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蛮荒都眼馋我会种田: 第042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全蛮荒都眼馋我会种田》 第042章(第1/2页)

    从荒坪部落到铁矿山的山路蜿蜒, 而且途经的地方有很多都是石山,修起路来并不简单,所以修山路暂时行不通。

    水路虽然路途较短, 但河床太过陡峭而且水量不够支撑船只行走, 所以水路也难以行走。

    为了更加省时省力, 苏曜决定沿着河边修一条直达矿山的路,这样一来前往矿山的路程就缩短了一大半,而且河边的山路修建起来难度也低些。

    只是夏天暴雨较多, 山路难免有阻断不能通行的时候, 这时候就需要周围有人经常对山路进行维修和检查,另外还能就近守护铁矿山。

    苏曜将年轻的奴隶们集中在一起,免去他们奴隶身份的条件就是需要在山路修好之后让他们离开部落, 在部落和铁矿之间的路途中选择合适的地方修建房屋驻守铁矿和山路。

    能脱离奴隶的身份,这些人自然求之不得。结成夫妻的奴隶一共有六百多人,按照两人一户的原则在部落和铁矿山的这段路途里一共需要三个驻守点来维护山路。

    每个驻守点刚好一百多人,苏曜将这些驻守点统称为‘村落’。

    每个村落负责维护修整自己负责的路段,保证山路畅通, 以此来抵消对部落每年上供的食物, 而且部落里还会根据各自的情况下发一定量的食物和棉布做奖励。

    只要他们付出劳力就能得到自由的身份和部落里的食物,这个消息对于奴隶们来说无异于是天上掉馅饼一样的好消息, 当下奴隶们的表情就轻松起来。

    尽管去那边还有其他的困难, 例如夏季山路维护肯定困难而且麻烦,需要经常在路上巡视而减少了打猎的时间之类的困难。

    这些都可以克服,现在部落里开始种起了蔬菜和粮食,只要他们肯下力气, 开出几块山地和部落一样种粮食和蔬菜, 再偶尔上山打猎, 怎么样都能填饱肚子。

    奴隶们对提出的要求没有丝毫犹豫就满口答应,甚至有些迫不及待的想山路马上修好,他们就能立刻丢弃奴隶的身份了。

    这样一来修建山路的事情就定了下来,大武带着这段时间耗尽了铁矿石炼出来的铁锄铁锹和铁锤,还有抬石头用的各式各样的铁具开始了修路的过程。

    沿着河流,山路的高度选在距离河床五米高的地方,高度太低容易在洪涝的时候被河水冲断,太高修建起来太费时间。

    部落里四千多人分成了三拨,两波从两头出发往中间修建,另一波直接从中间开始向两头延展。

    山路不需要多宽阔,四到五米的宽度就足够了,也不需要多美观,只要路面结实,蛮牛拉的木架车走过压不塌就行。

    唯一比较费功夫的就是为了减少下雨的时侯路面湿滑不安全的问题,众人在路面上铺了细碎的沙子,然后用黑泥果浆混合着黏土的黏浆将这些沙子和最上层的石块粘合起来,泥泞路面就成了牢固平整的石子路面。

    石子路面的好处就是防滑平整,虽然不比砖砌的路面好看,但整个河坝里都是沙子和鹅卵石,修建起来省时又省力,可比砖砌的路面方便多了。

    铁质的工具用着就是扎实,一锄头下去能刨出许多土来,拿着锄头的人在前面挖土,拿着铁锹的人就将这些土扔到路边上踩实了还能挡水。

    偶尔有大石头挡道,几十个人就拿着铁棍铁锹又掏又抬,挖出来的石头就堆在路基下面,还能在山洪冲泄下来的时候挡着洪水护住山路。

    每到一个山沟沟路面就修成了一个略浅的‘凹’字形,方便下雨的时候山上下来的洪水有地方流出去,不冲毁路面,山路的里边也专门留出了走水的地方。

    由于修路的工序简单、路面也不宽,荒坪部落修建的山路虽然没有现代化的机器,速度却比现代修路快了许多。

    而且这天气也好的很,一连修建了半个月的山路就没下过一滴雨,每天都是晴朗暖和,浇的泥沙浆子晾个两三天就干的透透的,用铁锹挖都挖不开。

    随着一个宽阔的山头出现,修建第一个村落的地方到了,两头蛮牛拉着大车的青砖往山头搬运,众人已经平好了地基。

    两头蛮牛拉了十多个来回才把建房子的大青砖拉够,砌砖的砂浆都是奴隶们自己用背篓背过去的。

    村落的房子不大只有三间,两个人居住已经绰绰有余。修建房子虽然花去了不少时间,但部落里的人干劲都很足,也没觉得有什么可抱怨的。

    部落里修路的时候苏曜照看了一段时间就全部交给钟离负责,而他则有了新的麻烦:“部落里的人口增加太快,去年储存的盐不太够了。”

    食盐一直都是部落里的大问题,每年夏季到秋天这段时间有的部落会联合在一起举行部落集会,荒坪部落的食盐就是在部落集会的时候换来的。

    “这几年咱们部落里人少,也没有多余的奴隶去交换,所以换回来的盐也就只够吃一年的,现在部落里的人口翻了一翻盐就接续不上了,幸亏去年熏肉的时候盐用的少,不然早就没有盐吃咯。”

    祭司慢悠悠的说着,之前他没提起过这些是因为他估计部落里剩下的盐能坚持到部落集会,可这一下又来了一千多奴隶,剩下的那些盐确是很难坚持到夏季。

    “手里有盐的部落大概在什么地方祭司可知道?”

    祭司摇了摇头:“几年前我就问过他们,他们说从家里到部落集会的地方要走将近两个月,这还要走的顺利,不顺利的时候两个月都走不到。”

    苏曜陷入沉思,之前他就考虑过部落里的盐的来源,只是当时条件限制他就先丢在了一边,后来忙了起来,也确实把这一茬给忘了。

    只不过他还有疑问:“部落集会持续了多长时间?”

    祭司摸了摸胡子,仔细回忆着:“三十多年了,我还年轻那会儿大荒山脉突然来了好几千人,他们个个都背着大背篓自称‘盐民’,换盐和部落集会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根据祭司给出的信息,苏曜估计每年集会时来换盐的部落应该是住在海边的部落,而大荒山脉距离海边的路途应该挺远。

    看样子靠着其他部落换盐的目的是不行了,还是得自己想办法。

    苏曜又想到忽略的点:“在还没有部落集会之前,部落里吃的盐是从哪里来的?”

    祭司少见的愣了许久,然后说道:“我倒是越来越糊涂了,那会儿我还年轻还没当上祭司,部落里每年都要到很远的地方去背土,那土背回来筛去石头草叶,剩下带着咸味的土粉就是当时部落里常吃的盐了。”

    苏曜眼睛一亮,在他的记忆里盐的来源除了海盐还有井盐和土盐,生活在内陆地区的好些地方就是靠土盐和井盐摄取盐分的。

    而祭司描述的土粉很有可能就是制作土盐的原料。

    “那祭司还记得取土的地方在哪里吗,离部落大概多远?”

    祭司沉默好一会儿才说道:“从平原出发一直往东走,走个七八天的样子沿路就能看到树木稀少的土山,那土山底下的土白扑扑的尝起来还有一股咸味儿,就是当时老祭司要我们找的盐了。”

    “只是这条路已经三十多年没走了,这一路过去也不知道有没有新的部落出现,我到底还是不放心你们去找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