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薄情书生郎: 25-3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穿成薄情书生郎》 25-30(第7/18页)


    梁公子心下一哽。

    “这位兄台你还没有回答我。”

    柳应渠:“这位兄台,做人不能太攀比。”

    “你真不是一个男人,我还听说你是清水书院丁班的第一名,没想到竟然连猜灯谜都不敢。”

    柳应渠心想激将法,他才不中,气死你。

    “清梧你还想要什么?”柳应渠问道。

    店主见这架势,要是能让他们两个人在这里猜一场,他这店铺不就成功了吗?这位公子怎么能拒绝了,店主真是恨铁不成钢,他偷偷去把自己的镇定之宝拿出来。

    闪亮亮的瞬间吸引了沈清梧的目光。

    沈清梧口是心非:“我不想了。”

    沈清梧拉着柳应渠走,很快就把猜灯谜店铺甩到了身后,沈清梧拿着金元宝灯笼给自己照亮。

    柳应渠见状叹气,觉得店主真是一个阴险小人。

    “我们自己逛我们自己的,那个梁家的公子就是闲得慌。”沈清梧瘪瘪嘴给柳应渠解释道:“他是南路书院的人,之前来求亲被我拒绝了。”

    “这边还有好看的衣服和首饰。”

    “清梧,我们回去吧。”

    街道上喧闹中沈清梧有点不听清,疑惑的看向柳应渠。

    柳应渠耐心的说了一遍:“你喜欢那盏灯,喜欢就值得。”

    他拉着沈清梧回到猜灯谜,沈清梧愣了愣全程没说话乖乖的让拉手,心脏砰砰直跳,头皮炸裂,好像脑海开了花。

    “你们怎么回来了?”店主惊讶道,梁公子也有些惊讶。

    “要猜多少个,才能拿到这个灯笼。”

    店主比了五个指头:“五十。”

    “怎么回来了?为了那个镇店之宝,五十个实在不行,我脑子都想爆了。”之前柳应渠和沈清梧走了,有人尝试把它拿下来,纷纷败北。

    梁公子自然是当仁不让,第一个去猜灯谜,猜对了三十五个是最高的记录保持着。

    柳应渠点点头,把十文钱给店主:“出题吧。”

    柳应渠的速度很快,并且还是在店主话音刚落下就说出了答案,给人巨大的压力。很快就超过了二十道题。

    接着是三十五道!梁公子的脸色难看,差点想把柳应渠撕碎了。

    柳应渠把镇店之宝拿到手了,他心里也松口气,把灯笼递给了沈清梧。

    要是没答上来多尴尬。

    沈清梧嘴角上扬,羞答答的想去勾柳应渠的手。

    “柳郎,你真厉害。”

    梁公子脸色难看至极。他本来就是被家里逼迫着去娶沈清梧,沈清梧比他还大一岁,但是沈清梧长得漂亮。

    现在看不上他还和一个穷小子在一起。

    他讽刺道:“只不过是灯谜猜得好,他做学问一定比不上我,清水书院哪一回不上输给了我们南路书院,更何况是最差的丁班。”

    月亮出来了,照在街上带着几分朦胧感。沈清梧拿着两盏灯,一个金灿灿的,一个美人图风雅缥缈。

    走在街上有很多人都会瞅瞅他的两盏灯。

    沈清梧也稀罕,他指着美人图问柳应渠:“柳郎,你觉得我和灯笼上的人谁更漂亮。”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

    “清梧,在我眼里你就是最漂亮的。”柳应渠笑道。

    第26章 变化

    柳应渠回去的时候,村里头家家户户已经亮了灯了,还有老大爷在院子里躺在椅子上跟家里人说话。

    说话絮絮叨叨的:“家里的地要注意了,赚的钱要充公,你们别不信。以后你们花钱大手大脚的,充公还能留点就当是攒钱,兄弟几个要和睦相处,别作妖。对了,明天蒸鸡蛋吃。”

    “爹,热水烧好了,该泡脚了!”

    柳应渠这人奇怪,慢悠悠的农村生活他也能适应,县城里的繁荣他也能看看。

    他也琢磨着回去泡泡脚,后山里的药材还剩点,可以用来泡泡脚。

    村里头的朱大叔会盖瓦,他们家的四间房子都有不同程度的漏雨,明早就去请朱大叔把房子的瓦弄得紧实一些。

    除去客厅灶台外,家里四间房。谭大娘一屋,柳应渠单独一个房间,柳云华和柳云愿一起住一间,还有一间房就是放杂货。

    在底下还有一个地窖。

    要是手里再有点闲钱就去再盖一间房。

    柳应渠想着等考完试,他空闲时间也多,多去抄些书。

    咳咳实在不够,就找相好的。

    柳应渠心情愉快起来,在村里面还能听见他们自家的闲话,“谭大娘他们去卖吃食,赚了不少钱,真是一个好活计。”

    “要有那个手艺,就说筒车,现在去找个师傅做出来,没有图纸也不行。”

    柳家把这辣土豆片做出来,很多人也想去尝试毕竟谁会嫌钱多,可是做出来的味道没有柳家的好吃,就算是降价也没有人买,只能灰溜溜的回到村里还亏本了。

    筒车的范围只能够二十几亩地,村子里只能和谭大娘紧挨着的地受到了筒车的好处,还是有不少地没有被灌溉到,这可把他们羡慕坏了。

    庄稼人最看重的就是他们的田地,一年里辛辛苦苦勤勤恳恳的在地里,就盼着有一个好收成。

    像大昭朝对于田地管得也紧,但私下随意买卖的也不在少数。柳应渠他们家本来是有十五亩地,结果供着柳应渠读书和其他开销,谭大娘就一个人实在扛不住就卖了地,仅仅只剩下三亩地了。

    昭烈帝上位后现在还维持着旧朝的惯例,今年过后站稳位置就不一样,昭烈帝就是一个疯子。

    从他为了自己的生辰就任性的放了全国官员和书院两天假可见一斑。

    柳应渠收敛思绪,加快脚步回到自己的家里,还有灯亮着。

    柳云华坐在凳子上抱着天天,神色温柔听见动静了这才抬起头来:“娘和云愿都累了。”

    “大哥不用等我,我都这么大个人了。”柳应渠也跟着坐过去,“大哥是不是有什么话想跟我说。”

    柳云华抱着天天的手一紧,他过了半晌才说:“我还是高家的人,我怕他们上门找我。”

    村里还是有些风言风语,他一个出嫁的哥儿娘家又没什么要紧的事,一直住着也不好。

    “等大哥哪天有空,我们去县城把高家的亲和离了。”柳应渠去打听过,大昭朝的律法是丈夫打妻子和夫郎,可以选择状告丈夫,情节严重者,可以对丈夫论罪,打二十大板。也可以在县令的主持下和离,只不过很少有人去选择和离。

    而且妻子和夫郎状告丈夫,必须是妻子和夫郎本人,不能是其他的亲戚和家属,这类案件也少,都受尽磋磨了,只有格外硬气的人才会去县令那告状,而且和离之后,一人一口唾沫都能把你淹死,娘家也不愿意接受一个和离的哥儿和姑娘。

    柳云华听了柳应渠的话一惊,他犹豫不决,他是因为生不出孩子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