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赘婿又在硬饭软吃: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夫郎赘婿又在硬饭软吃》 40-50(第35/43页)

真是这个理。

    “怪我,成日里忙忙叨叨的,总觉得二妞和三伢还是加起来十来岁的娃娃,没到避嫌的年纪。”

    其实村户人家穷的多,讲究也少,还有那家里只得一张土炕,一家老小都挤在一起的,哪里顾得上分什么男女哥儿。

    “你是他们的亲大哥,在你眼里他们多大都还是孩子。”

    两人说着话回到了前院,温野菜指了指东屋旁的一处空地。

    “其实那块就是我爹当年留出来盖新屋的地方,他当初置地盖屋,地皮圈得大,也正是为了这个。那时候想的就是等我们几个都长大了,总要一人一间屋,到时候让二妞挨着我的屋子,三伢自己继续住西屋。”

    喻商枝这才恍觉,怪不得他从复明之后就总觉得温家的院子布局有些奇怪,原来是他岳父大人深谋远虑使然。

    “地方都是现成了,就更容易了,不知现今盖一间屋要多少银钱?”

    温野菜没盖过屋,可也听人说起过。

    “花不了几个钱,咱们家不是青砖房,土坯屋的话,无非是做些土坯夯实了做墙,再请些村里汉子帮忙,一天给个十几二十文的工钱,管顿饭就成。”

    这么一算,盖屋可比买地便宜多了。

    “我还想着咱家早晚要盖砖瓦房的,这新起一间屋会不会有些浪费,既然价格划算,就不需要担心了,哪怕只住上一年半载的也划算。”

    温野菜虽有个盖新房的梦想,可还没怎么跟喻商枝提过,如今听到他也和自己想到一处去,不禁道:“不浪费,到时咱们家要是盖新屋,我就去找村长重新划一块地,这边的老屋我不想推倒。”

    喻商枝一下子就明白了温野菜的意思,老屋是温永福和乔梅住过的地方,也是三个孩子对爹娘仅剩的回忆了。

    他很快赞成道:“还是你想得周到,到时把老屋留下,盖新房时也不愁没地方住,且两块地都是自家的,谁还嫌屋子多不是?”

    温野菜知晓喻商枝这话是刻意绕开了自己的伤心事,他咬了下嘴唇,很快改换了心情。

    日子越过越好了,他不能再一想起爹娘就鼻子酸。

    “既如此,咱们找人盖新屋的时候,一并在后院起个猪圈如何?之前二妞就说家里要养头猪崽就好了,正好村长家的母猪入秋就会下崽,我去跟许家定一头。”

    说完他有些为难地看向喻商枝,惹得后者有些奇怪道:“作何那样看我?”

    温野菜不太好意思道:“我这不是有点怕你嫌脏,毕竟猪和别的牲口还不太一样。”

    猪什么都吃,听说以前还有人把茅房建在猪圈上头呢,想也知道那些猪吃的是什么。

    不过例如村长家养猪就很讲究,都是煮专门的猪食,说是这样猪才养得肥,能卖上价。

    但一头猪养到能宰了卖钱,少说也要一年,这一年吃的东西海了去了,因而不是谁家都养得起猪。

    喻商枝失笑道:“哪来那么多穷讲究,其实猪不干净,都是因为养猪的人没打理干净。咱们到时候勤快些就是,家里牲口越多越好,猪粪还能拿去浇地,这道理我还是懂的。”

    而且说起猪,其实本身是爱干净且聪明的动物,要知道现代还有不少人把猪当宠物。

    见喻商枝不嫌弃,温野菜也就没有心里的包袱了。

    “那我回头就去麻烦村长,到时候给咱们留一头猪崽。”

    待和许百富说定买猪崽的事,已是过了小满,天气愈发热起来。

    村里许多汉子已经换上了短袖的衫子,头顶戴着草帽,干活累了就摘下来扇风。

    地里的麦子一株株直挺挺地站着,只要不下“烂场雨”,再过小半个月就能到夏收。

    庄稼人一年到头就指着夏收、秋收这两个关口过日子,若是收成好,自是欢天喜地,若是收成差,就得勒紧裤腰带等下一年。

    就在大家都提心吊胆地祈求天气晴好,等着夏收打麦子时,四月底的某个黄昏,一辆板车几乎是悄无声息地,自斜柳村拉走了一个系着红腰带的哥儿,头上还扣着一张红盖头。

    板车上还有一个贴着红纸的大竹箱子,想必该是嫁妆。

    歪脖子柳树下的几个老太和老夫郎悠悠摇着蒲扇,望着那颠簸的板车,砸吧着没有几颗牙的嘴,议论道:“哪成想这王家玉哥儿,就这么嫁出去咯。”

    “听说他许的那个水磨村的书生病了,这是赶着嫁过去冲喜呢。”

    这是常金莲自王小玉和唐文婚期定下后,就放出来的说辞。

    毕竟村里也常有人来往水磨村,多的是人听说过水磨村那个书生病得起不来床的事情。

    如此多了这么个由头,便显出他们家可不是上赶着倒贴要过门。

    只是这“冲喜”,也并没有好到哪里去,谁也想不通王家是怎么琢磨的。

    谁不知道,若是都指望办喜事来续一口气了,多半人也快完了。

    这等嫁过去的,多半没过门几日就要守寡。

    按理说这门婚事王家应当是能推就推的,如此大家都猜测,说不准先前王小玉被锁在家里后,村里的那些闲话八成是沾点真。

    既然唐家还要王小玉,大约不是王小玉招惹了别的汉子,而是他和唐文有什么上不得台面的勾勾连连。

    “说不准肚子都大了,不然为何不敢让他出门?”

    “先前闹着跳河,想必是小哥儿脸皮薄些也是有的,但到底一个巴掌拍不响,一遭没死成,还能怎么办?只能嫁过去保名声。”

    说罢几个老太和老夫郎都纷纷摇头。

    遥想几个月前,温家菜哥儿还没纳婿的时候,谁不知道他们两个哥儿成日别苗头?

    那时人人都笃信,温野菜这辈子必定是过不上什么好日子,比起王家的王小玉,那可真是差远了。

    谁知这才过了多久,两人的际遇便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了。

    “人各有命,强求不来。”

    一个幼时认得几个字的老夫郎,文绉绉地感叹道。

    很快天色暗下去,快到饭点了,几个人纷纷拿起杌子,慢吞吞地回家去。

    此时谁也不知,这会是斜柳村的人最后一次瞧见王小玉。

    ……

    当夜,水磨村最后一个安歇的人家也挂上了卧房的门栓,整个山村除了偶尔一声犬吠,再无其它动静。

    唐家隔壁的赵家二房媳妇挺着个大肚子,却是睡不着,索性拉着自家哈欠连连的汉子说闲话。

    “没成想唐文还真娶了王家那个哥儿,你说唐文到底得了什么毛病,成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

    她撇撇嘴道:“我听说是娶亲冲喜呢,可别是人真的要不行了?”

    她摸了摸肚皮,吐出口气,“若是真病死了,我还嫌这院子晦气。”

    她家汉子叫赵麻子,虽是叫这个名字,实际上脸上也没几颗麻子,长得还算过得去。

    “想那么多作甚,咱俩现今也不可能分家出去单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