌城等你的好消息。”

    文平宪一愣,妻儿老小是他的命根子,寒窗苦读,也是为了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若云,你是不是也听到什么风声?”文平宪低声询问,显然在暗指血书之事。

    沈长林捏紧手指,他所料果然不错。

    “我一无所知。”沈长林垂眸,盯着廊下的石阶,“我只知道,似我们这般出身的人,并无捷径可走,好似这石阶,要一步一步往上爬,步子迈太大了,容易摔跤。”

    文平宪瞳孔一缩,有种被沈长林窥破心事的羞愧。

    “时间不早了,请文兄早些安置,我回屋了。”

    响鼓无需重锤,话说到这一步,文平宪该明白了吧?

    沈长林叹息一声,相交一场,做到这一步他已问心无愧。

    -

    十五日,姜大师正式开课。

    当日淮华书院人潮涌动,来了千余人,寒冬腊月里,姜无戈只穿一身单薄的道袍,却完全没有畏寒之意。

    他相貌极有威仪,深目直鼻,满头乌发黑亮,一眼望去,不过而立之年,看起来比真实年龄要年轻十多岁。

    “历史经义、四书五经、君子六艺、五行八卦,乃至奇门遁甲,想必你们都听得厌烦了,今日,我不讲这些,我说人之起源,从盘古开天地,到女娲补天,再到史前社会,王朝建立,礼法次序,一一说来……”

    姜无戈口才极佳,思维敏捷,描述准确,沈长林盘腿听了整整三日,听姜无戈几乎将这个世界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王朝更迭,浓缩在三日的课程中。

    所言之事,并不稀奇,但是能从开天辟地,讲到太/祖立国,无需梗概,不看资料,全凭口述,非一般人可做到。

    就连沈长林自己,虽读书千卷万卷,还是第一次从头至尾,将这个世界的文化历史过一遍。

    在场的千余人,无不赞服,这便是大师的魅力。

    “我说过,这次我将收一人做关门弟子,择日不若撞日,今日,我便要收此徒。”

    话音一落,满室哗然,都知大师要收徒,还以为会举办一场公开考试取人,没想到会以这种方式。许是大部分人都没准备好,夫子殿喧哗声一片,夹杂着一些抗议。

    姜大师轻笑,视若不见,吩咐童子分发纸笔,接着说道:“将我刚才口述之内容,写在纸上,越快越好,字越少越好。”

    “什么?这是什么要求?”

    “越快是多快,一天,一个时辰,还是一炷香?字少,又是多少字呢?”

    大家有数不清的问题,姜大师一个不答,沈长林接过童子发下的纸笔,见姜大师走下讲堂,入了内室。

    身边的人还在喧哗议论,沈长林扯了扯小兄的衣袖:“我们答题去吧。”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