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薄情书生郎: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穿成薄情书生郎》 50-60(第9/24页)

    柳应渠招待了他们一顿饭,大鱼大肉的把这几个书生吃得很饱。

    “柳兄,你最近学了些什么?”

    柳应渠也没觉得需要避讳的:“看的地理和时政。”

    “会试是另一位阁老来主持,杨长修大人。”陶然打听到的情况是这样的,至于沈忧的话,完全没有希望来主持会试。

    柳应渠相当于是沈忧的直属亲戚,他必须要避嫌。

    陶然在京城中看见太多的繁华了,他心里也有些乐不思蜀了想要在京城里做官,然后也不辜负自己学了那么多年。

    学了这么多年他也不容易啊。

    焦鸣搂着柳应渠的肩膀:“室友,你有什么要教我的吗?”

    柳应渠笑了笑:“多看看农政,农政要从这几年的政策入手,从细节入手不要写太空太大了,哪怕小小的一个点只要深入了解也能写出一篇好文章。”

    杨长修的风格比较务实,他一定也偏爱这样的考生,就不需要整一些虚头巴脑的东西。

    曲流写文章就喜欢写得很大,因为这样显得逼格很高,要不听一回柳应渠的,毕竟是一个解元。

    等王灼清从柳家走出去,王灼清和曲流走在一起,曲流说:“王兄,你认为这次的会元会是谁?”

    十五个郡,这么多的书生只录取三百名考生,还要从三百名考生中挑选出最优秀的书生。

    “不知道,我觉得应该会出乎意料。”王灼清一个吃软饭的人,他只想早点考完。

    同为吃软饭的人,柳兄的想法应该是跟他一样的。

    转眼间二月份到了,项西带着人到了海朝郡,工部侍郎跟着终于到了海朝郡。

    而二月份的会试也开始了,京城中陷入一片繁忙之中。

    “六十五号,宁阳顾焕崇。”

    顾焕崇上前去检查。

    “一百三十号,江南颜台。”

    “一百六十六号,镇江曲流。”

    吏部的官员拿着名册勾名字勾得有些不耐烦了。

    “六百六十六号,宁阳柳应渠。”

    从书生中传来一声清越的声音,来人相貌俊美拱手道:“这是我的木牌。”

    第55章 会元

    柳应渠走进自己号棚,他看见了不是挨着茅房的,心中松口气。

    他坐在长凳上,这次的考试又要考几天,他的考篮里带了水壶和馒头,这次的检查人员比较温柔,馒头没有被扳成碎片。

    吏部的人敲锣了。

    “会试开始!闲杂人等皆退!”

    有衙役在外面维持秩序,沈清梧轻轻吐出一口气,他站在人群中格外的引人注目,穿着红衣的大氅,皮肤雪白,样貌艳美绝俗,凤眸乌黑亮丽。

    “罗罗,柳郎又要进去受苦了。”沈清梧说道,白白的雾气消散在空气中。

    “姑爷,身强体壮比起其他书生已经好多了,少爷可以炖点人参鸡汤给姑爷喝。”蒋罗罗劝道。

    “也好。”谈到其他的书生,沈清梧就信心十足。柳郎的身子一定比这些弱鸡强。

    在号棚里的柳应渠打了一个寒颤,他冲着自己的双手吹气,然后才开始答题。

    “杨大人,烤烤火。”一个吏部的官员端了火盆过来。

    杨长修颔首点头,他把放在桌子上的资料翻开了一下,他正对面正好是谭恒,谭恒正襟危坐,已经提着笔在答题了。

    他一一扫过去在号棚里的考生还有的在看题,有的愁眉苦脸的,还有的奋笔疾书。

    嗯?奋笔疾书?

    柳应渠深吸一口冷口气,他拿着毛笔飞快的在答卷上写,前面的题对他来说完全不是障碍。

    试卷很快就翻了一页。

    在落颗针都能听见的考场上格外的明显。

    考生:“……”哪个孙子搞人心态?!

    谭恒毛笔一顿继续答题,速度也变快了。

    几天几夜的考试时间,其中一个考生睡觉时把自己的试卷给烧了,然后被拖出去了。

    “大人再给我一个机会!再给我一个机会!我等了三年啊!”书生挣扎着想要回到号棚里,流着眼泪看上去格外可怜。

    衙役并不为所动。

    杨长修也只能摇摇头,规矩就是规矩。

    通过乡试以后就能做朝廷的补充官员,只是通过会试之后的好处更多,还能进入殿试遇见皇帝,这是无数读书人心中所期盼的事。

    柳应渠看着自己桌子上的煤油灯,变得更加小心翼翼起来,这也太惨了吧。

    顾焕崇直接把桌子上的煤油灯放在了地上,他做题的时间够用,用不着晚上的时候还去做题,他现在只剩下策论了。

    这次杨阁老出的题是如何治理边蛮之地?

    边蛮之地是在北方,最北方的少数民族较多,以前被打下来了就一直是一块硬骨头管理不下来,还有的时不时闹叛乱。

    顾焕崇从官员和国家的角度入手,不过他也是做过很多试卷的人,他的落点虽然大,但写的很细节。

    曲流写到策论题有点犹豫不决,治理边蛮之地,这题太偏了,杨阁老不按套路出题啊。

    柳应渠想了想心中打好腹稿就落笔了。

    心中还唱起了歌。

    他从民族团结和民族平等入手,还写了用少数民族自己的人来管理自己,但是要在少数民族的地方设立书院,要教导他们学习汉语,还要让他们入朝做官。

    杨长修观察着众位考生,目光扫过众考生。

    几天的时间转瞬即逝,衙役在门口敲锣了。

    “所有考生站起来,按照顺序走出号棚,从一号考生开始!”

    书生们提着自己的考篮,陆陆续续的走出号棚。

    整个过程静穆,只有衣服摩擦的声音。

    吏部的官员上去把试卷密封起来,然后送回去让专门的人抄写。

    “终于考完了。”一个考生摇摇晃晃的走出考场,他的家人立马就呼啦啦的围了一大圈,对着他嘘寒问暖的。

    “怎么样,这才有把握吗?”

    “爹,娘别问了,我想先回去睡一觉。”

    柳应渠的号码是在最后面,他从考场上一出来就受到了众人的瞩目,主要是柳应渠长得太好看了,气质如松柏,他瞧见众人在看他,露出一个浅笑,不卑不亢的,身姿修长,脊背挺直,站在一处就是一道风景。

    从他后面的考生都是惨白着脸,还有的挺着大肚腩。

    只有他站在人群中一眼别人就能注意到。

    “这位公子长得好好看。”

    “要是通过殿试这一定要是探花郎。”闺阁小姐和哥儿们都喜欢探花郎,谁不喜欢长得好看的。

    “柳郎!”沈清梧看见柳应渠连忙走上前挽住了柳应渠的手臂:“辛不辛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