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在北京送外卖的日子》 19、第 19 章(第2/3页)
三个人各有各的志向,于是开始疯狂攒钱:这个拿肥皂取代了洗发水沐浴露,那个做熟饭后直接就着锅吃,连碗都不用,说这样能节省下洗碗的水。
卓娆姐摇摇头:“肥皂虽然比洗发水沐浴露好,但你们毕竟还年轻,还是要经历点物质欲望,不然太压抑了反而反弹更厉害。”
“不用吧。”岑坚在院里看热闹,“我觉得挺好,消费都是资本家想出来的消费主义陷阱,鼓吹我们年轻人消费,其实我觉得我们原本都是猴子,要那么多花里胡哨的东西也没用,只是为资本家添砖加瓦罢了。”
他说的名词我听不大懂,不过攒钱总没错吧?
我和小梅几个变着法子的攒钱,甚至互相在购物软件上签到,据说连续签到一百天就能领一份卷纸或者一箱水果。
卓娆姐笑而不语。
一转眼到了月底。
卓娆姐问我们:“你们达成目标了吗?”
我们对视一眼。
心虚摇摇头。因为过于心虚,摇头的幅度极其轻,速度极其慢。
我们的原计划都是攒五千。
但是我攒了四千,招娣攒了三千,小梅攒了四千。
“你们都干嘛了?”
我嘴馋,没忍住吃了几顿好吃的。
“那能花那么多钱吗?一顿一千?”
“因为太馋了,所以猪瘾犯的时候一咬牙吃了顿贵的,去买了两大块手抓羊排。”
司机之家还不错,但是肉不大多,菜里油很多,菜大部分是便宜的鸭肉和鸡肉。
我感觉吃多了嘴里都是鸡粪味。
当然也有猪肉,有肉丝,有时候也有梅菜扣肉,算是肥厚肉片,但不知道是不是岑坚说过的“预制菜没有灵魂”,我吃多了那种肉,并没有大口吃肉的满足感。
所以吃这些菜久了,我真的是嘴馋,看见路边牛肉拉面店外售窗口里大块的手抓肉就走不动道了。
肥厚的羊排冒着热气,边上一层肥油裹着里面丝丝瘦肉,下端的肉骨头已经被煮得发白,正好方便捏着啃。
我只要了两块,但没想到手抓羊排挺贵,两块就秤了两斤,一斤九十八,这下两百就没了。
“然后呢?”
“单吃肉太奇怪了,我又买了一份朝鲜族冷面。”
“冬天吃冷面啊?”卓娆姐奇怪。
是啊,吃完肥厚的羊油,喝一大口冰凉清爽的冷面汤,发甜、微酸,别提多解腻了!
再吃两口里面的苹果片梨片,说也奇怪,我本来不爱吃苹果,但就是爱吃冷面里的苹果片,又脆又甜。
最后吸溜两口冷面,也不知道冷面是什么面做的,反正跟我常吃的麦子面不一样,冷面要更筋道更爽滑,像粉条,没有吃面条的那种乏味感,感觉像是在吃零嘴。
“那也不贵啊?”
“我吃撑了,喝了点奶茶顺顺,最后又觉得肚子撑,怕吃出毛病,又买了一个糖葫芦消食。”
卓娆姐被逗笑了。
“我又觉得自己吃独食对不起哥哥,所以给哥哥也秤了二斤手抓肉。”
“那也要不了一千吧?”
“第二次我又馋肉了,这回我聪明了,没在店里买,打算网购自己煮。”
我在网上搜过了,一斤羊肉三十多块钱,一斤羊肉煮出来能到六两,这样就算缩水,我也只用花六十块钱就能吃到外面九十多的羊肉。
主意是挺好。
但网购没那么快。
于是在下单完羊肉后我又流着口水下单了些乱七八糟的豆干、鱼干之类的小零食。
买完之后我安慰自己,虽然花的价钱多了,但是我买到的东西更多。
网购完这还没完,我肚子还是饿的,所以去外面又吃了一份好点的卤肉饭,又花了四十八。
我已经省了手抓肉的价格了,卤肉饭贵点就贵点吧。
“那你呢?”卓娆姐问小梅。
小梅买了一份一千块钱的乐高积木:“这个对悠悠好,我看城里孩子都在店里买。”
她能为了女儿省钱,就能为了女儿花钱。
逻辑很通顺。
招娣更离谱,她买了一个包!
一个ach的包。
居然要两千块钱!
我和小梅轮流看她的包。
“怎么这么贵啊?”
“外面包金镶银的包啊?”
并没有。
只是外皮看着光滑些,整体色调是土灰色,有个人赶马车。
“就这?”
而且还是pu皮做的包。
“连个真皮都不是吗?”小梅家境好,但也局限在知道真皮包要贵一点,更上档次一点,同样价钱买真皮牛皮肯定是最划算的。
我们俩对着她的包发出土包子的惊叹。
“我已经算节俭了,这个牌子还有布做的包呢!我看我们店里一个女孩背。就咬咬牙买了。”招娣不好意思,又辩解,“可是这个包真的很好,你看,它还配了一个防尘的布袋子,抽绳一拉就防尘,就连它这个纸袋子都比商场里常见的厚。”
我真服了:“两千块钱能买四克黄金,你就做个金袋子都能啊。”
“可是它,就是很好。”招娣抱住包像宝贝,“我每次打开布袋子,闻闻里面的香味,就好像又回到了商场里那家店。”
怪不得我们几个都没见过这个包,原来她都舍不得背,藏在袋子里。
“店里同伴有,所以你才买啊?”
招娣攒钱也很有动力,除了跑外卖还在几家便利店随机做兼职,趁着单子少的时候不定时去兼职,专门帮偶然请假的员工应急,算下来比纯跑外卖划算。
但没想到便利店同事里有个年轻女孩,那个女孩子跟她差不多年龄,是北京本地人。
本地女孩,家里拆迁,家长让她找个便利店的工作只是为了不让孩子闲着学坏了。
上班钱还不够她的车加油钱呢。
女孩衣食无忧,喜欢打扮,衣着入时,给店里的同伴们讲自己背的穿的都是什么牌子。
我们村里孩子哪里知道什么是牌子,最多是班里有些同学穿三叶草和耐克。
招娣听得云里雾里,但对那个包包的向往更甚。
终于有一天,她忍不住进了那家店。
本来就鼓起勇气去的,所以店员报价后她又觉得不得不买,就这样稀里糊涂刷卡买了个不背的包回来。
三姐妹花钱的理由,一个比一个多。
卓娆姐最后问我们一个问题:“我就纳闷了,你们不是卡都掰断了,怎么取的钱?”
招娣是重新补办的卡但过了几天还是想买,小梅跟哥哥借了钱,过了几天也补办了,我直接连夜下载了手机银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