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钗缘: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双钗缘》 60-70(第13/29页)

。一不小心,就会被巨浪掀翻,沉入海底。

    她要拼尽全力才能做到最简单的两个字——活着。

    在那以后,她写了一份和离书,又仿了他的字迹,交与乡老。

    自此,她这个娼妓与那个清白的小郎中再无瓜葛。他的墓碑之上,族谱之中,不会出现她的名字。

    “那你为自己赎身了吗?”碧儿喉咙有些沙哑,极力忍着悲伤的情绪。

    赵鸳自嘲地笑了笑,“赎不起,也不愿赎。”

    “世人用贞洁捆绑住女子,要她冰清玉洁,又要她风情万种。他们想看她是甚么模样,就用肮脏的笔作出淫诗艳曲描摹甚么模样。可笑我们还趋之若鹜,争相要当他们笔下的玉女。”赵鸳笑得比哭还难看,“凭甚么呢?”

    “同样是人,即便我是娼妓,我为何要照他们的意愿活着。”赵鸳笑道,“我只按自己的心情接客,几时想见我就见,无才无貌的不想见就不见。大不了,烂命一条,拿去就是,死了干净。”

    碧儿沉默许久,才道:“有时,活着比死要难。”

    这句话,让赵鸳的笑突兀地凝在脸上。

    “是啊。活着,比死要难。”她终于露出真实的情感,眼底的情绪排山倒海般地涌来,“我原本以为会这样苟活一世,了此残生。可又偏偏见到了你们的告示。”

    景州城遭灾,城内无论富户贫农都遭了灾。

    赵鸳在逃亡的路上想,就这样死了也好。

    却有不知是哪里生出的不甘心,让她咬着牙关,不愿认命。

    看到那则告示,又进入了织锦堂,所见所闻,都像一柄大锤砸开牢固罩在她头顶的屏障,让她久违地从麻木的人生里清醒。

    “我的小东家曾经告诉我一个道理,或许则适用当下的你。”碧儿突然道,“倘或一个人挣扎在苦难里难以得到救赎,于是唯有麻痹自身才能活下去。你又何尝不是呢?”

    “如果你不能麻痹自己,那与生俱来额羞耻心和悔恨不甘,会将你压垮。”她说,“赵鸳,你足够强大了,没有甚么比活着重要。”

    “如今,你到了织锦堂,你见到了人生还有另一种可能,故而你没有办法再麻痹自己,对吗?”碧儿看向她。

    赵鸳捂着脸,无声地哭泣,泪水从指缝中溜走。

    良久,她的哭声再也忍耐不住。

    “我……”她哭声又带着颤抖,“我好恨啊……”

    她恨这个贼老天,为何偏偏赐给她这样的人生。又恨为何没有回头路可走,为何不能让她早一点遇到织锦堂,为何要让她得到片刻的幸福又失去……

    她有太多的怨恨和痛苦要宣泄,连月亮都不忍心听着这道惨痛的哭声。

    听着她的哭声,碧儿偏过头去,悄悄拭泪。

    难以抑制的共情心让她忍不住悲人之所悲。

    这是独属于女子之间的感同身受。

    织锦堂的月夜,见证了这一刻。

    ——

    自那日起,织锦堂算是立下了根基,随着碧儿妥善周到的安排,纺织院也越发像模像样。

    这些时日里,妇人们跟着浔阳来的老师傅学纺织技艺,一点一点从最基本的开始学。其中属赵鸳最为聪颖,不消月余的功夫,就掌握了十成十的手艺,还做了小领事,继续教旁人。

    见她这般上进,也有那争先的妇人不甘落后,有样学样。一时间,织锦堂众人都铆足了劲儿预备往上爬。

    转眼数月过去,第一件衣裳由她们亲手制成,已然是初冬时节。

    花样款式没甚出挑,只是肯用足好料子,厚厚的一件保暖衣裳拿在手里,颇有些分量。

    妇人们由赵鸳领头,一齐去见碧儿。

    “姑娘,这是我们做成的第一件衣裳。不怕您笑话,自上回您传达东家的话,说要我们做些行动便利的衣裳,我便想着仿北方的蛮子,窄袖大袄,既能利落行动,又能在户外保暖。”赵鸳还有些犹豫,“只是,模样算不得好看,颜色也不鲜亮,怕姑娘瞧不上。”

    碧儿接过那件袄子,细细摸了摸面料,又往身上披着试了试,笑道:“哪的话,这是极好的主意!”

    “咱们不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闺阁小姐,平日里要干许多粗活,宽袍大袖美则美矣,却妨碍咱们干活。再者,京里的冬日向来寒冷,倘或没有几件厚实衣裳,在外头待这样久,可不要冻坏?”

    赵鸳迟疑道:“姑娘……不觉着难看?”

    端看衣裳颜色,暗沉朴素,上头一无花朵点缀,二无云纹修饰,实在没有一点儿美感可言,连寻常店铺卖的最惨淡的布都要赛过他半截。

    “卖相是留给绸缎铺子的,咱们的衣裳颜色暗一些,便是脏了也难瞧出来。正适宜干活穿。就按这个款儿,先做出百来件,待我报了东家,给你们各自分发赏钱。”碧儿笑道,“尤其是鸳姐姐这个出主意的,更要拔头筹。”

    众人一愣,旋即面露喜色,叠声道:“多谢姑娘,多谢东家。”

    赵鸳跟着众人一齐道谢,目光里隐隐带着感激。

    其他的妇人里,不乏有同为景州城逃难而来的,知道赵鸳的底细。

    可是,即便是知道了,也没有人嚼舌根子。

    碧儿当管事的第一日,便传达了清懿的规矩,同为女子,要互帮互助。

    艰难的世道里,活着尚且艰难,她们更是亲身经历过的人,更是明白这个理儿。

    于是,在众人精诚团结下,纺织院越发有模有样。

    第一批冬衣赶制出来后,便被摆进了售卖的铺子里。

    因着冬衣卖得好,织锦堂算是有了小小的立足之地,打出了些许名声。

    与高门大户惯常光临的绸缎铺子不同,织锦堂面对的受众都是平头百姓,因此并未有多少阻力与竞争。

    寻常人家攒些钱买点厚实的衣裳过年,论起价钱来,还是织锦堂的袄子划算。故而,一来二去,街头巷尾的妇人们都知道了这么一家只卖粗布麻衣的铺子,更稀奇的是,里头从掌柜到伙计,一应都是女子,有热络的婆子见她们眼生,一打听才知道都是国公府二奶奶前些日子收拢的妇孺。她们不光能做工挣钱,还包吃住,孩子也有人帮着带。

    这消息经由婆子们的嘴一传,有不少妇人的心思都活络起来。

    她们大半辈子活在一方小院子里,男人在外打拼,女人在内照顾一家老小,平日里除了男人赚的那三瓜两枣,就是帮人做些浆洗缝补的活计赚几个小钱,给孩子添点零嘴还不够呢。就是这样辛苦操劳,遇上那没良心的王八犊子,也是动辄打骂。

    老话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既然已为人妇,在夫家有再多的委屈也只能生受着。除此之外。女人的难处还来源于没有立身的根本。

    时下各类行当,无论是做买卖,开馆子还是当郎中做裁缝,但凡抛头露面挣钱的营生,就没有女人当家做主的。没有银钱,就等于没有养活自己的本事,没有吃饱饭的本事,就没有说话的底气。

    有那不服气的妇人也想通了根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