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古人讲历史[直播]: 160-18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我为古人讲历史[直播]》 160-180(第9/23页)

“天”就会降下种种“灾异“以“谴告“人君。

    如果这时人君仍不知悔改,“天”就会使人君失去天下。”

    “他提出天人感应一方面想借此来巩固封建君主王权的政权稳固,提升王权的权威性;另一方面也是想利用“天和人可以相互感应”这一说法来束缚君主,要君主切莫“胡作非为”。

    在古代,皇帝就是最大的,一旦失控那就是巨大的灾难。

    官员犯错尚且有法律和皇帝制裁,但是皇帝犯错谁能怎么样呢?不能。

    难道要等到天怒人怨,百姓流离失所,天下人都离心的时候才能制裁皇帝吗?

    那代价未免太大太大了。”

    “董仲舒清楚意识到皇帝是一种多么容易失控的生物,于是在君权神授之上进一步提出天人感应,想要限制君王的权利,让坐在龙椅上的人好好干活,不要放纵自己,要当一个好皇帝。”

    如果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他出于私心,或者由衷的认为儒家就是比其他家好,不需要其他学说才提出的。

    那么春秋大一统就是他基于国情提出的,而天人感应则是他对国家和百姓的负责吧。”

    “诚然我们看见明君因为正常的天象不得不下罪己诏,并且被攻讦的时候很为他们抱不平,觉得这是迷信,很莫明其妙。

    但是事实上,在君权至上的古代,这一套又真的很有必要,因为除了虚无缥缈的神,还有谁能让皇帝忌惮呢?

    而古代,明君才是少数的,更多的是平庸甚至昏庸的君王。

    所以,君权必须受到限制。“】

    嬴政挑了挑眉,他一直以为天幕是很支持他的,而他恰恰不喜欢被指手画脚。

    不过,嬴政一想到胡亥,又觉得这也不是没有道理,但凡胡亥不放纵赵高,赵高也不能胡作非为,两个人也不会一下子就把大秦弄完了。

    所以如果一开始有谁能制约胡亥就好了。

    也不能指望后代各个都英明神武,天纵奇才吧。

    刘彻狐疑,天幕这是暗戳戳的骂他???

    李一:啊?没有吧?有吗?

    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李一当然知道不能放纵君权啦,但是她又坚信政哥是不一样的,毕竟……他心心念念只有大秦,其他都是浮云。

    二凤,感觉也是很可靠的。

    嗯,猪猪的话。李一眼神漂移,只能说,人不要想太多……谁自己后期发疯谁清楚。

    哦,忘记猪猪是没有自知之明的,过分自信,坚信自己没有错,如果有错,请参考上一条。

    当然,谁把希望寄托在皇帝的节操上谁才是傻子。

    但是没关系,李一有杀手锏,运朝听过没有,皇帝修为和国家挂钩,只有搞好国家才能你好我好大家好。

    反之,不想当好皇帝,反而瞎折腾,那就等着被国运反噬然后咔嚓咔嚓吧。

    所以,想要修仙的皇帝,就去走运朝之道吧。

    这种道,莫名适合政哥,不过李一看着系统商城内死贵死贵的运朝之法,深感前路艰难。

    毕竟她现在的积分也就购一半出一丢丢而已。

    想买的东西太多嘤。李一深深感叹自己太穷了。

    第 168 章

    【“说起来, 董仲舒提出符合汉武帝需求的思想,接下来应该是官路亨通的。

    但是,紧接着他就被调去任江都易王刘非国相。

    从中央到地方, 不管怎么看, 都是明升暗降, 毕竟中央才是全天下的权利中心。

    如果是那种地方大官, 那还能说是被调去磨练什么的,但是担任诸侯王的国相, 嗯, 绝对的远离核心权利。

    这大概就是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试图限制君王触怒汉武帝吧。“李一幽幽道:“哪怕是放眼整部华夏史, 汉武帝都是最唯我独尊的皇帝之一。”

    “董仲舒很幸运,他遇上汉武帝,正是千里马碰上了伯乐。

    但是他又实在不幸运,赏识他的君王也是他最不愿意遇上的那一款。”

    “所以说,得与失之间往往也就一线之差。”

    “讲到这里,大家应该也就明白,董仲舒对儒家的重要性,对华夏文化的影响了吧。

    董仲舒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 勿使并进”、“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主张,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影响长达两千多年。

    这是他所以名传千古,被称之为董子的原因。”

    “那么为什么又说他骂名无数呢?

    同样是因为他创新性的思想体系。

    汉武帝元光元年, 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把儒家思想与当时的社会需要相结合, 并吸收了其他学派的理论,创建了一个以儒学为核心的新的思想体系。

    尽管这深得汉武帝的赞赏,但是这份思想体系是学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说,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穿在一起,形成的帝制神学体系。”

    “这也就是大家开玩笑说的,董仲舒把儒学改得孔子在世都不认识的新体系。”】

    董仲舒:按天幕说的,。我只是顺应时代发展适当做出改变……

    孔子:?

    他当然不会觉得其他学说就比不上儒家学说。

    他也曾学与老子,对各家学说都有深刻的理解,毕竟知己知彼嘛。

    但是……孔子面露困惑之色,不是说不能变化,但是这是改了多少,才能连他都认不出来。

    孔子想了想自己的,再瞅了瞅天幕所说的新体系,逐渐陷入沉默。

    迎合君王,将自己涂抹得面目全非……孔子心想,若他想这么做,那么早就可以带着儒家去任何一个国家,都会成为君王的座上宾。

    包括道家,墨家等,这一点他们谁不能做到。

    可那也就不是他们创立学说的初心了。

    让君王认同他们的思想,推行他们的思想,而不是自己去迎合君王的所需,这是这个时代他们这些人的坚持和风骨。

    不是不懂,不是不能理解,毕竟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往往皆为利往。

    但是终究令人怅然。

    【“在国家民族陷入困境,不得发展,被侵略被践踏的时候,知识分子在疯狂的否定本土文化包括儒家学说。

    在人民思想解放,女性意识解放的今天,人们深深痛恨曾经束缚,把女性贬低到极点的儒家。

    随着独尊儒术,越往后的时代,儒家的影响力越加恐怖,儒家思想也变成人们那些当权者的武器,他们把儒学变成自己需要的东西,肆意在儒学上面涂抹。

    挂着儒学的名头,卖着自己的狗肉。

    尤其是宋明理学大行其道后,压抑人的个性,使女性地位前所未有的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