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废后阿宝》 40-50(第14/16页)
跪在地上,喉咙里发出一声野兽般的嚎哭,有如天崩地陷,怎么也不敢置信,昔年被他好好送上船的妹妹,就这么化作了红颜枯骨。
他来不及打包行囊,不顾家人劝阻连夜北上,日夜兼程,一路上跑死五匹马,终于于第十三日上赶到东京。
彼时东京城人潮熙攘,市井声浪一如寻常,有人家娶新妇进门,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宾客们皆眉开眼笑,一副喜庆模样。
没有人在乎深宫里那名叫“阿宝”的女人死了,她本是国朝皇后,被天子废弃后,她便什么都不是,谁也不会将她的死当回事。
李雄去开封府问,去中书省问,去进奏院问,问他的妹妹到底葬在了哪儿,他在东京人生地不熟,更没有门路,弄不清各个官衙负责的职事是什么,便只能瞎猫碰上死耗子,一家家去问。
可所有官员在听他提起废后李氏时,脸上的表情无一不是讳莫如深,吩咐衙役将他赶走。
李雄求告无门,便只能当街拦了参知政事的车驾,结果被以“惊驾”为由打了二十脊杖,打得他皮肉开花,痛晕在路旁。
有好心人将他抬去了街边医馆,奉劝他不要跟官府对着干。
李雄大哭一场,无可奈何,只得在路边设了祭,又去寺观里请了尊长生牌位,一路颠簸带去泉州,帮阿宝设醮做了场法事,立了座衣冠冢,女儿亦为未曾蒙面的姑姑服了半年孝,清明寒食的祭飨,更是没一次落下过。
众人闻言,皆默然无语半晌。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和尚手捧玉碗,怅然感叹:“这世上除了亲人会将自身生死牵挂于怀,想必便再无旁人了罢,都是人之常情。”
言罢,一口将碗中酒饮尽。
阿宝心说那倒也不尽然,梁元敬当年得知自己的死讯时,会是怎样一种心情呢?
他会像阿哥一样,跪在地上当众嚎哭吗?
若他真是在御花苑初见时,便对她一见钟情,这时应该会很难过罢。
阿宝情不自禁移目去看梁元敬神情,却见他微阖着眼,神色怔忪,似陷在回忆里,不由得心中一震,双手覆上他的手背。
她宁愿梁元敬对她的死无动于衷,也不想看见他难过的样子,这让她的心很疼。
梁元敬抬眼,冲她勉强地笑了笑,转头对觉明道:“说回坟茔的事。”
“嗯,好。”
觉明沉吟点头:“按大陈制,皇后薨后三日,梓宫停放于皇仪殿治丧,百官入殿哭祭,因国朝天子生前不建寿陵,待陵园修好后,皇后梓宫才可启欑至西京皇陵安葬,最迟不过七月就必须下葬。”
“鉴于阿宝小娘子的情形,多半是如普通嫔御一样,殡于京师了。”
“汴京城中,安置帝妃殡宫的场所共有三处,城南奉先寺,城北沙台普济寺,以及西郊普安院。这些时日,小僧都陆续找借口去找庙祝打听过,未曾听说阿宝小娘子收葬在寺中,庙中也没有供奉阿宝小娘子的神位,想必不是在这三处。”
阿宝心道好你个大和尚,原来也不是只知道喝酒吃肉,坑蒙拐骗,还是干了些实事的,一边又想这叫什么事,自己竟连被葬在哪里都不知晓。
阿宝郁闷不已,揉了把脸道:“都说按我的方法去做了,保准能找到。”
梁元敬皱眉道:“不行。”
觉明一头雾水:“什么不行?”
醉得正酣的李雄也抬起头问:“什么不行?”
“没什么。”梁元敬道。
“你……”阿宝要给他气死了,站起来道,“你到底想不想我去投胎啊?”
明明她的办法就是最好的。
梁元敬不说话。
倒是觉明与阿宝心有灵犀了一回,忍不住问:“元敬小友,是不是阿宝小娘子想到了什么办法?不妨说出来给大家听听?”
“就是!”阿宝瞪他,“这又不是你一个人说了算。”
“她的办法不好,不必听。”梁元敬说。
“……”
阿宝气得拍桌,对他道:“岂有此理!你给我出来,我和你单独理论理论!”
梁元敬迟疑片刻,还是起身,随她去了外间。
“我想的办法哪里不好?你说给我听听?”
刚一出雅阁门,阿宝便转过身,怒气冲冲地看着他质问。
“太危险。”
“我是个鬼,哪里危险?难道人家还能把我捉住再杀一遍吗?”
梁元敬垂眼沉默。
阿宝最恨他这副样子,气不打一处来道:“说话!”
“我不想你去那里。”面前的人忽然说。
“什么?”阿宝一愣。
梁元敬抬起眼眸,清楚地重复一遍:“那里不好,我不想你去那里,也不想你再见到他。”
阿宝半晌不知该怎么回答,过了良久,方道:“我不会见到他的。”
梁元敬道:“可你要变成他身边最亲近的内侍。”
“所以我们要选冯益全休沐那日。”
阿宝柔柔一笑,上前抱住他的腰,脑袋温顺地埋在他胸膛前,安抚道:“别怕,我向你保证,不会见到他的。你也希望我尽快去投胎,对不对?”
“我不希望。”
阿宝有些惊讶,在他怀中抬起头。
她以为他们说好了的。
梁元敬的手指停留在她脸颊上,在她眼尾轻抚,垂眼道:“可是我希望你能得到解脱,娘子。”-
回到雅阁,梁元敬便代替阿宝,将她想的法子向众人陈述了一遍。
历来营造陵寝,都是由司天监、礼部、工部共同协调负责,司天监负责风水堪舆,选定吉壤,礼部制订礼仪法度,确保一切丧葬过程都符合祖宗规制,工部则负责具体的监修工作。
除此之外,当皇帝崩后,朝廷便会立即成立丧葬指挥与皇陵营建两套组织班子。
其中,丧葬指挥以山陵使、礼仪使、卤簿使、仪仗使、桥道顿递使为首,亦称山陵五使,多为宰执大臣、翰林学士、御史中丞、权知开封府充任。
这些人多是皇帝近臣,位高权重,将丧事交给他们,也算是一种荣膺。
至于皇陵修建一事,因工期短、任务重,负责营建的组织分工也更精细,以山陵按行史为首,配以修奉山陵都护、督监、钤辖等官员。
与指挥机构不同,这些官员多以宦官与三衙武将组成,如负责居中协调的山陵按行使一职,一般是入内内侍省都知担任。
按阿宝的想法,假如她未葬去西京陵园,也未殡于京郊三大佛寺,那么极有可能是赵從另选了一块陵址将她安葬。
冯益全是他的贴身近侍,也是他最为宠信的宦官,自他还未践祚之前,便在潜邸里服侍他了。
无论冯益全有无直接参与她的陵寝修造工程,负责勘选陵址位置的司天监内一定会有副本留存,而冯益全是权宦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