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明君社死现场,给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送金手指[历史直播剧透]: 至治之君风评被害(增加字数版)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十大明君社死现场,给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送金手指[历史直播剧透]》 至治之君风评被害(增加字数版)(第4/5页)

 李世民痛苦脸:“朕现在宁愿死因是方才算命算出心衰和脑出血而死也不愿是嗑药而死的。”

    其他臣子认同,他们还记得他们陛下对迷信活动嗤之以鼻,曾信誓旦旦的说自己绝不像秦皇汉武一样嗑药追求神仙方术。

    【真香定律。】

    仙幕播放出一个视频,视频中的人尚且年少,意气风发。

    那个少年郎信誓旦旦,在一群大老爷们面前放声道:“秦始皇为方士所诈,遣童男童女数千人入海求神仙。「1」”少年人后面的话没有说出来,但脸上嫌弃之色表明了一切。

    画面一转,还是这个少年人,他继续放声:“汉武帝为求神仙,乃将女嫁道术之人,事既无验,便行诛戮。「1」”

    “据此二事可知,神仙事本是虚妄,空有其名……”

    画面中的少年人,整个贞观年间的人都很熟悉,他们看向上首的李世民。

    呵。

    李承乾和李泰、李治看看仙幕上的少年人,再看向自家老父亲。

    李承乾和李泰、李治:沉默,但眼中有话。

    仙幕再次播放,这次是在一个宫殿内,太监站在一个皇帝面前扬声宣讲诏书。

    “夫生者天地有大德,寿者脩短有常数。寿以百龄为限,莫不同焉;皆得之于自然,不得强求。生必有终,皆不能免。「1」”

    旁边贴心的标注出时间:贞观十一年二月。

    众人再次看看仙幕上的人,再看向现在身边的李世民,一切尽在不言中。

    良久,李世民本人打破了这片死寂,他幽幽道:“何等超然洒脱,何等透彻的话啊,众位爱卿觉得呢?”

    呵

    是的,是个人就能看出来,仙幕上那三番话都是他讲的。

    李世民终于懂得什么叫做真香定律了。

    就是脸有点疼,自己打的。

    【诸位应该都看出来了,曾经对迷信活动嗤之以鼻的李世民不自信的把目光转向了超自然的力量,期待永生】

    【不可否认历史记载中有关于太宗嗑丹药的记载。

    李世民的晚年可能真的像我们方才说的一样,患有多种慢性疾病。

    他为太子解决后顾之忧,把权利顺利交接给太子,他将后世安排妥帖后,拜佛度僧,开始尝试嗑丹药疗法。

    这是一种老旧无用,但又新颖的进口疗法。

    此疗法进口,来自印度婆罗门僧人,这是它的新颖之处。

    但老旧在已经被秦皇汉武肯定过绝对无用。】

    【所以最后的结果也很直接:婆罗门其言率皆迂诞无实,苟欲以延岁月,药竟不就,乃放还。「1」

    《旧唐书??天竺传》:延历岁月,药成,服竟不效,后放还本国。

    《旧唐书??郝处俊传》中有处俊谏日:“胡人有异术,征求灵草秘石,历年而成。先帝服之,竟无异效。

    榜一榜二的经验教训还是非常借鉴意义的,太宗陛下浪费了一年的时间得出了秦皇汉武一样的经验教训,那就是丹药无用“服竟无异效”。

    还算不赖,没有好的效果、也没有坏的效果。

    工业毒物凝结而成的丹药没有直接过害死人就是最好的结果。】

    榜一榜二大哥此刻很无语。

    就连刚刚听到唐太宗这个后辈在背后说他们求长生乃荒谬之事都没有这个无语过。

    秦始皇:“这人是不撞南墙不回头,史料上明确记载了朕求长生不得,竟然还信方士。”

    秦始皇浑然不想想当年仙幕晚了一点点时间回来就要继续服用丹药的糗事。

    这辈子就没有接触过方士的刘彻很有底气嫌弃唐太宗:“荒唐小儿,方才还信誓旦旦看破生死,这会儿怎么就开始服药了。”

    他摇头:“真丢千古一帝的脸啊。”上辈子也是走真香路线的刘彻感叹。

    李世民捂脸,此刻他即使没有听到其他界面的帝王如何说,但用脚趾头猜也猜的出来。

    他看向身边的长孙氏,熟悉的温柔包容目光。

    他看向下首的臣子和皇子皇女们,这些人有志一同的眼观鼻鼻观心,就是不看他。

    李世民勉强微笑,继而像放下什么似的笑道:“看来仙幕说的这个嗑丹药,还真是朕晚年嗑过的。诸位爱卿,朕未来替你们试过了,嗑药无用,还是好好保重身体为好。”

    李世民的话像是一颗石子落入平静无波的湖面,荡起一圈圈涟漪。

    臣子们哈哈大笑。

    尉迟敬德:“陛下,咱们以后就好好养身体!”

    长孙无忌:“陛下说的有理,这些丹药害人不浅,方士和僧人果然不可老靠。”

    “陛下,仙幕说这丹药是什么工业毒物凝结的,不知道是不是很难吃?”

    叽叽喳喳的话在殿中回荡,但至少不是那么沉寂了。

    李世民紧绷的情绪松懈下来,就颓然了,他握住长孙氏的手:“观音婢,你说朕未来是不是真的嗑丹药而死啊。”

    长孙氏握紧李世民的手心,轻声道:“仙幕还未下定论,陛下怎自己先给自己盖印了。”

    李世民轻叹,这不是才发现他对自己的了解不够透彻,正怀疑自己呢。

    看来晚年的他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好。李世民心中酸涩。

    【我们方才的这些讯息要是合并起来就是:

    贞观十九年的冬天,唐太宗迎来了从意气风发走向迟暮的转折之年。】

    本以为沉寂下去的仙幕再次播放起了声音和视频,引起众人关注。

    李世民仰头,对,好似就是贞观十九年开始的。

    开始了他的落幕。

    【贞观十九年,我们的老祖宗唐太宗李世民远征高句丽,倒霉的,中了个毒箭。

    远征路上环境恶劣,再次倒霉的,他患上痈病。

    第二年,李世民这个老祖宗回到长安但病情未愈,只能把军国机务委任皇太子处决。还好太子没有辜负他的期待,处理国事熟练,还仁孝,不离他左右,随时侍奉。

    等病情好转后,他火急火燎地跑去灵州溜达。

    再再次倒霉的,路上又患上了比痈病还要严重感冒,身心俱疲,只能窝在京城调养身体。

    第三年,贞观二十一年,他本打算再一次亲征高句丽,再再再次倒霉的患上风疾,身体每况愈下。

    疾病接二连三袭来,病魔的嚯嚯下吃药已经无济于事。】

    【死亡即将降临,那个印度的婆罗门僧出现在他面前,自吹自擂,“自言二百岁,云有长生之术”。

    长生不老的诱惑极大,于是我们的老祖宗放弃了他年轻时豁达的生死观,忘记了秦皇汉武的经验教训,终于还是活成了曾经最讨厌的那种人。

    他对僧人以礼相待,奉为上宾,收集天下奇药异石,有求必应。

    然后吃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