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重生终结后我抛夫弃子了: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无限重生终结后我抛夫弃子了》 80-90(第14/21页)

顺的很,她知道如何最大限度的保护自己。

    她跟随车马到了平京城。

    大概是因为她表现的太过乖巧,齐王的人也不再过分管束她,有时会派人跟着放她出去游玩。

    姬遥多日来枯燥烦闷的心得到纾解,看着京城的繁华热闹,见识到了自己曾经没见识过的新奇玩意,她的心境前所未有的感到快乐开阔。

    她还看到了一名青年舌战群儒,将一群胡子花白的酸儒说的哑口无言,面红耳赤。她从来没听过这么痛快犀利的言辞,没忍住鼓起了掌。

    青年看过来,朝她微微示意,姬遥的脸刷得红了,心脏扑通扑通的跳。

    她从来没有过这种感受,她不知道自己这是怎么了。

    人群中,有人朝她看过来,愣住,忽然叫了她的名字,兴高采烈的朝她跑来。

    姬遥恍恍惚惚的回过神,惊讶无比。

    少年人到了她跟前就站住了,羞涩无比,眼中却跳跃着火光。

    后来,没用太长时间,姬遥就琢磨过来了,英王想笼络住他这位侄儿的心,才将她从通州带走,而后又假意割爱的样子将她当作个大人情送给侄儿,这叔侄间的情谊不就来了。不过彼时的英王压根看不上姬遥,也没想过这位懦弱的侄儿将来能有什么大出息,也就没想过将捏住姬遥的什么把柄,将她培养成自己的心腹眼线。

    姬遥在英王的安排下,以宫人的身份跟了皇子周益。后来姬遥又见到了那位风光霁月的青年,又从宫人口内知道了很多很多关于他的事,周益也很推崇他,说到他亦是赞不绝口,一脸仰慕。姬遥心动过一阵子。不过她很好的控制住了自己的感情。她清楚的知道以自己卑贱的身份能攀上皇子已是天大的好运。而且自从跟了周益后,她的眼界也更开阔了。享受了富贵权势带来的快乐,也滋养了蓬勃的野心。

    她清楚的知道周益的缺点,才智平平,弱懦,心软,自卑。这样的他,在众皇子中平庸的几乎隐形,京中贵女但凡心高气傲的都看不上他。姬遥就是抓住了这一点,从不吝啬对周益的夸奖,俩人间的关系也都是她主动,第一次牵手,亲吻。不过她也恪守底线,没有轻易失了身子,吊着他,让他心痒难耐,越陷越深。所以后来任凭旁人私下里怎么说她不知廉耻,在周益心里她一直是冰清玉洁的好女孩。

    起初,姬遥只想让周益在圣上跟前挣得几分脸面,至少让圣上还记得有这么个儿子,将来封王能给个富庶的封地,也好衣食无忧逍遥快活的过一生。她出谋划策,将他说话做事。果真引起了圣上的注意。

    因为久久没有定下储君人选,德胜皇帝儿子们越来越不安分,结党营私,拉帮结派。当时素有仁厚贤名的周益也有了小股势力拥护他追随他。

    周益对皇位没什么想法,姬遥的心却活泛起来了,尤其在德胜皇帝将张家贵女指婚给周益后。周益惶恐难安,以为姬遥一定会伤心,大哭大闹。

    这么说吧,在指婚之前,周益身边伺候的侍妾只有姬遥一人,也只有她接连给周益生了俩个儿子(后来早夭了),稳坐王府女主人的位置。她将周益看得紧,谁人也不敢爬主子的床。

    周益的母亲静皇后过世早,唯一的同胞姐姐大长公主虽然看不惯姬遥跋扈,但也不可能干出往弟弟府里塞女人的事,同为女人,她自己被丈夫千娇万宠的爱护着,成婚多年都未曾给谢家开枝散叶,丈夫扛着压力也不纳妾,她感恩的同时,更不会干出打自己脸的蠢事。至于别的人,都知道周益对唯一的侍妾遥夫人言听计从,谁会自讨没趣,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周益惶恐难安的回了府,姬遥已经听说了这事,她一直都知道以自己的身份做不了周益的正妻,虽然周益在情浓时海誓山盟的说过许多甜言蜜语,但她只要不是坏了脑子就不会当真。她唯一担心的是,将来的正头夫人难处。如今一块大石落下,她在回过神来后,只觉得高兴。

