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赢的科举人生: 第117章 嘉奖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躺赢的科举人生》 第117章 嘉奖(第2/3页)

粼,美不胜收。

    漳州府人人的都知道这一日会有嘉奖典礼,不只是城内的人,连城外的都早早的赶过来,围在周围想看热闹。

    前排落座的都是府衙官员,当地富户,里正乡绅。

    而在他们身后,只用一条红绸作为分隔,百姓们尽可以上前观礼,此刻已经围得水泄不通。

    偶尔有挤挤攘攘的,百姓们略有口角,便有穿着蓝衣裳的人走过来劝阻。

    百姓们这才发现,那穿着蓝衣裳,精神抖擞很是风光的人,不就是隔壁那谁谁谁。

    大院儿里操练的人终于派上了用场,赵云安从中挑选了最为出色的一百人,统一发放了一身蓝色衣裳,作为今日的护卫。

    护卫的名头是虚的,风光却是真的,百姓们瞧着他们崭新的衣裳,一时羡慕不已,没去参加的怪自己懒,去参加的怪自己不够努力。

    这只是个小插曲,更受关注的,是那即将上台的人。

    作为赵云安的家人,赵云平并未露面,而是陪着金氏他们坐在了玉璋楼里。

    从玉璋楼的包厢往外看,正好能将嘉奖典礼尽收眼底。

    窗户打开着,赵妤跟赵谦忍不住趴在窗口往下看,赵瑾是不是也往窗外看一眼,但大约是觉得自己年长,很是收敛。

    金氏笑着说道:“瑾儿也去瞧瞧吧。”

    赵瑾这才走到窗边。

    “我看到七叔了!”赵谦大呼小叫道。

    “哪儿呢?”

    金氏也探出头去看。

    赵妤指着一个方向:“一奶奶,那边,七叔在第一排坐着呢。”

    难为她视力好,一眼就从人群中把人找到了。

    金氏顺着她的手指看过去,摇头道:“年纪大了,眼睛也花了,你们几个好好看着,待会儿跟一奶奶说说。”

    楼下,场地内,赵云安赫然坐在第一排的最中央位置。

    这一日他难得穿上了官服,比平日少了一分青春年少,平添了几分威严庄重。

    原本后头结果想跟他套近乎的富商和官吏,见状也不敢近前来。

    很快,马贵过来低声道:“大人,丛大人说都准备好了。”

    “那就开始吧。”

    锣鼓声声响起,穿着蓝衣的护卫们齐声喝了一声:“威武。”

    刹那间,原本叽叽喳喳个不停的百姓们,都下意识的收了声音,

    那么大的地方,一时间只剩下风声。

    很快,同样穿着官服的丛白走上台来:“诸位同僚,诸位乡亲,各位早上好。”

    “今日冬至、朝晖满地,漳州府百姓齐心协力,耕云播雨,才有今日的丰收。”

    “知府赵大人感怀各行各业,百姓们涌现的卓越品德,今日特公开嘉奖,以兹鼓励。”

    “我们漳州府将以他们作为榜样,恪尽职守、勤恳勤奋、为自己的好日子,为漳州府的繁荣,为大魏的富强做出贡献。”

    若是放到未来,这些表扬难免显得冠冕堂皇,不够有新意。

    但是在漳州府,百姓们哪里听过这个,一个个恨不得伸长脖子,甚至还有人开始感动的抹眼泪。

    很快,丛白就开始念起名单来。

    “漳州府十佳农人,陈小六……张老大……”

    百姓们这才发现,第一排官吏的身后,紧挨着的不是富商,而是被嘉奖的百姓。

    此刻他们晕晕乎乎的被请上台,披上了红绸缎,一个个笑得露出大白牙。

    张老汉更是不敢相信,自己老了老了,这么一大把年纪了,居然还能得到官府的嘉奖。

    等十位农人站稳,丛白才道:“让我们有请知府赵大人,为十佳农人颁发奖品。”

    赵云安一愣,他没安排这一出。

    丛白却已经来到他跟前请人:“赵大人,请。”

    低声道:“下官左思右想,觉得普通的嘉奖不够重视,不如由大人为他们颁发奖品,这样一来才显得格外荣耀。”

    赵云安挑了挑眉,迎着他的笑容,只能起身上了。

    怪不得提前一天,丛白就千交代万嘱咐,让所有人都穿上官服。

    赵云安还以为要表示重视,原来还有节目等着他。

    等踏上高台,赵云安一出现,下头人立刻鼓掌,连带着百姓们也纷纷欢呼起来。

    十个受到嘉奖的农人,更是一个个抬头挺胸,恨不得将骄傲两个字写在脸上,兴奋的脸颊通红。

    赵云安忽然觉得,自己上台也是个正确的决定。

    十佳农人的奖品很实在,一人一袋米,一壶油,一块肉,一包糖,扎扎实实全是能吃的。

    张老汉拿到手中,只觉得沉甸甸的,心里头却高兴的快飞起来。

    赵大人还没来的时候,官府只有从他们家捞东西的时候,哪像是现在,居然还给他们发东西。

    他们为自家种地,再辛苦,再累也是应该的。

    可赵大人却能念着他们的好,给他们奖赏,还给他们发礼物。

    一时间,十位农人的眼眶都红了。

    不止如此,后头的十佳工匠、十佳商贩等等诸如此类,每一个上台都挺起胸膛,骄傲万分。

    发奖品的不只是赵云安,还有府衙内有头有脸的官吏。

    他们迎着百姓们的眼神,不由自主的庄严起来,似乎自己在做的事情,是能影响整个漳州未来的大事儿。

    围观的人群中,红了眼眶的不止一两个。

    有个老婆婆拉住身边的陌生人,连声道:“你瞧见左边第三个人了吗,那是我儿子。”

    “原来是您儿子,看着就是一表人才,还被赵大人嘉奖,老人家,您以后可有福喽。”

    老婆婆抹着眼泪,她第一次挺起腰杆儿来。

    作为一个寡妇,她含辛茹苦的带大孩子,寡妇门前是非多,孩子也受了不少委屈。

    前些年最难的时候,她甚至想过带着孩子去死,一了百了。

    哪知道熬着熬着,终于熬到了苦尽甘来的时候,她儿子脑子机灵啊,一开始疏浚玉璋湖的时候,旁人都怕死,不敢去,可她儿子为了银子去了。

    他身体不够强壮,就靠着脑子补充,研究出不少省力气的办法来。

    居然还被赵大人看中,花了钱买下来,说要推广出去。

    老妇人心想,赵大人给了他们活路,就算是白给她也是乐意的。

    今日再看儿子站在台上,挂着红绸,抬头挺胸的做人,老妇人只觉得一辈子都值了。

    她身边的男人红着脸,忽然又说:“老婆婆,您还记得种地的第一队人吗,站在最右边的老汉是我爹。”

    老妇人也是惊讶道:“怪不得你瞧着也特别精神,有道是虎父无犬子。”

    张老大嘿嘿一笑:“我爹种了一辈子地,也没想到自己还能被知府大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