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是未来首辅[基建]: 第208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夫君是未来首辅[基建]》 第208章(第1/3页)

    半个月后, 王府的暗卫在崇州查到了一些关于武誉的事情。

    这武誉从小生在崇州,虽然是家中嫡子,但因为母亲早逝, 继母对他不好,加上又有了自己的孩子,父亲也连带着对他起了厌弃之心, 所以性格十分孤僻。

    后来他结识了一个朋友, 名叫卫祈。

    卫祈是个孤儿, 身世虽然凄惨, 但性格却阳光善良,从来不怨天尤人,埋怨世道不公。

    两人关系甚好, 只是在十多年前这个名叫卫祈的因故身死了。

    这个时候正是武誉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那一年, 他在崇州的才名远扬,按理说考中进士应该没什么问题, 却意外的落榜了。

    林昭一目十行的看完属下传来的信件,一旁的姜子延也看完了。

    姜子延道:“难道是因为这个叫做卫祈的人, 他才会发挥失常落榜的吗?”

    “很有可能。”

    “这信上也没写卫祈是因何而死的。”

    崇州这个地方属于大魏的北边, 崇州的西门关历来也是守城要塞。

    十多年前那里也不太平,常有马匪强盗横行,还经常有战乱。若是卫祈因此而死, 也算正常。

    查了这么久, 烈阳军一案的真相大概已被拼凑出来,只是证据不足,现在还无法翻案。

    他们只能从武安侯这里下手, 看看能不能找出一些其他的线索。

    姜子延总觉得武安侯这个昔日的故人和烈阳军一案有关系, 可又没有什么证据能指向这二者之间有联系。

    他打算改日再去护国寺见见元池, 看看能不能得到一些有用的信息。

    这边林昭也没闲着,他派陈河夜探武安侯府,想看看能不能再找到一些有用的东西。

    上次冯轲从武安侯府偷出来的那封信件就很有用,陈河的功夫比冯轲更加精湛,毕竟是暗卫出身,要想偷偷的潜入别人府邸十分容易。

    只是没想到因为之前冯轲去过一次的原因,武安侯府后来就加强了戒备,尤其是他的书房,周围安插了很多哨子盯着,陈河无从下手,打算返回向林昭禀报情况。

    巧的是陈河在返回的时候路过长公主的房间,无意中听见房间里面在说话,他停了下来,打算听听她们在说什么。

    结果让他听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

    房间里,长公主正在和嬷嬷说话。

    最近她愁眉不展,也不太外出了,日日忧思。

    她道:“嬷嬷,本宫现在好后悔,当年把他的心上人弄到了西门关,害他惨死。不然他也不至于变成现在这种模样。

    你不知道,我现在每次看见他,越看越害怕,他就像隐在黑暗中的一匹毒狼,好像随时都能张开锋利的爪子将我撕碎。”

    嬷嬷也知道最近长公主有些惊惧过头了,只能细声安慰道:“公主,那都是您自个儿瞎想的。虽说当年咱们是用了不光明的手段,可后来发生的事情也不是咱们能控制的。谁也不知道当时会有盗匪出现,若是不将事情栽给烈阳军,恐怕不好过的就是您了。”

    “公主,这些年您因为这件事情时常梦魇,没睡过一个好觉,这已是上天对您最大的惩罚了。”

    “可是嬷嬷,武誉他现在一年比一年可怕,他前几日从护国寺回来,也不知道发什么疯,什么缘由都没问,就处死了几个下人。他现在真是愈发阴情不定了。”

    “侯爷的性情现在的确是阴晴不定,只要咱们不招惹他,想必您也不会来招惹您的。再怎么说您也是一国公主,上头还有皇上为您做主呢。”

    “你说的对,本宫还有皇室撑腰,不用害怕他。”

    ……

    林昭没想到让陈河去武安侯府书房偷查机密文件,却阴差阳错打听到这么一个消息。

    长公主所说的那个心上人,应该就是武安侯的故人卫祈了。

    按照陈河听到的内容分析,这个卫祈是被长公主用了法子给弄到了西门关。当时的西门关匪盗横行,卫祈长相又好,一个柔弱又善良的小公子到了那种地方,没有任何倚仗,那就相当于羊入虎口。

    大概是卫祈遭遇了什么惨痛的事,被栽赃给了烈阳军,武誉这才对烈阳军下手,后面制造一系列的事情,包括诬陷烈阳军通敌叛国,导致烈阳军全军覆没。

    但以当时武誉的手段和权利,尚且做不到这么干净,背后应该是有皇家的支持,说的仔细些那就是先帝在背后支持,还有一些看透了皇帝心思的大臣,也在背后推波助澜。

    烈阳军在前方浴血奋战,却被后方的皇帝和大臣算计的死死的,何其可悲。

    ……

    过了几日姜子延特地备了一些医术和药经之类的书籍,还有一些其他的书又去了护国寺。

    为了防止被武誉的人怀疑,他特地到正殿上了柱香,然后和上次一样,在后院定了间斋房,最后悄悄地从上次的小路去了后山。

    武誉没有在元池住的房子周围安插眼线,也许是怕元池会觉得不自在,这倒是方便了姜子延。

    他到了院子里,发现没有人,屋门紧紧闭着,便猜想元池到后山采药去,干脆去了后山。

    到了地方一看,元池果然在这里。

    元池看到姜子延十分高兴,背起背篓上来,一路带着他一块回住的地方。

    “你今天怎么过来了?”

    姜子延从包袱里拿出几本书,道:“上次回去后知道你喜欢看这些书,我特地找了几本来送你。”

    元池接过书一看,都是他这里没有的。

    平静无波的脸上染上了几分喜悦,“多谢。”

    “不客气。”

    姜子延与他探讨了其中的一些医理,两人相谈甚欢。

    正事聊完,姜子延不经意间提起上次的事情,说道:“元池,上次来找你的人是谁啊?我听着他好像很关心你,你为何对他的态度如此冷淡?”

    元池有几分羞愧,说了一声阿弥陀佛。

    然后道:“他关心的不是贫僧,是别人。”

    “别人?”这话将姜子延搞懵了,上次他听得清楚,明明就是关心他的呀。

    元池已经许久没有遇见过投缘的人了,他很喜欢跟姜子延说话,若是两人能早些认识,也许能成为很好的朋友。

    “贫僧给你讲个故事吧。”

    “你说。”姜子延给他将杯子里的茶水续满,坐在一旁倾听。

    “以前有一个小男孩,家境贫穷,少年丧父丧母之后流落街头,因为年龄不够,长得又瘦弱,出去做工都没人要,只能靠乞讨为生。”

    “有一日他没讨到东西,实在饿得不行了,偷了街边馒头店的两个馒头,却被店家带着伙计打了一顿扔了出去,刚好扔在一辆马车的脚下。”

    “本来少年以为活不下去了,可那马车的主人却将他带到了一座别院,对他温柔以待。他不再吃不饱穿不暖,还有大大的房子住。那是他第一次尝到温暖和幸福的味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