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仓库养孩子[快穿]: 40-55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带着仓库养孩子[快穿]》 40-55(第24/31页)

心买的房子虽然是老破小,但也有两个房间,余父和余母来也住的开。

    读高中后,安安就把刘海给留长了。

    期中考试的时候,刚好长到可以扎起来的程度。

    露出脑门的安安,要比留刘海的时候要更好看,加上身高又涨了一些,看上去青春又靓丽。

    在初心眼里,安安还是当初那个梳着羊角辫,奶声奶气喊她妈妈的小女孩。

    可一封情书,让初心忽然意识到,女儿真的长大了。

    起因是放月假,安安从学校里回来,美滋滋的把一封信拿给初心看。

    初心一开始没往情书方面想,等打开看到内容后,才意识到这是一封表达好感的信。

    “你们班里同学送的?”

    初心告诉自己不慌,养孩子也不是一天两天,这点经验还是有的,何况安安从小到大又那么懂事,肯定不会太叛逆。

    安安笑嘻嘻说,“不是班里的,是高三的学长。”

    初心面色平静,但捏着信纸的手明显用力了几分。

    “你们学下高三的学生挺有闲空啊,不用准备高考了?”

    安安从小跟着初心,哪能看不出初心的真实心情。

    安安噗嗤笑出声,搂上初心的胳膊,黏着她说,“我就是觉得他这个信写的真有意思,所以拿来给妈妈也高兴高兴,我可没打算谈朋友。”

    信纸上满是酸话,也不知道是从哪本现代诗集上抄来的。

    “安安,不可以嘲笑别人的感情。”

    尽管初心对这个写信的高三学生感官不好,但她还是要教育自己的孩子,如何正确的对待感情。

    这天晚上,母女俩难得晚睡了一回。

    次日安安回到学校里,就让之前转交信件的同学,转告高三的学长,她要好好学习,不考上大学,绝不考虑感情问题。

    这个年代的感情还比较羞涩,经过安安这么一说,对方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开始全身心的为高考而拼搏。

    高一的课程要比初中要紧凑一些,安安为了能考上一个好的大学,也是从高一就开始努力。

    期末考试,安安的成绩不负众望,排进了年级前二十。

    要知道封市中学学生大多都是城市户口,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跟小地方来的不一样。

    放了寒假,初心没有第一时间带安安回榆树村,而是去少年宫给她报名上兴趣班。

    以前在县城是没有这个条件,现在又条件,自然是要拓展一下兴趣爱好。

    安安倒没觉得自己这么大了,还跟一群小孩子上兴趣班而感到害羞,她一直以来都是这么大大方方的性格,所以也导致她非常能交朋友。

    安安在少年宫里逛了一圈,最后选择了学笛子。

    余父和余母每天在家算着日子,好不容易等到了放假的日子,左等右等就是不见儿媳妇跟宝贝孙女回来。

    老两口没办法,只好去县城坐车到封市。

    俩人在路上的时候担心的不行,生怕是有什么事情。

    直到看见安安在家里摆弄笛子,老两口才松了口气。

    “爷爷奶奶,你们怎么来了。”

    余母有两个月没看见孙女,抓住安安的手就舍不得放开,“我跟你爷爷在家里等你放假回去,结果左一等不回,右一等也不回,我跟你爷爷怕你跟你妈有什么事情耽搁了,所以说进城来看看。”

    “我妈说她提前跟你们说过了,等年边上再回去。”

    安安扬了扬手里的笛子,“趁放假,我妈给我报了个梆笛班,让我陶养一下艺术情操。”

    余父和余母互看一眼,后知后觉的想起来,好像儿媳妇是提过一次。

    不过时间一长,老两口就把这事被忘到屁股后头了。

    余母只好岔开话题,“你这笛子学的怎么样了?”

    “我觉得我入门了,爷爷奶奶,我吹给你们听听吧。”

    安安一脸兴奋,平时都是一个人单练,太无聊了。

    现在好不容易抓到两个观众,肯定得吹个够。

    余父和余母点点头,排排坐,一脸欣慰自豪的等着安安给他们老两口表演。

    只见安安像模像样的拿起梆笛,用标准的指法,然后猛地吹一口。

    一道类似鸟儿凄惨的叫声,在老两口的耳边响起。

    由于声音太大,老两口下意识捂住了耳朵。

    安安正聚精会神的看着乐谱,根本没注意到老两口。

    直到余父实在受不了,颤颤巍巍的说,“安安啊,要不还是算了吧。”

    第 52 章

    晚上初心关店回到家, 余母已经做好了晚饭。

    “爸妈,你们怎么来了?”

    初心记得自己先前跟余父和余母提过安安寒假要晚点回去的事情,老两口也答应的好好的, 难不成是家里有什么事。

    不等初心询问, 安安走过来凑到初心耳边小声说了几句。

    初心看了安安一眼,没再提这个话头。

    虽然她是为了安安好, 但的确也没考虑到余父和余母老两口的心情。

    俩人就安安这么一个血亲, 她虽然名义是余家的儿媳妇,但到底没有血脉关联。

    安安从小就是老两口一点点儿照顾长大的,现在安安长大要往外飞, 但两个老人却只能留在榆树村,等着安安有空的时候, 才能回去看他们二老。

    于是吃过饭后, 初心跟安安回到房间里, 让安安提前跟余父和余母回榆树村去。

    安安也没有什么意见, “行啊, 那我把梆笛和乐谱也带回去, 在家里练。”

    在封市住着,左右街坊四邻多不胜数, 隔音也不好,要是吹得时间长了, 还容易被人说。

    晚上初心给安安拿了些钱,让她明天带二老去买点东西带回去。

    余父和余母不是第一次来封市,但每次走在封市的街道上,都感觉自己是刘姥姥进大观园, 眼睛都不知道往哪里看。

    安安熟门熟路, 带上余父和余母去百货商场。

    老两口是第一次来这种地方, 看着打扮时髦的男男女女不约而同的感叹,时代变化真快。

    安安领着老两口去到专门卖老年人衣服的店里,挑出两套冬季的棉袄让余父和余母试穿。

    余母连忙推让,“安安,我跟你?????爷爷的衣服多得很,前几年买的都没怎么上过身,再买不是浪费钱吗,还不如给你买,你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去年的衣服今年穿肯定不合身了。”

    说着,拉上安安就往店外走。

    安安哭笑不得,“奶奶,这里衣服没有多贵,而且棉袄这种东西,穿一年暖和,第二年就不怎么暖和了,当然得买新的。”

    余母还是摇头不要,“花那个冤枉钱干什么,榆树村再冷,那还有炭盆呢,走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