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天骄(科举): 47-5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寒门天骄(科举)》 47-50(第4/21页)

早朝之?日,都是天?不亮就得爬起来洗漱穿衣,收拾妥当后去宫门口?等着开宫门,再跟着大部队一起去太和殿。

    比较坑爹的是,官职低的官员,连点灯笼的资格都没有。先?帝时期就发生过官员去上?朝,看不清路,掉进湖里淹死的惨事?。到了正宁帝这朝,规矩略微宽松了点,起码没再闹出过人?命。

    但早朝仍然是个不轻省的活。

    萧景曜还没步入官场,提前感受了一把早朝的滋味儿。

    半夜从被窝里爬出来,收拾好自己跑去宫门前排队等开门,期间有内侍过来教导他们面圣的规矩。大家都听得十分?认真,唯恐自己一个走神没听明白,进了保和殿就来个御前失仪,别说考进士了,先?担心自己的小命吧。

    虽说正宁帝一贯有宽厚的名声,不至于因为考生御前失仪就要了他们的性命。但这么多大臣看着,要是有所失误,难免会?给正宁帝和朝中大臣们留下一个不堪大用的印象。就算是考中了进士,也未必能有多大的晋升空间。

    说不准考了个进士出身,就是他们这辈子最光芒万丈的时刻。

    萧景曜倒是没有这方面的担心,公?孙瑾教导过他面圣的礼仪,窦平旌心血来潮之?际,也拿着戒尺把自己的手板敲得啪啪作响吓唬萧景曜,让萧景曜好好记住宫里的规矩。

    萧景曜那时候就觉得,窦平旌看似桀骜不驯,实则颇有分?寸。就是不知道他为什么在正宁帝面前一点规矩都不讲,还有胆子同正宁帝吵架。

    单论宫中规矩,萧景曜不会?比官宦子弟差。

    不知过了多久,天?边逐渐有了亮光,朱红色的宫门缓缓开启,萧景曜等新晋贡士垂手噤声,有序地跟在内侍身后进了宫门。

    这一次,考生们不需要带任何东西。

    殿试只考一天?,笔墨纸砚由?礼部安排,考生们不需要像以前那样,拎着考篮进场,两手空空跟在内侍身后就行。

    到了保和殿前,有礼部官员肃容站在御阶之?上?,开始点名,萧景曜等人?在内侍的指引下,重新排好了队伍,这才端正了姿态,跟随礼部官员进入保和殿。

    队伍是按照会?试的排名来排的,这也就意味着,萧景曜站在了队伍最前面。一想到马上?就要面圣,萧景曜心里也有些小激动。

    这可是传说中的帝王,谁不好奇呢?

    不过,在跟着礼部官员向正宁帝行礼时,萧景曜迅速压制住了自己的好奇心,没让眼神往上?方瞟,只听到了一个比较温和的声音,“平身。”

    不知道是不是萧景曜的错觉,总觉得正宁帝的眼神在他身上?停留了许久。

    如今早朝是三天?一次,今天?正好不用早朝,正宁帝和阁老们能在保和殿中看完贡士们的殿试。

    贡士们心理压力更大了。

    殿试只要考一天?,下午就交卷,不用在宫里过夜,交卷后三天?就能出成绩。到时候,贡士们又要在礼部官员的带领下,前来保和殿前,等着听最后的结果。

    萧景曜的案几也在最前面,还是正对着正宁帝的位置。

    饶是萧景曜心大,这会?儿也觉得这个位置有点坑。直面帝王审视的目光,对考生们来说是多大的心理压力?把他安排在这个位置的人?,怕是跟他有仇吧?

    萧景曜不知道的是,礼部官员知道正宁帝对他多有好奇,特地将他安排在正宁帝御座前的位置。

    正宁帝在窦平旌嘴里听过很多有关萧景曜的事?,也见?过萧景曜亲笔写的文章,一手好字就让人?忍不住叫好,再一看文章,内容比字还漂亮。正宁帝对萧景曜这个连中五元的祥瑞,难免多出几分?期待。

    现?在一看,萧景曜虽然只有十四岁,却身姿笔挺长身玉立,宽肩窄腰长腿,肤白如玉,虽然低着头,看不清楚五官,却也能看到萧景曜精致的下巴和完美的下颌线,再加上?萧景曜那一身清风朗月的气质,身边如同绕了一层光晕一般,更是叫正宁帝心生欢喜。

    萧景曜果然是上?苍给朕的祥瑞!祥瑞就该生得这般仿若谪仙人?的模样。

    萧景曜不知道正宁帝内心的喜悦,却能察觉到正宁帝看向自己的眼神愈发热烈。

    也就是萧景曜心理素质强大,要是换个人?,直面正宁帝这样热切的眼神,指不定已经两股战战,抖成帕金森了。比如萧景曜旁边那位,拿着笔的右手都在抖,真是让人?担心他会?不会?在考卷上?抖出一个黑点点出来。

    萧景曜摒除外界一切干扰因素,十分?光棍地想着,反正被正宁帝多看几眼又不会?少块肉,看吧看吧,就当自己提前在正宁帝面前刷存在感了,也算是一种?优势。

    萧景曜整理好心情,低头看了看策问的题目。这一看,萧景曜心里直呼好家伙。这题目可真够长的,一张纸写得满满当当。仔细一看,上?面用漂亮的行书写着:“盖闻道之?大原出于天?,超乎无极太极之?妙,而?实不离乎日用事?物之?常……道久而?未治,化久而?未成……岂道不足以御世欤?”

    萧景曜仔细品了品题目,觉得正宁帝这个策问出的,实在有些难为人?。从圣人?之?道,到政治民?生和兵戈之?理。别说贡士们只是一帮连官场大门都没踏进去的菜鸟,就算是在任多年?的老臣,也未必能将其中的道理说得明明白白。

    这就不是一家之?言能彻底解决好的问题。写起来一个不留神,就会?浮于表面,看似说了一堆道理,实则全是废话。

    萧景曜沉思片刻,郑重地拿出白纸开始打草稿。先?写好格式——

    臣对:恭惟皇帝陛下,处常之?久,当泰之?交,以二帝三皇之?道会?诸心,将三纪于此矣。

    开好头后,萧景曜再根据策问中的内容,逐个作答。

    现?代上?过政治课的都知道,封建社会?制度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为经济基础的社会?形态。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中,地主阶级和农民?的矛盾循环往复不断上?演。资本家逐利,地主阶级天?然会?去盘剥农民?手里的土地,不断兼并土地。等到矛盾积攒到爆发的那一刻,又是新的一轮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民?生这一块,萧景曜当然会?选择从土地入手。只可惜萧景曜上?辈子对农业方面了解得不多,没看过什么农学书籍。不然的话,凭借他的照相机记忆,把那些农学书籍抄录下来,给这个时代主管农桑的大臣们研究,指不定能提前解决许多农作物的病害问题。

    但萧景曜也有自己的办法。上?辈子的院长妈妈是从农村考出来的大学生,和萧景曜他们提起过一些农村种?地的事?情。如何堆肥,如何去害虫,还有怎么挑选种?子,院长妈妈都当故事?讲给萧景曜他们听。

    当时有小朋友好奇发问,农民?伯伯每年?都种?地,自己家应该有种?子,为什么还要去买种?子?

    院长妈妈笑着解释说,农民?伯伯手里的种?子也能种?,但种?子经历了一代一代,容易退化,产量降低不说,还有可能生别的病。去粮站买新的种?子就很好,粮站卖的种?子,是农科院的那些特别有学问的人?培育出来的新种?子,肯定是最

    好的。

    所以萧景曜知道,粮种?也要和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