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宋小将在七零》 40-60(第11/32页)
“好”,儿子说什么就是什么,林三丫接过一摸就知道这布料更好。
“我出去一下”,张彧说着拿手电筒走出去,林三丫喜爱地把布料摸了又摸,她去年见清峰穿的一件衣服很好看,明天去问问明嫂子,那衣服是怎么做的,用那个款式做给儿子。
张彧来张铁万家,被请进堂屋坐下,坐下后张彧说:“万伯,中秋节过后没几天就是农忙,我想在农忙前上梁,想请万伯和五大哥请假帮我砌房子,两位缺多少工分,我补粮食给你们”。
张铁万笑说:“请假可以,不过铁蛋,粮食换算成肉行吗?”。
这样更好,张彧说:“可以”。
张铁万试问:“账先记着,等天冷再算给我们,这样行不行?”,到时候把肉做成腊肉慢慢吃。
张彧理解他的想法,爽快答应:“可以,就这么说定,我去找崇二叔”。
“行!你去吧”,张铁万说。
张彧又去找干活麻利,做事稳当的三个人,和他们商定请假帮他忙的事,三人也都愿意,也和张铁万一样,用肉结算,天冷的时候给。
五个人做一整天,下工后十八人,张彧觉得中秋过后两天,上梁不是问题,他去问过看日子的人,那几天上梁都可以。
找了人,张彧转到知青点,把贺知文叫出来,和他说:“我们村里布料之类的都很缺,我是这么想,有人想买什么,来我这里登记给钱,你把钱汇回去,让你家人负责买东西,谢礼是白面,按买东西的多寡比例算,你觉得这方法行不行?”。
贺知文想了许久,小声说:“可以,多谢你”,在城里去找买吃的实在太难,乡下粮食虽然也不够,不过有山上的,河里的填补,有些人家吃得比他们城里都好,像眼前的张彧。
黑暗中,张彧微笑说:“不客气,我回去了”,“等等,我想和你买些玉米面”,贺知文叫住他。
张彧停下迈出的脚问:“要多少?”。
“十斤”,贺知文说。
“行,明天下午放学,我去磨给你”,多磨一遍,磨细一些。
“谢谢!”。
张彧说:“客气,以后想买什么吃的,都可以来找我”。
“嗯”,贺知文应一声,觉得自己来这里,身边虽有小人,也有好人,运气还不错。
次日早上,林三丫听儿子的话,和小队长请假,在家理毛线,做衣服。
等下午儿子回来,还叫他:“铁蛋,你给我削一副织毛衣的针”。
张彧问她:“多长多细?多少根?”,他见过别人织毛衣,但没注意织针大小,要多少根。
林三丫去柴房折一根小树枝来:“四根针,差不多这样的,两头你削尖些,也不要太尖”。
张彧接过树枝琢磨一下说:“行,我知道了”。
次一天清早,张彧把四根相差无几的长织针给林三丫:“看看粗细合不合适?能不能用?”。
林三丫接过竹针,每一根都光溜溜,粗细刚好开心说:“就是这样的,刚刚好”,儿子速度真快,她听帮忙起房子的人的媳妇常赞儿子做活快又好,很自豪!
有五个人帮忙砌整天,张彧家的房子建的速度马上提上来,石头砌到两米高,砌上一米高的黄泥砖,黄泥砖整齐,砌得更快,房子砌到三米高,竖的四面墙倒三角往上砌。
时间一天一天过,期间张彧请一天假,拿青砖和瓦片批条,去买青砖和瓦片,青砖是用来砌炕,砌三个炕,量不多,买的时候也顺利。
东厢房建三小间,瓦片买得比较多,他就出钱用砖瓦厂的拖拉机拉回村里。
来找张彧托人从上海买东西的就三个人,明伯母和张铁万那个嘴碎的媳妇,他二婶王红杏,都要布料。
张彧和她们说好条件,三个人都同意,给了钱和白面,加起来也有一百元,张彧记好,单子和钱还有面粉交给贺知文。
八月十五前一天房子砌好,十五这一天架上木头框架,好方便后面安上主梁。
十五这一天张彧还上学,放学后他又找班主任请两天假,计划十六上梁,东西都准备好,上梁当天办酒席,张彧也提早请二婶三婶两人帮忙,两人都爽快答应。
中秋节要给张贵山老两口节礼,张彧也不问两个叔叔送什么,等张贵山下工回来,提一斤半肥瘦的肉交给他,话也不说,转身就走。
张贵山看手里的肉,心里充满无力,从四月到现在,铁蛋对他们二老一直冷冷淡淡,这个孙子真不能挽回来了。
安生过完中秋节,次日上午八点,张彧新房子很热闹,没有上工的老人孩子都来了,有些孩子逃课回来凑热闹。
主持上梁的是张华明,张铁万几人都是老手,张彧力气足,梁木安稳架上。
张华明在房子上,向下面抛下糖果,饼干,热闹抛梁后,接下来是钉檩条,上午钉完,下午铺瓦片,天黑前瓦片铺完。
张彧松口气,招呼大家回去吃饭,张铁万收拾工具,拍一下张彧的肩膀说:“小子,真行”,一个人操持,把房子建起来。
张彧脸上露出真心笑容说:“多谢各位叔伯的帮忙”,大家真的很用心干活,没有偷奸耍滑,有些人觉得报酬拿多了,做事比上工时还努力,咳,不能让小队长知道。
崇二叔笑说:“这样帮忙,我倒愿意一直帮下去,可惜,帮不了几天”,建东厢三间用不了多长时间。
一群人说说笑笑回村中心,张彧走最后面,经过建房子一事,他和村里人关系密切起来,了解大部份人的性情,彻底融入当中。
一群鸟从头顶上飞过,暮色涌上,倦鸟归巢,孩童嬉戏,这日子啊,真好!
上梁酒席办六桌,意为六六大顺,院子里热热闹闹,吃完饭喝完酒大家高兴回家,中间没闹出不愉快的事。
忙碌完,张彧躺下睡觉,心里一阵轻松,建个房子计划得很容易,实际建起来实在太麻烦,怪不得村里很多二十多口一大家子,妯娌常常打架吵架,兄弟不和,也不分家。
分家后建新家,攒家当太难!
上梁次日,张彧把三个房间收拾整齐,把东厢三小间的地基挖好,这地基他挖得浅,宽度不大,很容易就挖好,傍晚下工后来人就能开始下地基,地基还是石头混泥桨。
东厢房下地基两天后只砌一天墙,秋收开始,秋收一样放十天假。
张彧不想整天弯着腰割稻谷,开镰前一天晚上,他去找小队长:“小队长,我不想割稻谷,换个工”。
张建英想到他这段时间的表现,说:“那你抱稻谷到打谷机旁边,有时轮流打谷子,一整天”。
张彧说:“行,建英哥,这活多少工分?”。
张建英看着他说:“一般是八公分,干活很卖力的十公分,你想挣什么工分?”。
“八公分”,张彧回答,他还要长高。
张建英微笑,手搭着张彧肩膀说:“我问你件事,这段时间大队长跑来跑去,去问知青养蘑菇的事,又去公社找秦主任问,我问过他,他说是你提起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