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三国后我走黑粉路线: 14、第十四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穿越三国后我走黑粉路线》 14、第十四章(第2/3页)

录下关键历史信息的竹简——那是他最大的依仗。

    然而,借着昏黄的灯光,他看到竹简上空空如也。

    那些他亲手刻下的、只有他能懂的密码痕迹,消失得无影无踪,仿佛从未存在过。

    完了,真是被无良资本(主系统)给做局了,不富裕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

    这是要把他往死里练,直接开启地狱难度啊!

    他失去了自己目前最大的优势,未来的一切因人、因势而变。

    他可不会因为别人的几句夸赞,就真觉得自己有能和甘罗相提并论的无双智计。

    “呼……”

    他长长吐出一口浊气,眼神逐渐变得锐利而冷静。

    自从得到这个任务签到系统以来,经过他的试验类推得出以下结论:

    改变一个普通人的命运,将得到0.01签到积分;

    改变一个次要人物的命运(指在历史中有记载,但影响力有限的人),将得到5——10点签到积分;

    改变一个重要配角/一方豪杰(指在特定时期或区域有着重要影响力的人),将得到20——30签到积分;

    改变核心主角(指决定天下大势走向的关键人物),将得到30——100+的签到积分。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完成历史节点任务获得的积分奖励在1——50间起伏。

    当一次性获得≥30积分的时候,系统将发放随机奖励。

    利用前世学习的书法功底(“瘦金体”),在系统和努力的加持,他如今的字虽称不上是“青出于蓝”,但也少有人能匹及。

    在这期间,前来祢府打探的人如过江之鲤,无孔不入。

    好在曹老板的名头在许都还挺好使,至于剩下的也被祢衡的毒舌折去了七八。

    偶有几个坚持下来的,也被祢和当作免费的劳动力留了下来。

    毕竟既不要钱,还得时常遭受兄长冷嘲热讽,能坚持下来的都是“人才”。

    何况自己主动给的消息,和在毫不知情状况下传出去的消息,哪怕二者在内容上一字不差,也防不住有心之人的大作文章,那这文章的解释权还是自己掌握更稳妥。

    如今的祢和虽然还知道三国时期发生的重大事件,但那些细枝末节和鲜为人知的事,他都忘得个一干二净。

    于是借着治病期间,他开始疯狂的汲取“养分”。

    凭着阿兄和孔融的关系,他还“蹭”到了去阅览孔家书库的机会。

    凭借过目不忘的本领,他将那近百万藏书一览无余。

    落在旁人眼中,他不过是将书随手翻了几页。

    最能感受到他变化的就是祢衡。

    从开始自己主导的探讨时势,到二人共同探讨,再到自己要听弟弟的适当提示才能理解。

    从主动考教到被迫提问,“天才”祢衡的心中所想,无人知晓。

    只知道如今一听祢和想找他探讨一二,他不是友人来访,便是要出门去拜访友人。

    友人:咱们有那么多话聊?

    祢衡:(死亡射线!)你有。

    友人:(大汗)我有!

    “阿兄可在府上?”

    “回郎君,在的。”

    “王管家刚刚才派人来通知,说老爷刚回府,如今正在书房歇着呢。”

    “正好,我也有事找阿兄商议。”

    “安福,带上这幅字。”

    “唯。”

    祢衡书房外。

    “一斗,我阿兄可在?”

    “啊!老爷说他不在,不是,是老爷不在......”

    “行了,你可闭嘴吧。”

    就他这演技,连安福都看不下去了。

    祢和大步上前,躲开王一斗的阻拦,伸手推门直入。

    一进门就和躲闪不及的祢衡撞了个正面。

    “咳咳,阿奴来了啊,怎么不让人通报呢?”

    祢衡到底年长几岁,如此尴尬的场面,也能自顾自地开脱。

    “是啊,弟还以为阿兄不在呢,没想到一进来就看到了阿兄,真是巧了。”

    “哈哈,是啊,真是巧了。”

    “但不凑巧的是,我已和友人相约,正准备出门去拜访友人呢。”

    “此话当真?”

    “我......”

    祢衡知道弟弟早已看透他的把戏,毕竟哪有人能一天恨不得出门拜访三次友人。

    若说是别人还有几分可信的,那他,则实在让人无法相信。

    “阿兄莫恼,我这次来是有正事要和你商量,不是前来讨教的。”

    “咳,正事好,是该商议正事。”

    “一斗,上茶。”

    随后又将下人们全都请了出去,只留一斗和安福二人在院中把守。

    “自上一年九月吕布攻打刘备,大破小沛后,听闻曹公已在十二月出兵擒杀吕布,我观许都近期并不平静,阿兄可曾听到什么消息?”

    “我倒是听孔融兄提过几句。”

    “那袁绍在自立为王攻灭公孙瓒后,已于三月占据冀、青、幽、并四州之地,如今他实力大增,恐有南下之意。”

    “四月,曹操亲自率大军进临黄河,攻取河内郡,原河内长史薛洪等人纷纷投降,他还任命了魏种为河内太守。”

    “从前,你夸他曹操有容人之量且不拘一格,我虽听闻,但心中并不在意。”

    “可如今,连那魏种都被他不计前嫌的任命为了河内太守,我倒是心服口服了。”

    阿兄的反应早在他的预料之中,毕竟他知晓此事的时候也忍不住佩服曹操的容人之量。

    魏种早年曾因为品行端庄,深受曹操的器重,后被他推举为孝廉。

    在三国时期,一旦某人被举荐为孝廉,举荐者便成为其举主。

    更有甚者,被举荐者将视举荐者为自己的主公。

    但好景不长在兴平元年(公元194年)曹操率兵攻打徐州牧陶谦时,后方兖州军力空虚,吕布趁机偷袭兖州,各郡县纷纷叛降。

    他本以为被自己举孝廉,堪称家臣的魏种不会背弃他,却不想魏种直接投奔了吕布。

    曹操当时大怒,还立誓定要抓到他。

    可不曾想今年四月,曹操在领兵攻下射犬后,竟生擒了魏种。

    但最终,曹操因爱其才而选择放过了他。

    不仅如此,他还任命了魏种为河内太守,放心的把黄河以北的事务交给他管理。

    这么大的“容人之量”,确实罕见。

    “曹公的“雅量”确实让人佩服,可这对我们而言岂不是更好。”

    “如今的曹营可谓是龙盘虎踞,人才济济,我如今在曹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