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国芯片: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重生之大国芯片》 60-70(第5/15页)

要去办吗?”蔺征西问。

    “你不用办,我要去办个。但今天不去,人肯定非常多,不想排队。我肯定会比他们先去,他们就算办到证了,也只能周末去,我可是老板,想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晏旻得意地说。

    蔺征西问:“你还睡吗?”

    晏旻伸了个懒腰:“不睡了,今天是个好日子,不能在懒觉中度过。”

    蔺征西坐起来:“那我也起来吧,今天要发个邮件去荷兰问问,光刻机什么时候能给我们发货。”

    晏旻一边朝卫生间走,一边说:“催一催,就算今天发货,运过来也还得一个月呢。”

    蔺征西“嗯”了一声:“等确定好时间,我就回一趟台湾。”

    他去台湾的主要目的是挖人,要从台湾的几个芯片厂挖一些熟练工程师过来。

    7月1日是个好日子,但是从2日开始,一场看不见的风暴已经酝酿起来了。

    亚洲金融风暴从泰国开始,美国寡头大量抛售泰铢,引起泰铢大幅贬值,这场金融风暴迅速席卷向其他亚洲其他国家。

    中国的金融市场尚未对外放开,受影响有限,这事跟旻西科技关系本也不大,不过旻西科技正准备在香港上市,所以晏旻和蔺征西也会关注国际财经新闻。

    蔺征西注意到近期泰国的经济动荡,有些不太确定地跟晏旻商量:“香港不会受影响吧?我们要不要推迟股票上市的时间?”

    他们原计划8月份在港股上市的,现在泰国经济受到欧美大鳄的收割,难保这群大鳄的胃口不满足,要继续收割其他地区。

    晏旻说:“我觉得关系不大吧。如果觉得不稳妥,咱们再看看吧,可以推迟一些时间上市。”

    他知道香港受金融风暴影响非常严重,但最终还是会熬过去,因为央行会救市。不过要是提前上市,也等于要去送人头,被欧美金融大鳄收割一波,哪怕是后续会涨起来,前期股民投进去的钱还是被收割了,晏旻不想便宜了那帮强盗。

    蔺征西说:“那我们再等等看吧。”

    反正公司目前的经济情况还算可以,收支能够维持下去,不急于上市。

    荷兰那边回了邮件,7月中旬可以发货,下月中旬差不多可以到深圳。到时候工厂这边也差不多已经装修好了,等设备安装好,九十月份就可以正式开工了。

    蔺征西算好了时间,动身回台湾去挖人。

    他虽然离开台湾多年,但还是有些人脉的,当初不少在美国工作的台湾人都回到了台湾,有他的朋友,也有他父亲的朋友,他相信可以挖来一些人。

    第64章 芯片厂

    八十年代以前, 美国是半导体行业的老大,不论是芯片设计,还是芯片制造,抑或是半导体材料和设备, 都是当之无愧的领头羊。

    日本是美国的好学生, 他们在美国的扶持下发展半导体产业, 一边学习美国的技术,一边勇于创新, 终于后来居上,到八十年代中期,不论是半导体技术,还是产值方面, 都超过了美国。

    八十年代的日本经济蓬勃发展,迅速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在对美贸易上形成了巨大的顺差,让美国感觉到了巨大的威胁。

    1985年,美国与日本签署了《广岛协议》,那之后美国便有意识地减少对日贸易和产业扶持, 开始在亚洲扶持韩国与台湾,将大量半导体产业转移到韩国与台湾, 我们现在熟知的三星与台积电等半导体巨头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台湾虽然是个只有一两千万人口的小岛, 但到了九十年代, 它的半导体产值在世界范围内的占比已经超过了20%,拥有多家知名的半导体企业。

    半导体产业的利润极高,从业者待遇也高, 它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行业, 台湾年轻人踊跃投身这个行业, IC工程师成为最为热门的职业之一。

    除了吸纳台湾本地人才,台湾的企业也从很多国家高新聘请IC工程师来台工作,可以说,此时的台湾岛上IC人才济济。

    蔺征西回到台湾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联系自己在台湾联电公司工作的前同事柏宏义,他们曾经都任职于德州仪器。

    他年前回台湾时就跟柏宏义约见过,当时就表明了有请他去大陆帮忙的意愿,柏宏义似乎也有跳槽的意向,不过当时话说得比较委婉,没有给予肯定的答复。

    见面寒暄之后,蔺征西直奔主题,再次表明想要请他去深圳任职。

    柏宏义没有拒绝,他毫不含糊地提了自己的待遇要求,除了年薪,他还要求年终分红,为公司年利润的百分之0.1%。

    蔺征西快速心算了一下,如果按照去年两亿的利润,他就要分得两百万,说实话,有点多。

    但他也明白柏宏义的本领,在芯片封装上,他能独当一面,并且还能帮助培养新人。

    蔺征西说:“这个我要跟我的合伙人商量一下,毕竟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我不能一个人说了算。”

    柏宏义说:“可以,我等你的消息。你放心,我如果去你们公司,还会带一些人过去,都是熟手。”

    蔺征西回去之后,跟晏旻打电话商量这事,说起了柏宏义的要求。

    晏旻一听,皱起眉头:“这要求太高了。你告诉他,工资可以再高一点,等我们公司上市之后,可以分他一些股份,他要求0.1%的利润分成我们没法答应。”

    一年给他二百万,听起来好像不多,但那是现在公司年利润两亿的情况下。若是以后年利润二十亿甚至二百亿呢?岂不是每年要分他几个亿?

    不是晏旻异想天开,而是在半导体这个行业,只要做得好,上千亿利润都是能够实现的。

    蔺征西没急着给柏宏义答复,他又去台积电挖墙脚。台积电是台湾数得上号的芯片厂,但他家的工资却不是最高的,台湾比他家工资高的公司还不少。

    蔺征西给被挖的对象开出的工资比台积电的要高不少,果然顺利挖到了两位外籍工程师。

    台湾人愿意去大陆工作的不多,因为他们在台湾赚的也不少,离家又近,在家门口能赚钱,对别处的兴趣就低了。

    但来台工作的外籍员工则不一样,他们愿意来台湾工作,不是骨子里有点不安分,就是冲着高工资来的,如果别处工资给得更高,有什么理由不走呢?

    中国大陆比台湾显然更有吸引力,毕竟神秘的政治制度,以及悠

    久的历史和辽阔的土地,太值得探索了。

    蔺征西没挖着多少台湾本土工程师,倒是挖了几位外籍工程师,有美国的、法国的,还有意大利的。

    他过了两天才再次找柏宏义详谈,表达了他和晏旻的想法,柏宏义表示自己需要考虑一下。

    这个考虑的时间就比较长了,就在蔺征西以为要告吹的时候,柏宏义给了答复,说是同意去深圳。

    蔺征西放下心来,终于可以放心回深圳了。

    这次他在台湾待了二十多天,不过这趟没白来,一共挖到了9名工程师,其中有3个是柏宏义带来的,都是他带出来的徒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