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寒门贵子: 120-13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穿成寒门贵子》 120-130(第10/23页)

尘想象不出来小亲戚像范元一样忍气吞声,成为一个二老婆似的存在:想起来,孟大哥就和范元一块儿潇洒周游,家里一有事儿,便抛下范元回家照顾妻儿……

    顾时惜会变成范元吗?

    谢二不敢想,面前风华正茂眸子里满是狡黠,连捉弄人都叫人觉得可爱,浑身散发着势不可挡魅力的少年,怎么可能变成如今沉默寡言的范元……

    可范大哥曾经,仿佛也并非一直都是沉默的。

    谢二想起很久很久以前,范大哥也还是少年时,曾与许多好友泛舟湖上,以琵琶奏曲,引来无数仙鹤驻足,随后翩翩起舞,这件事儿很是文雅,当时使得范大哥名声大噪,在文人圈子十分受欢迎。

    可当年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范大哥,却跟着孟大哥周游边疆,原本不善武功的人,硬是练就了一身的武艺,后来还受伤了,最后和家中竟是关系都不好起来,听说范家觉得范元不能生,都是孟杰的错,这可是天大的丢脸的事,但范元总护着孟杰,因此过年才几乎都呆在孟家,鲜少回去。

    谢尘绝不想看见那样的顾时惜。

    他的顾时惜多爱父母家人啊,若是为了孟玉和家中闹得不可开交,谢尘感觉自己恐怕要抓了孟玉,绝不管两人多年的兄弟情谊,也挥刀宫了孟玉再说!

    只不过这偏激想法只是在谢二脑子里转了转,没敢说出口,怕心软的小亲戚说他残忍。

    这边顾时惜还在暗爽自己真是个大好人,拯救了一个深陷爱情陷阱的可怜人,另一边回到孟府的孟大哥却是将自己关在房间里,整整几天没能走出阴霾,后来还是孟大嫂发现了夫君的不对,询问无果之下,哭着去找了公公孟大人。

    孟大人今日忙着和其他几个刺史共商边疆匈奴攻占城池一事。

    这件事原本还被压了几个月,是边疆的封疆大吏桂无极给压下来的,生怕自己支援不利被朝廷种的对家给添油加醋的在禹王处胡说八道,准备等自己把边城给抢回来才给朝廷通信。

    谁知道桂无极这人,英明神武了一辈子,老了,却是栽了个大跟头。

    桂无极此人从前跟禹王有些不对付,但后来两人不打不相识,于学生时代便又结了兄弟情谊,两人俱是热爱沙场驰骋,时常比拼,十七岁时两人一块儿参加武状元比试,最终桂无极胜出,禹王第二。

    两人后来还有些姻亲关系,禹王的第一任妻子便是桂无极的小妹。

    成婚那日,桂无极哭着背着小妹出嫁,谁知道没几年,妹子就没了。

    桂无极家中出过几代超英大将军,最鼎盛之时,大魏皇帝曾放言与桂家共天下。

    桂家声名显赫、哪怕不是皇亲国戚,却也在长安有着超凡地位。

    桂无极十三岁入伍,十七岁武状元,二十岁随禹王一同入驻长安勤王。

    二十一岁跟禹王一同肃清朝廷乱党,恢复大魏盛世,从此禹王摄政,桂无极功盖千秋,被封威武大将军,一品武将,后一直驻守边疆,在边城娶妻生子,是为封疆大吏。

    如今四十来岁的封疆大吏桂无极辉煌浩荡的前半生,到这个月画上了句号。

    长安传来消息,说桂无极自从在边疆,便并不怎么训练兵丁,整日载歌载舞留恋花丛,光是姬妾小倌养在府内的就多达八十多人,其中不乏金发红毛的外邦人。

    如此的纸醉金迷,当然没办法抵御那些饿疯了的匈奴。

    据匈奴边境做生意的探子回报,如今匈奴各部落全部都一统,并没有什么内斗的迹象,从前经验告诉他们匈奴人绝不会团结起来这件事,也没有发生,他们空前的勇猛,好像被洗脑了似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才能兵神如鬼,打了抢了,立马就跑,不留下来等增援抵达。

