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朝文武都能听到我的心声: 210.数学不会就是不会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满朝文武都能听到我的心声》 210.数学不会就是不会(第1/2页)

    【哇偶,神童试竞争好激烈,比普通科举还激烈。】

    【这次全国神童四十四名,只取前九!】

    【也不知道那两个人小鬼大,帮人打官司的神童这次是第几名。】

    【哦豁!厉害了!一个第四,一个第五。】

    新任工部尚书挑了下眉。

    他还以为自己儿子铁定能得第一,没想到居然才第四第五?

    那小子这次可算是摔跟头了。不过也好,杀杀他的锐气,这世上从来不缺天才。

    【厉、厉害!第一名居然才三岁!】

    【虽然有些题回答得没有其他人优秀,但也很点题了——主要是,这小孩才三岁啊!怪不得颜小郡主和邴小郎君没办法排第一。】

    许烟杪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那些不怎么关注神童试的官员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都说后浪催前浪,但你们这些不只是“后浪”了吧,你们他祖宗的是台风卷起的巨浪了吧?

    三岁?!老子三岁还在吃奶呢!

    【第二名我看看……也、也好厉害!过目不忘诶!我第一次碰到过目不忘的,而且对九家都有涉猎,每一家都能说得头头是道!】

    老皇帝默了一默。

    九家,指: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

    说实话,他觉得自己十八岁打天下已经算是天纵英才了,但……确实一山比一山高。

    不过,这些山现在都是他的了!嘿嘿!

    【第三名……嘶!六岁写文章——虽然神童试不考文章,但是他回答完之后,在其他人答题的时候,直接抓紧时间现场写了一篇文章,而且还是以自己前后考生的答题思路写的,避免有人说他是提前背好文章作弊。】

    【这一写,可不就让考官看中了吗!】

    【救命!这脑子能不能分我一点!】

    在场有一些五六十岁才当官的大臣立刻跟着点头,羡慕的目光几乎化成了实质。

    他们如果也能有这种脑子就好了。

    【颜小郡主是第四名,邴小郎君才华上倒是没差,但年龄上大了一点,只能屈居第五。】

    【说起来,也不知道老皇帝会不会给颜小郡主官当。现在朝堂上也有一些边边角角的官分给女性,应该是可以的吧?】

    老皇帝把嘴角拉成了平直。

    如果是其他官员为女儿搞这种小心思,他未必会如其所愿。问题是,颜令徽还是他外孙女,他的贴心小棉袄,前两年进京的时候,还特意给他带了她亲自动手织成的新棉袄和新裤子。

    ——对于皇亲国戚而言,亲自动手,指,指挥下人去动手。

    算了,一个官而已,他都两个女儿在朝了,还缺一个外孙女吗。

    老皇帝并没有意识到一点:

    搁以前,他只会想官不可能给,但是可以给个诰命,再给个口头上的表彰。

    但如今有两个公主破格在朝,他就会觉得,已经有两个了,再多一个也不算多。

    ——底线就是这么一点一点拉低的。

    *

    既然想到了,就顺手办了。

    老皇帝直接吩咐:“叫那九名神童过来。”

    在等人过来的过程中,顺便进行一下朝政。

    半个时辰后,在各家的神童都被传唤过来了,打头的三岁,在末尾的十四岁。都用提前练习过的礼仪恭恭敬敬地行礼:“参见陛下!”

    老皇帝站起来,缓缓踱步到他们面前,依次打量:“不错不错,都是我大夏栋梁。”

    九位神童又立刻一拜:“谢陛下!”

    老皇帝突发奇想:“你们还未殿试,便在此处殿试吧。”

    ——他们之前过了中书省复试,就已经可以授官了,殿试只是给他们在皇帝面前露脸的机会。

    但是,正常殿试是不用当着百官的面进行的,这完全是殿试ps版,就算是一些成年人碰到这个场面,也不一定能稳住情绪。

    听到这话,九名神童里有人懵在原地,有人彷徨迷茫,有人敛容正色做好准备,还有人激动万分,眼中几欲燃起熊熊烈火。

    老皇帝看了一眼自己外孙女,给出了最后的考验:“此次殿试答题,能答上者,入翰林。”

    百官:“!!!!”

    直、直接授官?!

    神童试通过的人确实能得到授官,但历朝历代大多数是给个挂名,等人年过十五后再给实职,很少会直接给官当。

    上一个被破例的人,是前朝丞相王余爱。

    ——五岁善诗文,六岁能棋赋,七岁背四书,八岁习武经,九岁便文能给经典作注释,武能排兵布阵,十岁过神童试,得入翰林。

    ——不过他之所以成为神童,却不是天生比别人聪慧,而是他从小就比别人有自制力。同龄小孩还在玩闹时,他就给自己制定了每天的计划表,早起挑一本书背诵,中午研习国家律法,下午及晚上学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时间表排得特别满,除了吃饭睡觉洗澡沐浴,就是学习学习学习。

    神童试第二名直径看向老皇帝,声音脆脆:“陛下请出题!”

    老皇帝不言语,绕着他们慢慢踱步,踱得几个小孩子心慌慌,意乱乱。

    走了会儿,老皇帝才停下脚步,慢慢地说:“朕对如今的科举,不太满意。因着前朝盛行八股,许多学子思想已呈僵化,只知不行,有道无术,你们可有什么破局之法?”

    ——这是他从听到第五昂说童生试里,大多数人背背程文就能过考后,就一直思考的问题。

    这段时间和大人探讨不出来什么,不如另辟蹊径,看看小孩子有什么想法。说不定小孩子不曾僵化的思想,能够给他一些启发。

    不行也没关系,他有个极端的想法,假若无法解决,就先暂停科举,重新采用荐举制试试。

    正好,他那大女儿的驸马不是支持办书院吗,等新人培养起来再开科举说不定就可以了。

    *

    文武百官不知道老皇帝脑子里有那么危险的想法,但还是被老皇帝这个问题吓了一跳。

    ——你是真不把他们当小孩看啊!

    科举这个问题,你看我们之前讨论了一两个月,有讨论出个子丑寅卯来吗!

    老皇帝不管,他只是拍拍手,让人烧上一炷香。

    不用说,就是给这些小神童一炷香的思考时间。

    ——当然,你如果提前想出来了,直接抢答也可以。

    一炷香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没有一个神童提前说话。事关前途,他们都在抓紧时间整理自己的思路。

    香燃尽。

    神童试第五名,新任工部尚书儿子,邴琰率先走出来,板板正正地行了一礼:“陛下,臣有想法了。”

    他没紧张,他爹倒是先紧张起来了,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