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穿回古代搞刑侦》 300-320(第37/57页)
面对城中百姓如此声势的讨论,伯景郁和庭渊就算是不想主动了解舆情,也会被迫了解。
这些百姓无一不在称赞齐天王所做的决定是正确的。
齐天王在延武县的声望可谓是如日中天。
时间入了八月,周边几个县的事情算是彻底解决完了。
所有证词和思路也都捋清了,根据官员们的供述,从中捋出了上一级受贿的官员和存在相似情况的县衙。
这段时间内,从南府调取的一万精兵也抵达了延武县。
调来这些人,目的是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封禁城池和当地军营,让两方无法相互驰援,人数上有绝对的优势时,对方也不会负隅顽抗。
南府军队抵达延武县的同一天,伯景郁带着庭渊他们继续向东出发,完成他们的环州巡查。
在南州这样的地形和消息传播的速度下,他们在延武及周边县的所作所为,以及从南府调了一万精兵,其他军队则守在边境随时准备入南州,这些情况早就传遍了南州各处。
伯景郁他们所到之处的百姓都在讨论这件事。
“你们说齐天王这么大张旗鼓地查贪污,这不是提前给当官的时间准备,让他们趁早地将自己的狐狸尾巴藏起来吗?”
“对啊,我觉得这纯粹就是脱裤子放屁,查贪污是好事,但这么大张旗鼓地查,他能查到什么呀。”
“还是太年轻了,想事情不周全。”
“我倒是觉得这个方法很妙,你们想啊,提前给了警告,这些官员想要湮灭证据,必然要有所行动,可他们要想杀人灭口,或者是毁灭证据,那不就正好落在了王爷的手里。”
“这不就是池子浅王八多,一棍子打下去都能打死好几个,一摞连着一摞,官员上下层级,又岂是他们轻而易举能够跑掉的,我反而觉得这个方法特别高明。”
庭渊和伯景郁听着这些百姓聚在一起讨论,笑着与伯景郁说:“老百姓啊,还是有明白人的。”
伯景郁轻笑。
他这么干的目的,就是想关门打狗。
整个南州现在都被封锁了,走到哪里就查到哪里,这舆论的激烈程度,无形之中也是给贪污的官员增加了心理压力。
伯景郁对庭渊勾了勾手指,“过来。”
庭渊贴过去。
伯景郁与他说起了悄悄话。
庭渊听完有些惊讶地看着伯景郁,“你确定要这么干?你就不怕南州大乱?”
伯景郁勾唇:“怕什么,把百姓拉到我们这边,你还怕他们能反了天不成?”
“那倒也是。”
伯景郁说:“既然南州大部分军营都存在贪污军饷的情况,那就说明他们实际可用的军队人数并不多,这些被克扣军饷的人,怎么可能还会替他们卖命,来冲击朝廷军队。”
第314章 舆论热潮
很快南州就出了一则爆炸性的告示,信息迅速扩散,在南州闹得沸沸扬扬。
无他,只因那齐天王伯景郁发布了一则告示,告知南州百姓。
谁若有冤屈,则可向齐天王巡查的队伍检举,举报官员品行不端,贪污受贿,结党营私,成功者则可获取赏银五百两。
这则告示一出,整个南州各处都传得沸沸扬扬。
五百两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是几辈子都赚不到的钱。
如此巨额封赏,别的暂且不说,光是南州内部引发的舆论热潮,就足以让南州各级的官员被吓得瑟瑟发抖。
现在这些官员个个都和过街老鼠一样,夹着尾巴做人。
一旦有什么把柄抓在别人的手里,等着他们的只有死路一条。
晌午他们在一家茶棚歇脚,准备避一避日头,等天不那么热时再继续赶路。
茶棚周围聚集了几十人,都是来遮阴歇脚解渴的。
如今南州谁人不知伯景郁,走到哪里,伯景郁都是话题中心。
这茶棚里自然也是不例外,聚集在一起的人不知道是谁起的头,说起伯景郁最新的告示。
“这告示一出,我看那些当官的都慈眉善目了。”
“谁说不是呢,想我前段时间去找他们帮忙办事,那是一百个一千个不愿意,告示一出再去办事,随去随办。”
“这就得说我家房子的问题了,当初我家房子遭灾,天灾朝廷明明就是会帮助修补,说什么他们都不帮忙修补,现在好了,彻底给我们翻新了一遍,连村子里不太平的路,都给我们补好了,还是县老爷亲自带人修的。”
“我们村里也是,路都给修得平平整整的。”
这些一字不落地进了庭渊和伯景郁的耳中。
庭渊:“这叫临时抱佛脚。”
伯景郁:“别的暂且不说,就光说这几个人议论的事情,显然这些当官的,也是将当地的各种琐碎问题给处理了,办事效率也提升了。”
庭渊赞同地点头:“最终是利于百姓,百姓受惠,倒也是好事一桩。”
伯景郁也是这个想法,这些官员以前怎么不做人,现在该做的该补的都在坐在补,最终的受益人必然是当地的百姓。
至于那些特别严重无法化解的事情,老百姓自然不会吃亏,该举报自然会举报。
也算是在他们被清算之前,干了点惠民的正经事。
若是有贪污,贪污了多少钱,要想不被抓捕受罚,必然是要大出血才能将事情摆平。
伯景郁道:“总不能将所有的官员全都砍了,短期内让他们处在紧张的环境里,必然是有利于民,我们一路查过去,挺到明年科举结束,有人能够顶替他们这些人的位置,再慢慢收拾也不迟。”
由霜风带领的巡查队伍出行的速度不快,每到一个地方就得着手查当地的政事和军营贪污的案子。
伯景郁等人已经巡完了南州南岸,到了南州最偏东的东海县,过了东海县就该往北走去巡南州的北岸。
这时的巡查队伍还在距离东海县一千里外的毕云县。
入东海城正好是大中午午饭的点,大家找了一家酒楼吃午饭。
刚入南州的时候还没那么热,这都到了十月份,别的地方已经开始降温,南州恰恰相反,越来越热。
他们这一行人也是肉眼可见地变黑了。
南州东岸的人皮肤天生就偏黑,因为常年暴晒的缘故。
庭渊他们这些外州人一眼就被认出来了。
“客官怎么会想到来我们南州这种地方?”店小二一边擦桌子一边问。
庭渊:“怎么会这么问呢?”
小二说:“我们这里天气太热,又没有什么能够发家致富的行业,很少能够看到外州人。”
一般来说,靠近南府和南州的地方,两地贸易往来,外州人还算多,像他们这种偏僻到了极致的地方,基本不会有外州的人来。
这一路不是飞沙走石就是炎炎烈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