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六零年代好日子》 70-80(第8/20页)
也多,一小时一块尿布,不是尿了就是拉了,尿戒子不够用的。
珍珍找了个破罐子,烧饭后没用完的木炭放罐子里,
又去找枝条编了个镂空罩子罩在罐子上,
这样双胞们的尿戒子就有地方烘干了。
洗好甩干放在柳罩上一会就能干,两个孩子一点红屁股都没有。
王红芬回去后给珍珍寄了她冬季的衣服,又捡珍珍喜儿小时候的衣服喝尿戒子寄了些过来,
明知道珍珍不缺吃的,但明面上还是寄了粮票过来。
这样也表明闺女不仅帮带孩子,还自带口粮,不白吃哥嫂的东西。
“珍珍,我们去捡柞蚕啊?”
这边的食物不算缺,手脚勤快点饿不死,大队长家的孙女花儿喊珍珍一起去捡柞蚕。
珍珍和嫂子说了一声,带上砍刀和化肥袋,跟着花儿去山边,她问花儿:“蚕为什么要要去山上捡?”
“因为蚕就是长在树上的啊。”花儿理所应当的回答。
到了山上珍珍才发现,这边的蚕和江南的蚕不同,
这边的是长在柞树上的,蚕就在树叶里结茧,这一片都是柞树林,她们要做的就是慢慢找寻那些漏网之鱼。
满树的枯树叶,蚕茧在枯叶里有些难找,
两三小时珍珍才找了二三十个。
她顺手捡了一小捆的柴回家。
到家后她取出蚕茧里的蚕蛹,黑黑的个头,看起来有些怕人。
她听花儿说,这个用油炒了才香,可她奶舍不得,就用小火干煸,也很好吃。
珍珍就没这烦恼,反正嫂子也不做饭,
偷偷的放了一大勺的油,小火慢炸,
香味飘进里屋。
“珍珍,好香啊。”雅婷闻着香味口水直流,
本来她看到这个黑黑的蛹怕得很,一点食欲都没,
这会闻着味,觉得可以吃三大碗。
炸完蚕蛹剩下的油装到碗里,用锅底油炒了个白菜,加上大碴子粥,简简单单的晚上就做好了。
“好吃!”吃饭时候,周雅婷抵挡不住香味,小小的咬了一口,
谁知道打开了新世纪的大门,
双眼放光。
可能是做月子时候都吃的清淡,
乍吃这油香四溢的荤菜,只觉得没有比这还好吃的东西了,
那是幸福的滋味。
“三哥喜欢吗?”
韩韶光点头,
“那我明天再去捡。”
山上养的柞蚕是经济作物,是大队上养的,这个时节只剩不多的漏网之鱼了。
珍珍捡那小树苗连带着上面的柞蚕挖了些,移栽到了小镇里,
等明年就可以蚕茧自由了。
第75章 拆迁
东北的冬天是又长又冷, 三点多天开始黑,两点就开始做晚饭了。
早点吃完早点睡觉。
两个娃娃算是好带的,
等没人的时候, 珍珍就偷偷给她们加点奶喝,两个奶娃娃养的白白胖胖的,一天病没生过。
等东北开始入夏的时候, 王红芬的信来了三四封, 催着珍珍回家,
学校要复课了。
珍珍带着换来的干货回了家,
“哎呦,你怎么不说声,我和你爹好去车站接你!”看到女儿回家, 王红芬不是惊喜是惊吓,
“大包小包的怎么带了这么多,用邮局寄回来多省劲!”
“嘿嘿,不累的。”她这不是到了门口才换回来,之前一直是假包裹。
时间一晃到了68年,
建国建设拿到了初中毕业证书,
“奶!我毕业了!”
建国建设高兴坏了,
终于不用上课了,
“有什么好高兴的, 不上学就要回去种地。”珍珍看傻子一样看他俩。
“嗷!”兄弟俩哀嚎, 其实两人也没那么高兴, 只是拿到毕业证书还是有些兴奋的。
听到珍珍说了大实话, 两人也没那么高兴了。
停课这一两年他们跟着父母在家务农, 实在是受罪了。
“奶, 我妈说让你帮忙问问, 能不能帮我俩找个工作。”建国有些扭捏地说道。
他都17岁了,上学上的晚,请求人的事有些不好意思张嘴。
“我上哪儿给你们找工作!”王红芬当即摔了手里的锅铲:“你妈当我是什么?大领导啊!”
兄弟俩缩着头不吱声。
珍珍打圆场:“现在城里这么多初中生,哪儿有那么多工作岗位啊?
听说城里户口的初中高中生要大规模下乡去了。
你们本就是农村户口,只需要回村就行了。”
“光我们粮食局宿舍楼里就有好几个初中毕业生闲在家的。你俩回村干活去,回去后让你娘给你说个亲,明年18结婚。”王红芬说道。
想到自己要抱重孙子孙女了,一时有点兴奋。
建国闹了个大红脸:“奶,男的二十、女的十八才能结婚。”
“不拿结婚证办婚礼就行了,这有啥。”
珍珍怕建国真的回家结婚,赶忙说道:“你们回学校上学吧,结婚太早了些。”
王红芬见女儿这么说,便改口说:“上学也行,你爹娘在村上收入不错,供得起你们。你们回去说,确定好了开学前过来报名。”
建国建设俩对学习有些发憷,建国挠挠头为难道:“中专是要靠老师推荐去考,我们俩肯定没戏。
高中也要考,我们俩应该也考不上吧。”他觉得回村找个媳妇也挺好的。
建设就无所谓,反正自己才15岁,正是爱玩的年纪,在学校反而比较自在。
“没事,我娘会找人给你们辅导功课的。”
王红芬微微张嘴愣神,自己不认识什么有文化的人啊。
然后她眼珠子动了动,开始想自己身边有哪些有文化的人。
自己单位里的人都是知识分子,可也都挺忙的,
宿舍楼里倒有几家知识分子,可人家都是干部,自己也不大好意思上门。
等兄弟俩没在跟前的时候,王红芬偷偷问珍珍:“闺女,我不认识什么老师啊,你认识吗?”
“我想要么找高中老师,要么找高中品学兼优的学生。”老师是补课那是做本职工作,自然比高中生的教学经验多。
“行,都听你的。”
“那让我爹带着建国建设一起去。”
韩铁柱问了他俩学校里的老师,最后选了一个吴老师,
吴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