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320-33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320-330(第11/19页)

,是最值得的‘度支’。”

    确实如此!

    他尚在心境动摇中,就听旁边大司徒开口了:“余研究员,大年初一,辛苦你特意来署衙一趟了。”

    其实这些年来,姜握一直很注意科研人员的待遇问题。

    这回大年初一把人叫来加班,也是姜握昨晚被辛相盯得发毛,知道他肯定等不到年节后,于是只好劳烦余常佳来一趟。

    “至于三倍的加班费——”

    姜握指向辛茂将:“辛相出。”

    *

    而在看过盐池模型后,裴行俭忍不住催促道:“大司徒,该去看新式火药了吧。”

    都到这儿了,裴行俭就直接问道:“到底是什么新的配方?比之前的蒺藜火球杀伤力要大许多吗?”

    姜握闻言摇头道:“不是火药的新配方。”

    几人穿过数道门廊,来到一处比方才实验室还要戒备森严许多的独栋院落。

    甚至连姜握都是签名、留了指印才能够入内。

    至此,姜握才道:“而是火药新的使用方式。”

    冬日寒冷,她手里托着的物体更是冰凉——是闪着寒光的铜制管状火器,火铳。

    史册之上,自唐末到南宋末,虽说火药已经普遍用于战争,配方也不断精进多样,但直到管状射击火器,尤其是金属材质(最开始是竹制)管状火器的出现,火药兵器才算是有了划时代的改变,也是真正具备了现代枪/械的雏形。

    “裴相。”姜握双手之上,有两支不同的火器,她把其中一支递出去。

    只是,并没有递给裴行俭,而是转手递给了库狄琚:“裴相现下还不会用此物,还是让我和库狄署令为你演示一下——”

    “何为射击。”!

    第327章 教导仙鹤

    大年初一,城建署。

    裴行俭几乎是下意识屏息,等候着‘何为射击’。

    说是给裴相展示,其实姜握自己,每次看到火铳的构造,也是较为陌生的:因火铳与她后世在影视剧上常能看到的枪差异极大。

    与其说是枪,倒是更像是一根金属管,当真只是现代枪、械的‘雏形’,甚至可以说,雏到除了‘管状’外,并没有很鲜明的枪的特征——

    比如此时的火铳,根本没有扳机可以扣动,若要射击,需点燃一根火线。并且需要自己装填的也不是子、弹,而是火药和铅丸。

    姜握先带上防护用的手套,再按照记忆里训练过的一步步装填。

    这让她想起,从前她来试射的时候,都是跟陛下一起来的。

    而与她相较,皇帝在各种射击投掷类项目上,从来更有天赋。其实,从姜握十几l岁在掖庭玩投壶,到后来百官端午射粽大比(高宗早年),她的相关技能都可以算是圣神皇帝手把手教的。

    就是,没学到‘老师’那么好而已。

    包括这火铳。

    明明这图纸,还是姜握花重筹从系统里兑换出来,并且她作为中转站,是亲手细细画了交给城建署相关研究员的。

    按说她才是这世上最早,最了解火铳图纸构造,以及火铳动能转化原理的人。

    但实践果然跟理论不同——

    圣神皇帝一上手,很快就熟练掌握了使用火铳射击,等陛下开始练习射靶准头的时,姜握还处在装弹丸之时,常常顾得了火药就顾不上铅丸,一个不小心把‘子/弹’滚到地上去找不着的阶段……

    只能说,好在不是战场。

    而之后陛下有时候累了或者闷了,还会来射击下解解压。

    *

    今日既是给裴相演示,姜握也就放慢了速度,认真小心而完美地填装了一次火药和铅丸。

    库狄琚亦然。

    随着火光闪过,所有人目光凝聚在对面的大张靶纸上。

    而她们两人不过演示一次‘火铳射击’,辛茂将并非武将暂时还只是惊了一下,裴行俭确是立刻就看了出来,火铳一项很大优势!

    火铳对士兵体力的要求小,也可以说,训练难度低(不指神枪手)。

    需知弓箭手在军中一向是极珍贵的,不然军事学校不会考两门射箭,马上射术和步射。

    在没有火器的年代,弓箭手远程输出便是最强。

    但相应的,一个好的弓箭手,对个人素质要求也极高。

    没有体力如何拉的开大弓?而就算有体力,却也不一定能成为弓箭手,不只需要训练,且是有天分的情况下训练。

    天分这种东西实在难说,甚至有的名将弓箭水平都不行!

    都不用往远里找,譬如贞观一朝,凌烟阁上的将军之一侯君集——他就是人尽皆知的“弓矢不能成其艺,乃以武勇自称。”没少被贞观其余名将笑过射箭水平。[1]

    说来,侯君集虽然射箭不行,但并不代表他不勇武。

    有的人力气大,但就是未必能做一个好的弓箭手,甚至是拉不开重弓。

    英国公李勣精通医道,曾经用医道解释过这个问题:人做每个动作,所用到的、发力的肌肉不同,拉弓不仅仅对臂力有要求,对背肌也有要求。

    故而那种百官近距离射粽子的游戏射箭也就罢了,人人都能射两下,但那种真能上战场杀敌的弓箭手,实在是百里挑一。

    裴行俭就很清楚,眼前两位就都是‘游戏射箭’。

    她们都是常年从事‘文官’,并未系统训练过挽弓射术。都是平日里骑马没问题,参加下宫廷射比也够用。但哪怕出去游猎,她们都不太用弓箭,而是用一种机关小弩——不然平日不练,骤然用正经的大弓很容易拉伤,对肩背手腕,都可能造成伤害。

    但火铳不一样。

    裴行俭旁观了她们的射击过程——

    只需要把火药铅弹轮流装好,站在那里,射击就完了。可以说火铳对新手非常友好,学习的门槛低。

    甚至不准也没关系,因为可以……

    裴行俭正想到这里,就听姜握说出了他心中所想:“以如今的火铳水准,考虑‘精准’,尤其是‘远距离精准’,还为时过早。若用在战场上,士兵当持火铳结队而行。”

    也就是说,不打精准战,主打一个火力覆盖,扫就完了。

    其实史册上,历朝有火铳的军伍也不以单兵作战的神枪手为主,也是士兵手持火铳成队而行,轮流上前密集进攻。

    裴行俭稍微设想一下行军布阵:如果训练有素的精兵,加上这种火力加持……

    他缓了缓激动的心情,先问另一件重要的事:“此火铳,成本如何?”

    这次是裴行俭比辛相更关注成本问题了!

    辛相闻言,立刻给了裴相一个‘孺子可教’的眼神。

    姜握想了想,用了个比较精准的描述:“很有下降的空间。”

    其实到了明清时候,尤其是明后期,火器的成本是比训练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