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裸婚日常: 第27章 、要电要钱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八零裸婚日常》 第27章 、要电要钱(第3/6页)

榆村的叫法,其实就是弹成松松软软去掉籽可以直接用的那种棉花。

    准备好这些,陈茶喊了刘珍珠李芳芳还有张红艳来帮忙。她在村里也就认识这么几个人。

    叫张红艳过来是刘珍珠的建议。刘珍珠说这种事就该张红艳来帮忙,她不会拒绝,谁让她是长辈还口口声声说养大程樘?

    只要陈茶开口了,张红艳要敢不来,就会成为全村的笑话。

    果然,张红艳虽然不太痛快,还是应了下来。

    “茶茶,你只买了这些布吗?是不是不太够啊?”李芳芳翻着布料皱眉。

    “这是两铺两盖的布。我们家屋子小,做多了也没地方放。村里那些风俗讲究不太适合我俩。”

    陈茶坚持,其他人也不好多说什么,就算看不起也只是背地里嚼舌根。

    因为被褥少,一天多就做完了。

    按照刘珍珠和张红艳的指示,陈茶还在新被褥里塞上了糖块瓜子花生。

    李芳芳拍打了下外套上粘的白棉絮,喊陈茶:“陈茶,一会儿吃了饭,咱俩去看发丧吧?”

    陈茶手脚并用,一边切白菜豆腐,一边用脚往灶里踢了踢木柴。闻言还抽空抬头看了李芳芳一眼,一脸茫然:“什么叫发丧?”

    按照钱榆村的规矩,不论红事还是白事,哪怕是亲戚过来帮忙也要管饭的。一般就是白菜豆腐汤。所以陈茶留了她们在家里吃午饭。

    李芳芳自动自发地接过烧火的活计,顺带给陈茶科普:“在咱们钱榆村,死了人办事就叫白事。白事呢也是很多讲究的。”

    比如六十岁之前的人如果死了,没特殊情况的,基本当天就火化下葬也不办葬礼。

    但是六十岁以上的人死了,不管什么死因都要办白事。

    白事呢又分为三天丧和排五排七。排五是指整个丧葬过程要五天,排七就是丧葬过程要七天。

    一般人都是三天丧,第一天给老人梳洗打扮,通知亲属。第二天火化下葬等亲属吊唁。第三天正式下葬。

    排五排七也差不多,就是时间不一样排场也更大。排五排七一般是老人走的时候年纪很大,或者家族比较大。最起码也要四世同堂,或者直系亲属离的远,回来需要时间。整个丧葬过程自然就会拉长。

    另外,白事和红事一样,都会请吹拉弹唱,所以不需要去帮忙的村民就喜欢去看个热闹。

    李芳芳长叹一声,“其实,白事也不过是给活人看的。张常来但凡少抠门一点点,张奶奶也不会走的这么急。”

    “啊?他说他娘是摔了个跟头晚上睡觉没的?!”

    李芳芳哼了一声,“看起来是这样。你是不知道那个张常来有多抠门!

    大冬天不给张奶奶买炭生炉子,一个月数着米粒地送赡养粮。张奶奶经常饥一顿饱一顿,原本挺胖一老太太瘦成了皮包骨头,还得在菜园里种粮食。

    那天下雪,张奶奶出门上茅房不小心摔了,这么大年纪,摔一下就是狠的。张常来叫了村里李大夫来给张奶奶看了看。

    李大夫只是一个村医,医术浅显没看出什么异常,建议张常来带张奶奶去医院检查一下,拍个片子什么的。张常来说没必要,只让李大夫给开了两贴膏药。

    结果半夜张奶奶人就不行了,去医院人家说脑子里血都满了没法救了。回来的路上人就没了。他要早带张奶奶去医院看一下,说不定还有救!”

    陈茶没想到还有这一茬,摇头叹息,“活着不孝顺,死了摆这么大排场有什么用?”

    “谁说不是呢?!”

    ******

    吃过饭,陈茶送走刘珍珠和张红艳,跟着李芳芳往张常来家里去。

    张常来家在村子中间偏南的位置,一路走过去,陈茶发现很多人家的门外都贴着红纸条。

    有的写着堂客,有的写着主宾,还有的写着外客,以及其他各种不同的称呼。

    陈茶好奇地指着纸条问李芳芳:“这是干什么?”

    “这是白事待客,贴条的院里都有一桌或者几桌席面。家里老了人,就死了人,家里肯定会来很多亲戚。这些亲戚除了死者自己的还包括孝子贤孙的亲戚以及孝子贤孙家属的亲戚们。这些人按照远近亲疏分为主宾,堂客等等。但是办白事的人家往往没有那么大的地方招待这么多客人,就会借用街坊邻居家的地方和桌椅来待客。”

    陈茶恍然地点头,“我们家那边可没这么麻烦,能当天入土为安最好,不能也就拖到第二天,而且不会这么大肆铺张。”

    李芳芳好奇,“你家是哪的啊?”

    “离这很远很远的南方。”

    “那你跟程樘是怎么认识的?”

    “他英雄救美,我以身相许呗!”

    就在这时,突然响起了绵长悲伤的唢呐声,吓了陈茶一跳。

    她抚着胸口望向张常来家问李芳芳:“这是要干什么?”

    李芳芳仔细听了听,拉着她往前跑,“快,这是要发丧了!”

    陈茶懵懵地跟着她跑。

    刚到张常来家附近的胡同里,呼呼啦啦涌出来一堆小孩还有看热闹的大人。

    随后出来的是李芳芳说的“吹拉弹唱”。

    一行五六人,有吹唢呐的,有打镲的,有敲锣打鼓的,还有个拉二胡的。

    在这几个人后面不远不近跟着的就是孝子贤孙了。

    走在最前面的张常来披麻戴孝,连眼睛都被一帽檐遮着,像是哭得随时都会背过气去,由一个看起来年长很有威严的人扶着。

    后面跟着其他由近及远的亲属。

    服侍也不一样。张常来是全身白。连脚上的鞋都缝上了白布。

    后面的人身上的白越来越少,到最后面的人,只头上扎一块白头巾。

    孝子贤孙还分为男女两队,一路走一路间歇性地哭。

    孝子贤孙后面不远跟着两个人抬着一张香案桌。

    最后跟着的是六人抬棺队伍。

    抬棺是个体力活,所以都是年轻人,其中一个陈茶很熟,就她家程樘。

    送葬队伍不是直接到祖坟,而是先要谢礼。

    第一站到主宾所在的地方,那个年长者,领着张常来他们到了门口,就拉长了声调念叨了一些陈茶听不懂的话。

    程樘他们把棺材放在地上,抬香案桌的人把香案桌摆在棺材前面。

    这时出来几个看起来年龄也很大的老头。

    张常来朝他们一一磕头,那些老头依次排好队再朝着棺材一一作揖还礼。

    就这么一路敲锣打鼓配唢呐,一路喊一路磕头。绕了半个村,才集体往张家祖坟移动。

    张家祖坟离村不远,就在村子南边,大大小小有七八个座坟,新坟坑挖在最前方。

    陈茶才知道这些大人小孩跟了半个村,看的是什么热闹。

    刚才全程安静悲伤的孝子贤孙们在棺材放进坑里填土的一瞬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