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太子的奇妙旅行: 60-65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废太子的奇妙旅行》 60-65(第21/22页)

题吧。”

    段文欲言又止,他刚才问的问题,小师弟还没回答呢。

    不知道小师弟能拿出多少的粮种,又该要如何盘算推广的问题呢?

    苏长寻忍笑,其实段文什么都好,就是有时候会一根筋。

    君秋澜都开口说了,想必这红薯的种子不会少。

    更何况,这红薯秧还能继续扦插。

    他引起了话题:“不如既白说一说,要如何推广更好?或者你有什么想法,也说出来,大家共同讨论一下。”

    君秋澜颔首,也没自谦,“师兄,不知府衙还有多少存粮?”

    段文不明所以,但还是说了个数。

    这些粮食都是去年的税收,基本上都要就近送到军营当粮饷的。

    君秋澜点点头,“按照这红薯的产量,师兄觉得,我们去雇佣村民帮我们种植,如何?按照一个村子的人数,大致估算一下需要多少粮食才能渡过难关,这是我们第一次种植,就按照每亩3500斤来算。”

    段文大概听懂了君秋澜的意思。

    花钱去租地,再雇佣村民帮他们种植,其实很多村民都不会乐意,特别今年是十有八九会大旱。

    钱财远没有粮食重要。

    但是,如果他们用等量的粮食去雇佣呢?

    意思就是,原本一亩地能产三百斤的稻米,他们就预付三百斤的稻米,然后让他们把地空出来种植红薯。

    这般如此,农人们的接受程度定然能提高不少。

    现在只需要去计算一下,到底需要多少红薯能救命,平均分到每个村子里便好。

    段文激动得不行,“好啊,师弟这个办法好。”

    先把粮食发下去,村民就不会排斥了。

    君秋澜继续说,“这是春薯,如果顺利的话,基本上三个月就能收获,届时如果真的大旱,这红薯就能救人命了,如果形势没有那么严峻的话,甚至还能继续种第二季。”

    就是第二季肯定会影响产量。

    有了第一季的产量,百姓都能亲眼看见,第二季都不需要他们再去推广了,保准能让大家自愿争相种植。

    “好,师兄现在就回去统计村里的人数。”

    按照这粮食的产量,一亩地三四千斤,顶从前粮食产量的十几亩了。

    一个村庄,种个十来亩,这旱灾就不怕饿死人了。

    段文满心壮志,然后突然回过神来。

    每一个村庄种十来亩,需要的粮种也不少啊。

    他唰地一下转头,看着他这小师弟,张了张嘴,然后说不出话来。

    “师兄,等确定了数量,尽快跟我联系。”

    段文叹了口气,这该是多么大一件功劳啊。

    从他来这里上任,就已经受了太多恩惠了。

    “去年阉割小猪的手艺,已经传出去了,阉割过的猪,确实是长得更快,性情也温顺了,等府衙这一批出栏了,师兄也给你送两头过去。”

    君秋澜忍俊不禁,“一头就够了。”

    霍将军那边还得送一头呢。

    他们做成腊肉,一年都吃不完了。

    到时候可以送送人,给清珩师父那边也送一点过去。

    段文火急火燎地走了。

    苏长寻,“此次要得粮种恐怕不会太少,既白想好办法解决了吗?”

    “还请先生从中斡旋几分,莫要让人知道粮种是从我这里传出去的就好。”

    苏长寻叹气,“这事情恐怕也瞒不了多久。”

    君秋澜也不是第一次拿出这样的好东西了。

    糊弄一下普通人,倒也还行,但是稍微亲近一些的人,是瞒不过的。

    无异于掩耳盗铃。

    君秋澜沉默,“此事日后再说吧。”

    真要到瞒不过去的程度了,估计他也把穿越通道打通了。

    百姓得了好处,不会害他,甚至还有可能因为他的独特之处而敬畏他,他只需要防着京城那边就行了。

    “真不打算推翻这个世界啊?”苏长寻语气里还有几分遗憾。

    君秋澜莞尔,“先生,你该知道这一条路有多难走,要死很多人的。”

    他有心想要改变这个世界,不光是为了家人的安危,也想尽可能地让大盛的百姓过得更好一些。

    这造反,他现在也是心有而力不足啊。

    苏长寻也在多谈,“此前你让我想办法弄出去的造纸术和印刷术,应当已经快要送到地方了,再过一两个月,边城也能实施起来了。”

    “有劳先生了。”

    话音刚落,刘同又来禀告,“先生,有位男子上门,他说他姓严。”

    苏长寻挑眉,“你瞧,这不是就来了。”

    传信出去的时候,颜家今年还没来人呢。

    估摸着应该是错过了?

    “请他进来吧。”

    来的人是一位青壮年,大概二十多岁的模样,就是面容挺严肃的,恭恭敬敬对苏长寻行了个礼。

    “表叔安好。”

    “颜宿啊,快来坐,这不是外人,是我从前的弟子,君既白,还有他父亲君先生,这是我外祖家那边的侄子。”

    颜宿愣了愣,又再次拱手行了礼,“君公子,君先生。”

    君是国姓,废太子一家被贬发配到边城,也不是秘密。

    君秋澜赶紧起身回礼:“颜兄莫要这般,你称呼先生为表叔,那我们算是同辈了,兄弟相称即可。”

    就是他感觉这颜宿看着有点儿眼熟啊。

    总觉得眉眼似乎在什么地方见过,一时之间想不起来。

    “颜兄,你我可曾打过照面?”

    颜宿摇摇头,“我们这一脉如今在蜀地讨生活,应当是没有见过。”

    君秋澜点点头,也不多问,可能容貌好的人,都有几分相似之处吧。

    苏先生要接待家里人,君郁和君秋澜就打算先告辞了。

    话还没说出口,就被苏长寻给堵回去了。

    “正好,此前给颜家那边传了信,你应当是错过了,今天也一并说一说。”

    颜宿琢磨了一下,“表叔但说无妨。”

    苏长寻就把造纸术和印刷术的事情说了。

    这事情是要瞒着外人,颜家在替君秋澜做这个事情,瞒着就没有意义了。

    颜宿也没敷衍,“颜家当年被打散之后,有部分人改姓了严,只有少部分的人还保留了姓氏,颜家书坊,严氏书坊,都是我们同宗开的,遍布全国,镇,县,州府,多半都能看到。”

    君秋澜也少有几分激动,颜家书坊,他见得少,但是严氏书坊却不少见。

    京城里就有。

    如此庞大的家族,为何会沦落至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