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之发家养娃: 12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八零之发家养娃》 120-140(第40/48页)

却不这么认为。

    以前还罢了,能分配到物品就不错了,谁敢挑三拣四,更别说挑不能吃不能喝的包装。

    现在物资越来越丰富,又不再是以前的计划经济,酒香也怕巷子深,得下点工夫在产品包装上,才能在同样产品中脱颖而出。

    最关键是,价格并未因此提高,属于适中的产品。

    他打开包装袋,抓了一把。

    发现粒粒肥大,表皮也十分的干净,吃起来还非常地入味。

    魏元洲诧异:“这瓜子有味道。”

    “我们用的工艺不一样,现在的瓜子大多都是直接炒,我们是煮瓜子,所以口味更丰富也更入味。”

    魏元洲这才想起,家里那些瓜子好像吃得别平时快,之前没注意,现在一回想就发现区别了。

    魏元洲当场拍案,“这些我都要了!”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6-16 20:50:13~2022-06-16 23:44:1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42049194 2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38章

    魏元洲第一次拿的货并不多,陆夏还承诺,若是半年内这些货卖不出去,那么她将全部收回。

    给出这么大的让利,是为了这些商品可以在鹿市打开市场。

    自从开放后,虽然经济得到飞速发展,可乱七八糟的事也多了起来。

    比如假冒伪劣产品越来越猖狂,一些民众对一些产品也就会保持着怀疑的态度,不敢品尝新的,买的都是用惯了的老牌子。

    衣服还好,品牌黏性度一般,食物尤其是辣酱就不同了。

    陆夏能在百货商场铺货,也就能将名声打出去,也就能将产品推销到各个小卖部里。

    之前作坊还太年轻,还需要磨合才能高效地制作出味道好且稳定的辣酱。

    现在已经过了磨合期,作坊有能力扩张,还有了绞辣椒、蒜头等食材的器具,速度也能加快,效率得到明显的提高,辣酱的推广也可以进一步展开。

    鹿市成为陆夏重点发展的城市,物流方便,距离也不远。

    鹿市的经济水平也还不错,是个非常有潜力的城市。

    陆夏在魏元洲这里拿到了单子,也不急着离开,而是让袁志高给她推荐几个业务员。

    袁志高诧异:“你要在鹿市聘请业务员?”

    他们虽然也有业务员,可不像陆夏这样,特地在当地聘请的,都是派出去跑业务。

    而且他们的业务员也没开始搞多久,以前都是计划经济,只需要埋头生产,并不需要管销到哪里,都由上头安排。

    后来厂子效益不好,这才特意弄了这么个岗位,确实有些效果,不过作用没那么大。

    业务员需要东南西北地跑,十分的辛苦,还有可能会遇上危险。

    这还是个需要厚脸皮的工作,被人拒之门外也得觍着脸去求。一直都是别人求自己,生活被人羡慕的工人们,根本没有几个人能适应。

    因此效果只是一般,只有几个能说会道的发挥了作用。

    直到袁志高上台,业务员的业绩是有提成的,这才提高了业务员们的积极性,业绩直接比从前翻了好几倍。

    以前叫着去出差,推三阻四的,只有几个积极分子能勤快点。

    现在,不用叫就自己到处跑,恨不得身上长着翅膀,全国到处跑。

    “对,本地人更熟悉这边的情况,更方便去推销,还省了差旅费。”

    辣酱和瓜子都是些小玩意,得一家家小店地跑,又或者找那些在街上摆摊的人兜售,这都是需要长期作战的。

    若是从省城或者他们村里拿钱,人生地不熟不说,还有额外的补贴,回家也不方便。

    袁志高点点头,这就是个体户的方便之处,更加的灵活。

    李玉玲一直在一旁听着,忍不住插话道:

    “需要什么条件?”

    袁志高看向她,一般谈正事的时候,李玉玲都不会吭声的。

    李玉玲面露忐忑:“我想让我小辉试试。”

    袁志高一听,不由皱起了眉头。

    “小辉本性不坏,就是找不到适合的工作,所以才到处晃荡。”

    李玉玲口里所说的小辉名叫李光辉,是李玉玲大哥的儿子,也才十七八岁的年纪。

    从小就是个不老实的,就喜欢到处混。

    之前给他找了一份工作,只等别人退休他就能顶上去成为正式工。

    这是多少人求都求不到的机会,家里人费了多少人情才找到的门路。

    李光辉却不管不顾把工作给辞了,自己在外头混,说是不想花那么多钱买个工作,他自己就能挣出一片天地。

    这一闹一家子鸡飞狗跳的,她大嫂不知道在她面前哭过几回了,不知道该拿这个儿子怎么办了。

    大嫂还特别庆幸,当初要是让你袁志高将儿子塞进纺织厂,现在要是闹这么一出,以后两家都不知道怎么来往了。

    家里轮番上阵劝李光辉,可李光辉就是不听。

    说他们安排的那个工厂,效益越来越差,而且不思悔改不知进取,里面的人都是在混日子的。

    这么下去,以后肯定撑不过去。

    他们还花那么多钱人,让他去那个厂子工作,这不是冤大头吗。

    那笔钱用来干什么不好,非要砸在里面,干死干活这辈子都不一定能挣回来。

    李家人还让袁志高去劝,毕竟纺织厂现在翻盘了,越来越好,指不定那个厂子也一样,国家还能看着不行?

    这么大的厂子呢,也就这段时间被冲击,以后就会好的。

    袁志高其实并不看好,可也不敢不给妻子一家面子,也专门抽出时间去劝了,可李光辉跟吃了秤砣似的,谁来都不管用。

    现在这小子还到处晃悠,成天不知道在忙什么,袁志高的老丈人和丈母娘天天为这个大孙子着急。

    李玉玲大哥好几次都要动手打孩子,父子俩现在跟仇人似的。

    李玉玲一听陆夏说要招业务员,她就想起李光辉。

    虽然陆夏是个体户,可她的行事做派李玉玲非常的清楚,袁志高平常都会跟她说工作上的事,也并没有因为陆夏是个女人而避嫌。

    跟着这样的人干活,不会出什么事,还能学到不少东西。

    李光辉不想去工厂工作,实际上也不是瞧不上当工人,不过是不想让家里花钱买工作罢了。

    家里人担心也是觉得他游手好闲的,万一被人带坏走了歪路,那可就麻烦了。

    现在是严打时期,可比平常严格得多。

    虽然家里肯定不会觉得这是个什么好工作,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