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重生之大国芯片》 90-100(第6/15页)
晏旻笑着说:“那多不好意思啊,还是别麻烦了。”
“也还好,我们家几乎每周都要包一次饺子,我媳妇儿子都爱吃。就是顺道的事。”远冬说。
“那就谢谢了!”蔺征西牵着冬至出来,用纸巾给他擦干小手,把装草莓的果盘递给冬至,“吃吧,都是你的。纸巾在这里,吃了手别抹裤子和沙发上,用纸巾擦。”
冬至抱着草莓,开心得不行:“知道了,谢谢叔叔!”
蔺征西安排完冬至,又去处理饺子。
远冬提醒他:“蔺总,上面那些是韭菜馅儿的,下面是猪肉馅儿的。”
“知道了,谢谢!”
远冬说:“没想到蔺总是个这么细致的人。”
晏旻笑:“他性格有点儿强迫症,所以收拾家务都是他在干。我觉得过得去就行,他看不过眼,就自己收拾。有一点好,不爱唠叨,就默默把活干了。”
“那多好啊。”远冬也忍不住笑,“蔺总跟我行一哥差不多,都是干得比说得多的人。”
晏旻好奇地问:“远总和郁总平时的相处模式是怎样的?”
远冬想了想:“基本是我哥做主,行一哥打配合,他负责技术。不过凡事都是有商有量,两人都很有度量,不是爱钻牛角尖的人。反正我没看他们吵过架。”
“那真是理想的相处模式。”晏旻赞叹。
远冬说:“我看你跟蔺总也挺好的啊。”
晏旻笑了笑:“也还行,主要是他在包容我。我有时候有点轴。”
蔺征西收拾好饺子,将远冬带来的盒子洗了,然后从冰箱里拿了两根人参放在盒子里。
这是他妈买的,买了一堆,非让他带点过来,他们两个大男人也没什么需要进补的地方,也就炖了那么一两回鸡汤,还剩了不少。
远冬跟晏旻聊了很多内容,从生活聊到工作,还跟晏旻去书房里忙了一阵工作,忙完出来,看见蔺征西正在给冬至擦嘴巴,冬至手里捧着一大盒冰淇淋,那神情快乐得像只掉进米缸的米老鼠。
远冬看着冰淇淋的尺寸吓一跳:“冬至,你吃这么多冰淇淋?只能吃一点,不能吃多了。”丈母娘大孩子很仔细,不太让冬至吃冰淇淋。
蔺征西说:“吃几口,叔叔给你冻起来,等回家的时候再带回去,想吃的时候就吃几口。”
冬至猛点头:“好!”
远冬打算告辞离开,晏旻和蔺征西都留他们吃午饭,远冬说家里在等他们回去吃饺子,下次再来吃饭。
于是晏旻和蔺征西也没强留,蔺征西其实也想吃饺子了。
远冬提着饭盒出了门,一手抓着儿子的衣领,因为冬至两只手都在抱那个冰淇淋盒子,没法牵手。
等回到家,丈母娘接过盒子,一眼就看到里面有东西,打开一看,才知道里面放了两根包装精美的人参,她啧啧称奇:“看起来这是野山参啊,老贵了吧!就算不是野生的,也得是林下参。人家请我们吃饭,咱们送点饺子过去,还饶回来两根人参,这多不好意思。”
常乐说老公:“你怎么都不看看,怎么老占人便宜啊。”
远冬摸摸鼻子:“我也不知道啊。冬至抱着那么大一盒冰淇淋,我怕他冻着了,注意力都在他身上了,就没看盒子。这也没法退回去。对了,我们老总爱吃饺子,说深圳吃不到好吃的饺子,以后妈包饺子的时候,就辛苦你一点,多包些,给他们送去。”
丈母娘满口答应:“那也行。我看你们两个老板人挺好的,大方,又通人情,还没什么架子。你问问他们爱吃什么馅儿的,下次我好包。”
于是蔺征西用两根人参换来了很长时间的免费饺子。
两家也走动得越来越频繁,晏旻家里逐渐多了小朋友的拖鞋,偶尔也能看到小朋友的玩具,这个家也越来越有人气了。
晏旻觉得,这样的家,才叫真的家,这样的生活,才更是他想要的生活。
第95章 CPU
2002年, 因为显卡销量激增,公司的营业额虽然没有实现大幅增长,但利润却达到了历史新高, 总利润超过15亿,刨除运营、人力成本等, 纯利润首次过了10亿。
这让公司上下都异常振奋,公司更是拿出了将近2亿利润出来分红。参与分红的员工, 每个人至少都拿到了几万块钱,多的有二三十万。
自打公司开始分红起, 公司的年终奖就不再像过去那样每年发几个月的奖金,而是重新设立了奖励制度。
比如业务量达到多少,给予一定奖金;比如一个工作项目每年完成度达到目标多少,公司给予一笔项目奖金,再由项目组内部进行分配;公司还根据个人绩效考核评估员工等级, 每年给予多少股份奖励, 表现得越好的员工可购买的股份越多,具体奖励便会在年终分红中体现出来;那些不参与项目和股份分红的岗位,还是每年发两三个月的工资奖励。
晏旻和蔺征西都深刻明白, 他们公司立足的根本是人才, 所有研发项目都是员工智慧的结晶, 员工的工作可以辛苦一点,但待遇一定不能差, 否则留不住人,怎么进行技术创新和保持市场竞争力?
下一年,晏旻和蔺征西计划组建一个新的项目组——材料组, 研发手机所需材料, 重点是显示屏。
显示屏绝对是个前景广阔的项目, 也不光是为了自用,将来还可以成为其他厂商的供应商,或者只收专利费都行。
早在给北京分公司派发触摸芯片任务之前,晏旻就过想成立一个专门研发显示屏的项目组,因为这一块国内目前也是短板,所有的手机与电脑显示屏都得从国外进口。
而这个市场前景远大,未来的电脑、电视、手机、LED大屏幕等,无一不需要用到制作显示屏的特种玻璃,与其让外国人赚,不如自己弄。
所以从去年开始,他们就一直在物色合适的项目领头人。
材料对晏旻和蔺征西来说,都属于陌生领域。这可不是从前做芯片研发那样,没有合适的人选,晏旻就自己出马,等到项目进行了一段时间之后,就能从项目组中挑选出合适的人选来领头。
最后这个项目负责人还是从蔺振华那边找到眉目的。
蔺振华的工厂叫做振中晶圆厂,做的就是材料加工,晶圆厂里的技术专家也都是研究材料的,就是通过这些专家联络到的研究特种玻璃的专家——国内某理工院校的副教授宋新民。
宋教授毕业于国内著名工科大学,他的博士研究课题就是特种玻璃,毕业后在一所小有名气的理工院校任职,工作后依旧从事特种玻璃的研究。
不过宋教授有点理工男的典型特点,学术水平不错,但为人处世欠缺了点,始终都不得志,连申请的研究经费都不能完全到位,许多想法还只能纸上谈兵,因为院方提供不了昂贵的实验设备,这些年研究一直都没有太突出的成绩。
宋教授有些郁郁不得志,曾经跟在振中晶圆厂上班的好友说起过这事,认为自己可能这辈子就只能做个平庸的教师了。
所以当晏旻和蔺征西亲自登门拜访,宋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