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天骄(科举):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寒门天骄(科举)》 90-100(第12/41页)

阁老平时是个爆炭铁公鸡,当了主考官后,竟然还挺民主?

    其他人也没想到胡阁老这?么温和,心下也很是高兴。都成了考官了,谁不?想自己出?的题出?现在会试考卷上?

    想想他们当年?做的都是些什么魔鬼题,必须让现在的考生?们也尝尝他们当年?的苦楚!

    考官们瞬间就来了精神,摩拳擦掌,势要让本届考生?感受到会试的冷酷无情。

    萧景曜一见他们那?上头的模样,忍不?住在心里为?本届考生?们点了根蜡,又忍不?住想到,自己当年?考会试时,考官们是不?是也像现在这?样,磨刀霍霍向考生??

    一张试卷,所有题目都是偏难怪是不?可取的!

    萧景曜摸着自己所剩无几的良心,在化身魔鬼让考生?接受会试无情地?鞭打和做个好人之?间纠结片刻,最终还是提笔在纸上写了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是《大学》的第一句话,所有考生?不?说倒背如流,也是一字不?忘,意思?也是记得牢牢的,萧景曜出?的这?道题,当真是良心典范!

    等到萧景曜看到考官们出?的题目后,顿时觉得自己是考官组最后的良心没错了。那?些个典故套典故的题,亏他们写得出?来!

    尤其是胡阁老给的典故还是生?僻典故,萧景曜敢保证,至少有一半考生?没听?过胡阁老题中的典故。

    这?还让人怎么答题?

    站在道德高地?对冷酷考官们指指点点.jpg

    胡阁老看着萧景曜怪异的表情就知道这?小子心里没憋好事,无视萧景曜的眼神后,萧景曜又从考题中抽出?一张纸,上面写着的“致天下之?民,聚天下自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胡阁老看着看着就对萧景曜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目光,“这?题倒是别具一格,颇有户部之?风。”

    这?种和经济有关的题,当然是萧景曜的手笔。

    胡阁老多了解萧景曜啊,一看就知道这?题是萧景曜出?的,脸上的笑容格外意味深长。好好的大理寺卿,不?出?刑律题,反而出?经济题,果然还是心系户部。只可惜胡阁老就算去当了吏部尚书,户部尚书的位置萧景曜也没办法坐。

    萧景曜摸了摸鼻子,理直气?壮地?看着胡阁老,经济问题可是大问题,考生?们以后都是要当官的,不?懂经济问题怎么行?

    萧景曜想到自己上辈子的时空中,元朝因为?不?懂经济学,在货币上踩的坑,以及大明宝钞从发行到无人问津的经典案例,都觉得经济问题迫在眉睫。

    朝廷官员不?懂经济,是会出?大问题的!

    尤其是现在倭岛的金银矿开采大事干得热火朝天,每年?都能?从倭岛上运来大量黄金白银。

    尤其是白银,一年?大几十万两。这?么多的白银流入,对大齐的经济定然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朝廷要是不?在意,通货膨胀立马就来了。

    到时候百姓辛辛苦苦攒的钱,购买力却下降了,足够让正宁帝和大臣们掉上一大半头发。

    萧景曜现在又不?在户部,胡阁老马上要去吏部了,新上任的户部尚书也不?知道是谁,萧景曜总不?好再插手户部的事情。

    先前?萧景曜能?瞎逼逼,也是仗着阁老们心胸开阔,不?会同他计较。现在胡阁老要去吏部,新任户部尚书就算性?格再好,新官上任三把火,总该在户部立威的。萧景曜在这?个时候跑去指手画脚瞎逼逼,这?情商怕是没救了。

    倒不?如趁着会试的机会,让大家?多关注关注经济问题。

    大齐还是有能?人的,或者说,大齐的读书人,掌握的技能?简直令人瞠目结舌。别看他们是文科生?,学了几十年?的四书五经,实际上懂的理科知识也不?少。比如到衙门赴任之?后,总该对自己的住处规划一番吧?读书人多多少少都会点建筑学知识,审美也不?错。还有农桑之?事,真正负责任的地?方官,必然对农事了如指掌,理论知识一大堆。还有什么修桥铺路啦,都是洒洒水。更厉害点的人物,还能?带动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孔子都说“庶富教?”,有些官员搞经济搞得有声有色,有了钱后再搞教?化,当真厉害。

    像胡阁老,当初为?政一方之?时,就带着一方百姓脱贫致富,搞经济搞得有滋有味,百姓都乐意听?他的。他任期满了高升入京城,离任时还收到了万民书呢。

    只能?说,真正的大佬,在自己天赋点没那?么强的领域都能?嘎嘎乱杀,卷出?头后再点亮自己的天赋点继续嘎嘎乱杀。

    恐怖如斯!

    胡阁老当然不?会拂萧景曜的面子,将?萧景曜出?的两道考题都选出?来,又四下看了看,皱了皱眉,“题目有难有易才好。”

    考官们本来觉得先前?出?的难题已经体现了自己的水平,听?了胡阁老这?话后,大家?又是一阵笑,不?断夸胡阁老爱护考生?,又是引经据典又是赋诗,中心思?想就是这?届考生?碰上了胡阁老这?位主考官,简直是三生?有幸。

    萧景曜听?得不?住感慨,果然不?愧是在翰林院待了多年?的翰林啊,夸人的话都说得这?么清新雅致,学到了学到了!

    有了这?一出?,接下来的两场考试的试题,大家?心里也有了数,出?的题有难有易,没有真的给考生?们来上一份地?狱难度的考卷。

    考生?们自然不?知道他们差点就要碰上一张甚至是三张全是偏难怪题目的地?狱考卷,还暗自庆幸这?题目还行,好歹能?有几道会写的。

    考生?们在考场里考了九天,算是解脱,等待最终的结果。萧景曜他们又开始忙碌起来。

    殿试就在会试后一个多月,他们这?些考官必须争分夺秒将?会试的考卷赶紧判完,选出?三百名能?进入殿试的贡士。

    这?可是项大工程,他们的一个决定,就是别人命运的转折点,能?不?慎重吗?

    考卷都是糊了名,被誊抄后送来的,字迹都一样,绝不?会发生?考官认出?相?熟考生?的字迹,暗中操作将?他点中的事情。

    萧景曜作为?副考官,埋头看试卷,在觉得不?错的考卷上画圈之?后,还得参与最终的排名决策。也就是说,本届会元到底花落谁家?,萧景曜也是有话语权的。

    虽然萧景曜并不?知道自己看好的答卷到底是谁的。

    好几千份答卷,哪怕有同考官一起分担,平摊到每个人头上的工作量都不?低。萧景曜总算明白了为?什么上辈子上学时,语文老师最爱说写作文时一定要注意开头和结尾,必须要费心将?它们写得漂亮些。

    现在萧景曜当了考官,判起卷子来,才知道这?话真是至理名言。

    科举考试求的是一个稳字,在大家?看的书差不?多,见识也差不?多的情况下,很容易答出?同款文章。现在的科举文章虽然没到八股文那?么夸张,但也形成了写文格式,要是中心思?想都差不?多,又没有过人的文笔,看多了真是对自己眼睛和脑子的一种摧残。

    萧景曜连着看了三十多张答卷后,整个人脑瓜子都嗡嗡的,连圈都画不?出?一个,只想把这?些答卷全部扔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