    张家女,她早有耳闻,也接触过,是个性子温婉,贤惠少言,没有心机顾全大局,挺好相处的女子。

    姬遥在庆幸的同时,又嗅到了异样的用意。

    周益因为亲姐的缘故,天然的和谢家绑在了一起。

    虽说如今众皇子争权,朝局动荡,谢家的态度一直是不参与任何党派纷争,只忠于皇上。

    作为雍州世家的另一个核心力张家,如今却被皇帝亲自指婚嫁女给平日里并不显名的誉王周益,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别的意思让人不得不多想几分。

    当然,当时多方势力在结合当时的情况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无外乎,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因为当时求娶张家女者甚多。而张家也左右摇摆,有站队的意思。这些人中武王表现的最为积极热情,武王的母亲如贵妃也同张家来往密切,当时很多人都以为张家女大概要嫁武王。不想皇上突然来了这么一招,打乱了所有人的计划。

    周益惶恐难安,心里只记挂着自己没有信守承诺,叫他的遥儿受委屈了。姬遥可不会柔肠百结的小女儿家的内耗,她迅速做出决断,反而安慰起了周益,让他高高兴兴的迎娶张家女,什么都不要多想。

    这件事后来的走向有些惊险,她也不知因何缘故,宫里的贵妃忽然要召见她。

    深宫之中,皑皑白雪,小宫人领着她七绕八绕,她直觉不对,以为这小宫人有什么阴谋,正要大声呼救。一人自另一个方向走了出来,刚一露面,姬遥就噤声了。

    青年很急迫,张口第一句就是“长话短说”,随即直言来意,问她周益要娶张家女,她是何想法。姬后心里咯噔一下,倒也没和他玩弄心眼子。青年恍然,说:“你就要大祸临头了。”随即也没多说,让她照着自己的话去做。

    不久之后姬遥才知道,原来德胜皇帝一直知道她在背后给周益出谋划策,有个贤内助没什么不好,如此男人才能专心忙事业。坏就坏在,姬遥什么都插一脚,连朝政大事都有独到的见解,她教周益说的那些话做的那些事,正是触到了皇帝的逆鳞。

    过世的端静皇后,人人都到她飞扬跋扈,脾气火爆,却不知她是个有大才的人,尤其是朝政大事自有雄才伟略。德胜皇帝起先很尊重她也虚心接纳她的建议,后来发展成皇后恃才傲物,多次对皇帝口出恶言,甚至还扬言德胜皇帝无能不配坐这天下之主,应换她来做!

    端静皇后被冷落,幽禁,最终香消玉殒。

    自此后德胜皇帝对女子过问朝政尤其敏.感多疑,甚至还有妖道进言,这大周的天下四代之内,必会云遮避日,女子当权。

    虽然后来德胜皇帝过世后,英王将那妖道抓住审问,才知是那妖道一直知道皇帝因为先皇后的缘故一直有心结,故意顺了他的心胡说,而后再假装做法以正龙气,混个一官半金银财宝无数。

    却说当时,姬遥听了青年的话,同贵妃交谈时,贵妃夸她大气,对于周益要娶张家女不仅不苦恼,反而劝服丈夫,是个好妻子的典范。姬遥便落下泪来,一副小妇人的模样,说:“贵妃娘娘待我亲切,如同姬遥的亲眷长辈一般,姬遥怎能不妒不酸,心里也是苦啊……”后来她就倒了一肚子的苦水,又着重夸了大公主,说自己每日都苦读《女德》,以大公主为标杆典范。

    等她从后宫出来安全到了家,后背都是湿的,感觉脚还踩在棉花上,没落在实处。

    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