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女种田发家记: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小农女种田发家记》 70-80(第10/14页)



    掌柜回味着粉丝的味道,自然是满口夸赞,甚至主动问道:“不知丫头家中有?多?少粉丝?另外这粉丝所产的时节又能有?几个月?”

    “掌柜伯伯可是问到我心?坎上了。”

    闻言,掌柜的不免好奇起来。

    这丫头他接触个几回,沈春生每回来,都回带上她?。每回谈到关键处,沈春生都似有?意无意的撇向这小丫头,就?像是这丫头才是那个拿大?主意的人。

    且去大?柳村时,他还听过这丫头是神通的传言。

    难道这丫头真是个了不得的神童不成?这么一想,便问道:“哦?此话怎说?”

    沈杳也不卖关子,直言道:“我与我爹今日来,便是与您谈粉丝生意的。不夸张的说,粉丝只我一家会做,别儿个就?算买了粉丝回去,研究破了天他也做不出来。”

    掌柜心?中暗惊。

    先前的反季蔬菜,就?是逆天的存在,若不是沈家要带着同村人一起赚钱,怕是也只有?他沈家一家所有?。如今的粉丝,又是他沈家独有?。

    没想到小小的庄稼户,竟有?这等本事。

    见掌柜的不知道在想些什么,沈杳也没打岔,静静的等着。等到掌柜问起粉丝生意,她?才作答。

    “今日我送来的,是昨日才做出来的,还未来得及晒干。晒干的粉丝可以储存一年之?久,这便意味着,粉丝不但可以四?季售卖,还能售往全国各地。”

    “当真?”饶是见过世面的掌柜也不免震惊。

    若真如丫头所说那般,这粉丝可是笔比反季菜的买卖。

    因?为独有?,又因?为可以长途运输。

    介绍完粉丝,沈杳又说起了淀粉的用处。因?着产出量底,制作工序繁琐,粉丝晒干后分?量又有?所减轻。最后定价淀粉二十五一斤,干粉丝四?十文一斤。不过淀粉要的量倒是不多?。

    协议达成,沈杳表明今年可供应的可能不多?。毕竟作坊还没建,光靠沈家的几口人,一天最多?能做二十斤的粉丝。

    再者?,如今别村虽有?种红薯的,但因?粮食铺收得不多?,储存期又只有?两三个月,是以庄户们也就?种个一两亩的地,用来自家吃。

    第78章

    秋风瑟瑟日渐凉,满目山河落叶黄。

    一去三年,曾经萧条破败的大柳村,俨然换了一副模样。

    残破的黄泥房子,变成了青砖绿瓦房。就算差些的,也是石头房,再也不见黄泥墙。

    而?曾经萧瑟荒寂的深秋,也变成了安阳境内的乡民们最爱的时节。这时节,大棚里的菜秧子已栽下,正在茁壮成长。

    除了大柳村,别村的村民们对深秋也是无?比期盼。因为?这时节,正是大柳村的沈家来收山芋的时候。

    也不知?道那沈家怎么就有那么大的本事。

    山芋他们原是知?道的,也有人家种过,奈何产不了多?少的山芋种不出什么名堂,日渐久之,便没什么人再种这玩意儿。

    几年前,大柳村沈家也不知?道从哪里学来的法?子,将母山芋发出来的山芋藤剪下来做苗,插芊种植。此等种法?竟然能让不起眼?的山芋亩产千斤。

    千斤,一亩的地除去税收,他们还?能得上个七八百斤。可惜的是,这么高产的庄稼,却卖不出什么钱。顶多?挑个一二十斤的,卖给城里人尝尝鲜。

    好?在这东西能当粮食,就算不能卖钱,他们每年都会?种上两亩地的山芋。

    就在前年,有人来村里收山芋,两文?钱一斤山芋,多?少都要。这可喜得他们合不拢嘴。

    要知?道,这年头谁家还?没个几百上千斤的山芋。两文?一斤,一千斤就是两吊钱。若是光靠水稻和麦子,别说卖钱,就连填饱肚子都成问题。

    如今有人愿意收他们的山芋,自然是喜不自胜。欣喜之余,他们又不免好?奇,这人收这么多?山芋做什么。

    一问之下,才知?道收山芋的人正是大柳村的沈家。

    种山芋的法?子本就是出自沈家,如今他们又要购买自己的山芋。大多?数的乡民们,心存感激,便在卖山芋时,将表皮沾的泥土去除干净,才让沈家兄弟过秤。

    十月底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将地里的山芋挖了出来。算着日子,这两日沈家兄弟便会?来七里铺。是以?村民们便聚集在村口,边等着沈家兄弟,边话着家常。

    “后悔早些?年没开点荒地出来。不然多?一亩的地,如今就多?一吊的钱。”

    边上的妇人笑道:“谁说不是呢。还?是何爹爹有福。早些?年在拐子山那片开出了四五亩的地。当初我们还?笑话来着,那等贫瘠的地,连个屁的都种不出来。现在倒好?,何爹爹每年都多?得四吊钱呢!”

    “要说有福,那还?是青荷有福。”

    众人听到赵青荷,面上神色各异。

    有羡慕的,有嫉妒的,甚至还?有在心中暗骂的。

    原先七里铺最穷的人家,非赵家莫属。赵家人口倒是不多?,但家中有个病重的老?母,下有四个闺女,全靠赵大年一个人养活。

    赵青荷心疼爹娘,到了年纪也不愿意嫁人,执意留在家中帮忙照顾祖母和几个妹妹。

    这一照顾,就照顾了五六年,过了嫁人的年纪。

    在后世,二十三岁才刚刚大学毕业,还?未踏入社会?,是风华正茂的年纪。但在古代,二十岁便成了嫁不出去的老?姑娘。

    家境贫寒,年岁又大,若想嫁个如意郎君基本没戏。那时的七里铺人,都觉得赵青荷只能嫁给鳏夫,给人做后娘。

    前年赵家有个亲戚给赵青荷说了门亲,是大柳村一户姓陆的人家。说是那人二十七了还?未娶媳妇,且家中也有个身体不好?的老?母。

    那时候,他们还?不知?道大柳村家家户户都搭了大棚种菜。赵家爹娘想着,只要人踏实,是个勤快能干的,总能把日子过起来,便拍了板应了这门婚事。

    赵青荷出嫁时,没人看好?这门婚事。觉得陆贵二十七了都没娶上媳妇,家里得是穷成了什么样?照这么想,还?不如嫁给鳏夫给人做后娘,起码还?能有碗饭吃。

    结果赵青荷成婚三天?后回?门时,是坐着牛车回?来的。虽说牛车是借来的,但手?上提的大包小包的回?门礼,可作不得假。

    即便这样,还?有那见不得人好?的,讥讽赵青荷夫妻俩是打肿脸充胖子,也不知?是从哪家亲戚那里借的钱。

    直到后来的逢年过节,陆贵都会?给岳家送来厚礼。直到他们知?晓,那三十文?一斤的金贵菜出自大柳村,且陆家也有种。他们这才知?道,赵家的闺女,是真的嫁到了福窝里。

    村民在还?在讨论着大柳村,就听到牛蹄踏地的声音,由远及近,估摸着是沈家兄弟来收山芋了。都牟足了劲,伸长了脖子朝村道上看。

    “来了,来了!”有人激动的喊着。

    沈老?大跟沈春生的身影逐渐清晰,村民们这才一哄而?上,回?家准备要卖的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