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没: 160-17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没》 160-170(第5/45页)

后又说:“尚未推广,还不知道产量,这税是不是……”

    皇帝道:“哦,你怕再欠逋租。我想起来了!”白雉嘛!他忽然又想起来了,“哎,识字碑也是你的手笔吧?”

    祝缨道:“是刘先生写的识字篇,下官只是给它刻出来而已。”

    皇帝道:“你是个实干的人呀!刘松年可说过你呢,嫌你给他写的东西不好,你真写了一篇?刻出来了?”

    “呃……”

    皇帝心情好,命人把刘松年给叫过来:“我来给你们开解开解,写就写了,明明是一件好事么!他偏跟小孩子闹别扭。夸他还不好么?”

    刘松年就在宫里,他早知道祝缨来了,不过绷着不去看热闹。此时皇帝宣召,他还生□□帝真是耽误他听趣闻。到了勤政殿,他还得装成没有不高兴的样子。哪知行完礼一抬头,竟然看到了祝缨!

    刘松年揉了一下眼睛,皇帝笑道:“不许生气!我叫你来的!”

    刘松年心里挺高兴的,现在又得装成有意见,故意说:“臣从来是个好脾气的人。”

    皇帝笑道:“是是,你脾气最好了。”

    又让祝缨当面谢刘松年。祝缨也老实道谢了,她本来就很感激刘松年肯俯下身子帮忙,语气尤其的诚恳。

    刘松年道:“罢了罢了,愿意弄就弄了吧。”

    祝缨就着弯腰道谢的姿势扭头朝上,道:“您心里其实挺愿意的,对吧?不然也不给我写呀!”

    刘松年作势要打,祝缨麻溜直起身子跳开两步蹿王云鹤身后了。

    皇帝又给劝解。王云鹤与施鲲也戏上前劝解,王云鹤道:“不能打,不能打,他这回是真的做了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真的?”

    施鲲道:“不然我们能这么高兴?”

    祝缨忙说:“陛下,臣有一言,还请陛下一听。”

    皇帝正兴高采烈地“劝架”呢,听这一言,攥着刘松手的袖子问:“什么事?”

    祝缨道:“种麦还未推广,还请陛下宽限几年的粮税,福禄县太偏僻,烟瘴之地,百姓太苦。臣还有一个念头……”

    “嗯?”皇帝皱眉,“说。”

    祝缨道:“还是从瑛族说起来的,臣还想,如果可能,也教他们耕种。”

    施鲲脱口而出:“要慎重!”

    祝缨道:“下官明白,是怕养寇。”

    刘松年哼了一声:“知道还干?”

    祝缨道:“不是因为那个,听我说一句,就一句!

    咱们与瑛族贸易能得厚利,此多而彼少,从来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所有的东西都到了一个人的手上,别人是彻底服了,还是想要抢夺呢?臣想,让他们也能过得下去,免得走投无路,铤而走险。

    臣说税也是因为同样的想法。财富如流水,总往低处聚,臣尝读史,富者愈富而贫者愈贫总是无法避免的,因为富人能够承受更多的灾祸,挺过去就是坦途。穷人一旦有一点波折就是倾家荡产,或致逃亡身死。如果财富恒定,很快就会有兼并之祸。

    水如果都聚在了一处,别处花草树木要枯死,鱼虫鸟兽乃至于人都要渴死。所以天帝降旨,雨师风伯、四海龙王取水布雨,泽被万物。

    从江河湖海里取水是很难的,那就要各处源源不断地有水,不能断了。多一季庄稼,就是让地里多储一些水,可缓兼并的痛楚。

    陛下,行云布雨不易,不如真正的开源。或五年、或十年,容百姓习种熟练再依产量定税不迟。这才是万世之功。

    这都是臣的一点儿傻念头,还请陛下恕臣狂妄之罪。”

    说着,她向皇帝拜了下去。

    皇帝站着,想了一会儿,说:“这是谋国之言!”

    他看了一眼眼前几人,心道:确是栋梁材,无怪刘松年也对他青眼有加。

    绯衣

    麦子也看了、人也问了,高兴也高兴过了。

    皇帝下令政事堂仔细研究此事拿出个计划来。

    皇帝自己对种田只能说“略知”,他当甩手掌柜王云鹤和施鲲都没有失望之情,反而觉得皇帝还挺可靠的。一个皇帝能知道“稼穑艰难”,知道产量提高了对他有好处,大臣们就已觉得他很合格了。能够让政事堂与懂实务的地方官去制定计划,而不是头脑发热一拍脑门儿就说全部都给种上麦子,更是让政事堂大大地满意。

    施鲲与王云鹤一齐道:“谨遵陛下旨意。”

    皇帝又看了一眼祝缨,道:“你仔细向二位相公说说,有什么难处也不要隐瞒。”

    祝缨道:“是。”

    皇帝道:“麦子留下,你们去吧。”

    几人向皇帝辞出,祝缨礼都行完了,又添了一句:“陛下,那臣能要求一件事不?”

    皇帝抬起一只脚正要离开,又把脚放了下来,问:“什么事?”

    “现都交四月了,臣回去时离秋收已不远了,秋收之后就该再种宿麦了,可是手上的种子实在不够,能不能给拨点儿?”

    皇帝指着施鲲和王云鹤说:“你同他们讲去,让他们给。”

    祝缨道:“遵旨。”

    说了这一阵儿的话,后半晌都过了一多半,除了祝缨,其他人都知道皇帝的习惯,一同向皇帝辞出,留给皇帝娱乐休息的时间。

    刘松年与他们一起出了勤政殿,说:“我得听听,这小子又要作什么夭。哎,你没再写我什么坏话吧?”

    祝缨道:“哪儿能啊?我谢您都来不及呢。”

    “哼!”

    刘松年没有硬蹭进政事堂里旁听,政事堂是宰相议事的地方,他虽心里痒痒还是站住了,心道:你等着,我得问出来不可。

    …………

    祝缨安静地跟在两个丞相身后又回到了政事堂。

    今天因为她这一件事二位又积压了一些公务,而在南方一些地区推广稻麦两季也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完的,不是将所有事务耽误一天就能定下来的。

    施鲲道:“你先住下,在京里多留几天,话要问你。大理寺、御史台自有我们协调。”

    祝缨道:“是。”

    王云鹤道:“你回去写……是不是已经写好了?”

    这话说得没头没尾,祝缨听了却很配合地从另一只袖子里又掏出厚厚的那一叠数万字的文稿,道:“这是下官整理的福禄县的一些情况,都是下官亲身经历又或亲自验核的。”

    施鲲与王云鹤对望一眼,都笑道:“还真写了啊?”

    祝缨苦笑道:“要问我案子,我又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可不得把该准备的都准备了么?”

    施鲲没再说她胡须的事情,说:“东西留下,你把心放回肚里。”

    “是。”

    王云鹤道:“这两天不要乱跑,有人送你去大理寺和御史台回话。”

    “是。”

    祝缨见他们没有别的吩咐了,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