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十大明君社死现场,给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送金手指[历史直播剧透]》 180. 大唐君主亡国秀(精修版)^^……(第6/7页)
知道在原定命运中,之后又有四五次被指责、栽赃、贬谪经历的李德裕,现在只想找个地方窝着养老。
不知道唐宣宗李忱已经追过来的李德裕,此刻只剩下满腔遗憾。
【李漼骄逸残暴,臣子们腐败弄权,地方用刑用法苛刻,集体目无法纪。
民众开始武装起来反抗,浙东、安南、徐州、四川相继暴动。
彻底动摇李唐皇朝的唐末全国农民大起义拉开了序幕。】
【晚唐国有九破:终年聚兵,蛮夷炽兴,权豪奢僭,大将不朝,广造佛寺,赂贿公行,长吏残暴,赋役不等,食禄人多,输税人少。
天下苍生有八苦,官吏苛刻;私债征夺;赋税繁多;所由乞敛;替逃人差科;冤不得理,屈不得伸;冻无衣,饥无食;病不得医,死不得葬。「5」
这些苦在懿宗病死,唐僖宗的继位后雪上加霜。
生于深宫之中,长在宦官之手的唐僖宗只懂得肆无忌惮玩乐,是一个与唐懿宗一样的无能昏君,他的存在让打唐的局势直走下坡。】
【唐亡于黄巢,而祸基于桂林。
黄巢北伐,攻陷长安,唐朝的皇帝又一次逃了。】
【起义刚下,节度使又来。
唐朝10道统领府、358个州,节度使们各擅兵赋占近三百州,朝廷制河西、山南等数十州。「1」
皇帝在蜀地好不容易熬到农民起义结束,节度使又逼长安,只能逼得皇帝再丢弃长安奔逃。】
“又是国都沦陷,天子奔逃。”
“蜀地,这唐僖宗是继唐玄宗之后又一位避难逃往四川的皇帝吧?”
李世民倦怠得早已说不出话了。
“又见銮舆幸蜀归,朕早已数不清到底是几陷国都天子几迁了。”
整个大殿,肉眼可见的凉。
但仙幕里的长安,更凉。
【诸道兵马入长安烧杀抢掠,纵火烧焚。】
【这年的冬天,异常寒冷,城里九衢积雪,寒冽尤剧,宫阙萧条,鞠为茂草。僵冻而死的百姓、官员横尸蔽地,惨不忍睹。】
【寒风萧瑟中,大唐,迎来了它的末代皇帝——唐昭宗李晔。】
【唐昭宗是个想要有作为的皇帝,但是唐僖宗时期藩镇割据,以兵力压制群藩的超强藩镇已经出现。
所以在唐昭宗十五年的执政生涯中,前期他励精图治,注重人才,扩充兵马,让京师人数达十万之众「1」,但……
一切都是无用功。
对藩王用兵发的结果就是中央禁军折损大半,朝廷有效兵力不足,朝廷威望降低。
不仅如此,还打破藩镇间平衡,使朱温一家独大,成为中原霸主,让大唐有机会直接亡于朱温手中。
不知道的,以为他是朱温派到大唐的卧底。】
李世民已经预料到大唐这位天子最后的结局了。
无非就是另一个汉献帝。
“藩镇割据已成为大唐帝国难以医治的痼疾了。”李世民目光悠悠,“无论这个末代皇帝如何用兵,都是徒劳。”
大唐积重难返,奇迹不会因为皇帝的主动用兵而发生变动,除非中央能够无差别的对所有强藩用兵,随意用兵的结果只会打破平衡,让朝廷损兵折将,禁军逃亡殆尽,让没有被讨伐到的藩王受益,让形势剧变而已。
【有人抱着上帝视角说:唐昭宗不应该擅自妄动。
动,则是他缺乏帝王的谋略才能度量城府、心机政治智谋。
重视人才是正确的,打击宦官是正确的,但最不应该做的就是打压藩王。
李克用是大唐最忠诚的臣子了,是唯一能够抗衡诸藩王的臣子了。
打压藩王就是做事莽撞,不谨慎细心,就是意气用事,不从容谨慎,就是混招晕招,加速唐帝国的灭亡。「1」
说:唐昭宗啊,应该隐忍不发。】
【但……
谁想做缩头乌龟呢?
隐忍不发是唐献宗。
但奋力一搏,单车变摩托,输了唐昭宗,但赢了,可是唐光武宗啊!
可惜,唐昭宗失败了。】
【历史,对唐昭宗深感扼腕,因为他已经把所能做的做到极限。
他能做的,也极为有限。
自古亡国,未必皆愚庸暴虐之君也,要知道唐昭宗当年也是被称之为神气雄俊,有会昌之遗风之君。
大唐亡国,其祸乱之来有渐积,积重难返,及其大势已去,岌岌已危。
昭宗为人明隽,初亦有志于兴复,想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但外患已成,皇帝也未经戎马,识人不明,内无贤佐。「1」
最后只能四处飘荡,如同无根之浮萍。】
【不乖的皇帝怎么办?那就挟天子。
想成为皇帝但出师无名怎么办?正面例子汉献帝的结局就在那里,‘挟天子以令诸侯’。
唐昭宗一步步沦为了被人挟持的“唐献宗”,被藩王玩弄于股掌之间,成为藩王抢夺的对象尝尽人间百态,受尽艰辛苦楚,毫无自保之力。】
【天祐元年(904年),朱温发兵攻陷长安,杀害唐昭宗立唐哀帝,后大肆铲除朝官。
于天祐四年(907年),朱温终逼哀帝禅位,改国号梁,定都于开封。唐朝灭亡,立国共290年。】「1」
【藩为“保卫”,镇乃军镇;唐玄宗当年大量扩充防戍军镇,设立天宝十节度,本是作保卫家国安全,防止异族进犯之用。「1」
但,终是毁了唐朝。】
“原来是这个浑小子搞的制度!”
李渊气到跳脚,尤其是看到李唐真亡了,本就身体不好的他更是直接晕厥过去,被太医救醒后的李渊开始扎李隆基了小人。
安抚好了老父亲,李世民也瘫倒在塌上了。
其他臣子好不到哪里去。
长孙无忌眼中闪着泪花,叹气轻声道:“晚唐就像个病弱老者,即使扁鹊重生,也药石无医,或许唐昭宗慢慢将养还能多活几天吧。”
周边臣子何尝不懂这个道理:“所以没有将养的结果就是削藩这剂猛药下去,一命呜呼。”
这人真蠢,他们想。
“韬光养晦不好吗?为何到处发号施令?自己几斤几两没数吗?弱小的时候不懂得隐忍,一味不自量力地蛮干最后就是害人害己,自取其辱。”
“十万个新兵蛋子能做什么?那些藩王手中可都是百战边兵,作何要去挑衅他们……”
不可控制的情绪,让他们变成仙幕所说的那种‘上帝视角’。
他们责怪。
但他们不能责怪,因为就像仙幕所言那般,唐昭宗尽力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唐朝沉疴积累已久,不是他们陛下这种绝世圣君、命世之才,谁能力挽狂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