    匈奴们如此攻城略地了三座边城,每次都是抢完就跑,毫不留恋。

    女人、财宝、粮食,哪怕是蝗虫过境也能留下些什么,匈奴们却是连渣滓都不剩下。

    长安的酸文人们根据这点,还做了一些酸溜溜的诗来讽刺匈奴人野兽一般茹毛饮血的行径,大肆赞美大魏得天命所归,一定能够逢凶化吉等等。

    长安城内还是一片祥和,最终禹王也念在旧情,给与封疆大吏桂无极自省的机会,让其在接下来的一次战役中,大败匈奴,好让将士们恢复信心士气,也让长安的百姓们安心。

    圣旨一经发出,还没两日,边疆便告急了:

    桂无极被暗杀身亡,如今边城群龙无首,暂由桂无极的结拜兄弟孔连福管理军队。

    只是孔连福从前乃是一个小兵,因为其巨能喝酒,千杯不醉,被桂无极看重,成天拉着老兄弟一块儿畅饮,就这么喝了几十年,最后拼着能喝,连跳多级,成为桂无极身边的副将军。

    这样一个无才无德只会喝酒的五十七岁老头子,如今能够守得住边疆吗?

    且探子还报,说匈奴因为掠夺了三座城池,如今兵强马壮,且又是春天,他们那边春日食物丰富,牛羊成群,根本不会出现什么残兵弱兵之相,大魏多年不曾出征打仗,那些军队里的兵油子们哪里是这种匈奴的对手?

    哪怕大魏边疆的军队人数数倍于匈奴,当匈奴冲上前来的时候,大魏军士们连与之一战的勇气都没有,便丢盔弃甲的跑了,好像谁跑到后面谁吃亏似的。

    这件事出现后,朝廷如今上上下下都在想对策,原本也有人提议过扬州的老侯爷,说请老侯爷出马,应当可以与之一敌。

    提议老侯爷的御史大夫举出了几个理由,一是说老侯爷这些年训兵不辍,训练出来的私兵在几次的剿匪过程中十分勇猛,可以说得上是骁勇善战了,让老侯爷紧急去往边疆训兵,顺便拿私兵做先锋,岂能带不动大魏兵丁的干劲儿?

    二来,便是说老侯爷老当益壮,前几个月才剿匪回来,没有说是老的动不了了,也自然无法拒绝——因为封疆大吏死亡这件事,朝廷不少老将都称病不愿意接手这个烫手山芋。

    谁知道这个提议刚出来两天,禹王还在考虑当中,扬州就传消息说是老侯爷去世了,竟是他娘的宅斗死的!被煤炭熏死的!

    禹王那边甚至还拍了专门的大内高手前来一探究竟,以为是老侯爷诈死来着,谁知道来了后,混在宾客里,看见棺材里躺着的死透了的老侯爷,这才死心。

    孟大人和几个好友刺史揣度禹王当时犹豫要不要让老侯爷出征,可能犹豫在这几方面:第一,老侯爷当年站的是镇南王府那一边,对老侯爷有意见。

    第二,假如老侯爷这次大胜归来,岂不是要给老侯爷再封赏一些什么,这样间接岂不是又给了镇南王府好处?给别人好处来跟自己作对?

    禹王的考量孟大人觉得不无道理,可事权从急啊,如今边关都紧张成什么样子了,虽然暂时还殃及不到扬州这边来,可匈奴他们却是来势汹汹,若是不制止他们日益高涨的士气,他们一鼓作气打来长安也不是不可能!

    从前孟大人和周围几个州的刺史其实来往不多,虽然大家同朝为官,但亦敌亦友这都是说不清楚的。

    从前他们为了政见不同,对骂都是有的,如今为了家国天下和自己的安慰、全族的荣华富贵,抱团也属实正常。

    他们这些大臣正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