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愿餐厅并不想爆火: 第48章 世纪婚礼(一)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许愿餐厅并不想爆火》 第48章 世纪婚礼(一)(第2/3页)

 他给小姑娘擦了擦眼泪,“现在都好啦。”

    果果用力擤鼻涕,眼泪汪汪,“可是,可是……”

    可是还是觉得好可怜哦!

    柳太太诧异道:“这孩子真敏锐。”

    再看看自家的:

    倩倩正埋头狂吃,觉察到妈妈的注视后,茫然抬头,半张脸上都是点心渣子。

    “啥事儿?”

    柳太太:“……吃你的吧。”

    都是孩子,咋差这么多?

    倒是孩子她爹,虽然已经是第二次听这段故事了,仍眼眶微红。

    等廖初安抚好果果之后,柳太太才继续说。

    “前段时间那两位老人找到我,说想办一个传统的中式婚礼,要求一定要有四样点心,桃酥,豌豆黄,枣花酥和绿豆糕。”

    内行人看门道,外行人看热闹。

    一听点心名儿,廖初就对顾客的形象和口味有了大概构想:

    传统,讲究,有极好的品鉴能力。

    他点点头,“这四样点心没问题,不过您应该有固定合作伙伴吧?”

    柳太太道:“确实,但那两位老人并不想大操大办,也已经没什么在世的亲人了,需要的量就很少……”

    两人一直未婚,父母亲人或离散难寻,或早已过世。

    幸存在世的兄弟姐妹和当年曾暗中帮助过他们的人,也不过寥寥数人罢了。

    她以前做的庆典规模都偏向中大型,来宾加亲友起码几十人起,用到的糕点也要上千枚了,对接的糕点制作方都是走量的。

    而这次需要的糕点数量太少不说,难度也大,很少有店面同时制作这四种。

    分开以后,数量更不起眼,经常合作的几家都不肯接。

    回清江市之前,她还曾联系过两家小型的网红复古风糕点工作室,其中一家的口味达不到两位老人的要求。

    毕竟那个年代能被打上成分不好标签,都是家里有点底蕴的。

    换句话说,两位老人的眼光都很高。

    如今苦熬半个世纪,终于苦尽甘来,越发不肯将就。

    另一家却要求将婚礼录像剪辑成他们的广告视频,两位老人都不同意。

    柳太太觉得这段故事实在动人,有心替他们做到尽善尽美,回来的时候就拉了丈夫一起想办法。

    然后柳溪就推荐了廖初。

    正好青叶幼儿园举办亲子合唱,提供糕点的就是廖初。

    柳太太把其中几款中式糕点都细细品尝了个遍,当场决定跟他合作。

    她常年操办典礼,吃过的中西式糕点不计其数,有名的没名的,褒贬不一。

    但今天她吃到的,完美。

    她甚至能从里面品尝出对顾客的感情。

    听完来龙去脉的廖初看向柳溪,“我还没有机会照顾你太太的生意,反而让你们照顾我了。”

    柳溪就笑,“互惠互利呗!不过以后你再有什么好菜好饭,可得想着我们啊!”

    有吃的?!

    倩倩立刻抬头,“想着我们啊!”

    廖初也跟着笑了,“一定。”

    柳太太:“……”

    这都什么亲人!

    我只是你们蹭吃的工具人罢了,哼!

    下午回到餐馆后,眼泪汪汪的人又多了一个。

    “真的好可怜,但是也好让人感动……”

    余渝拼命吸鼻子。

    他毕竟是个大人了,当众哭鼻子还是有点丢脸的。

    他一眼红不要紧,对面的果果吧嗒吧嗒跟着掉眼泪。

    廖初看着这一大一小两对兔子眼,真是既惨又好笑。

    自从搬来绿苑区,余渝就和其他熟客一样,把廖记餐馆当成了自家食堂。

    而最高兴的就数果果了。

    因为舅舅要在后厨工作,等待开饭前的一段时间,她经常要自己玩,难免枯燥。

    但现在不一样啦!

    鱼鱼老师来啦!

    廖初抽了几张纸巾递过去,“这不是苦尽甘来了吗?是值得高兴的事。”

    余渝飞快地擦了下脸,带着浓重的鼻音道:“可还是很感动啊!”

    半个世纪啊!

    要多么坚韧的情感,才能经得起这么多磨难。

    果果洗脸一样抹了几把,把自己弄得满脸纸屑。

    “果果可以去吗?”

    廖初一怔,“你想去吗?”

    果果点头,很认真地说:“我想抱抱爷爷奶奶。”

    廖初心头一片柔软。

    “那舅舅回头问一下。”

    桃酥,豌豆黄,枣花酥,绿豆糕。

    看似简单的四样糕点,实则大有乾坤。

    两酥两糕,前者酥而不脆,后者入口即化,都是要求很高的点心。

    其实外面市场上有很多,想买也很容易。

    但大多口味不正宗,要么技术不到家,总差那么点事儿。

    柳溪对此极有感触。

    “早年我去北京签售,当时兴冲冲奔着特别火的一家糕点铺子去了,就想尝尝传说中好吃到爆的糕点,结果……”

    结果是迄今为止没再碰第二回。

    后面再有人提及,他就本能地回忆起当时口中寡淡的滋味,总觉得那几种糕点不好吃。

    可既然是廖初做的,他觉得还能抢救下!

    要廖初说,作为厨子,要么不立招牌;

    可既然敢挂出幌子去,那就必须拿得出手。

    不然不光店铺名声受损,甚至那样糕点也被无辜牵累。

    别的倒也罢了,唯独做豌豆黄,还得是张家口的花豌豆最好。

    清江市没有。

    廖初就给认识的供货商打了个电话。

    对方一听他要花豌豆,秒懂,“要做豌豆黄?给我留几块!”

    廖初道:“可以,不过我现在在……”

    话没说完,对方就接道:“清江市对吧?我过去就完了!”

    做食材供应的,基本都对吃有着特殊的迷恋。

    如今市面上能入口的豌豆黄不多啦,只要能吃到,奔赴几百公里又算得了什么?

    旁边的余渝听了,十分惊讶。

    花豌豆?

    豌豆不都一样的吗?

    廖初看出他的疑惑,主动解释说:

    “食材就像人一样,不同的品种有不同的特性,甚至同一个品种,因为种植地区不同,光照日晒降水有差别,口感也会有细微的差异。”

    橘生淮南为橘,生淮北则为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