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后他位极人臣了: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科举后他位极人臣了》 40-50(第7/17页)

    画完后的“图解经史”,在县学流传开了,逐渐有了第二代、第三代手抄本……

    那些嫉恨他的人见他这么“无私”,对他的印象改善了。

    嫉妒还是嫉妒的,只是恨少了许多。

    日月如梭,转眼便到了院试的时间。

    考场依旧设在宿天府原来府试地方,不同的是,主考官由知府变成了屈学政。

    跟县试以及府试一样,院试也需要认保和结保。

    这些赵学正在县里的时候便已经帮他们安排的妥妥帖帖。

    几月前为府试租的那套房子一直租着,为的便是院试还需要居住。

    金氏、吴氏带着谢彦以及下人又来到了租屋。

    院试的那天,天还没亮,院试大门外便挤满了隶属于宿天府管的各县学子。

    谢彦在谢家人的护送下来到院试大门外,找到了尚县令带领的一队后,“淹没”在人群中等待着大门开启。

    第三声号炮后,院试大门开启,衙役举着“照准牌”,以县为单位,引导童生进入大门,并在第二道门前继续排队等候。【注1】

    此时,外搜检官到场,对每个学子进行搜身。若是这些外搜检官能从学子身上搜出金银、夹带或者参考书,他们会获得奖赏,所以格外地费心。【注2】

    每场考试都有想要作弊的人,这次院试还真有几个不怕死的,外搜检官从他们身上搜到了不应该带的东西后,立即论罪。

    谢彦顺利地通过了搜检的仪门后,进入了考场。

    接着进入考场的人每二十人分成一组,站在知府面前,再次由内搜检官进行搜身。【注3】

    经过外搜检官的搜身后,内搜检官几乎搜不出什么了。

    层层的搜查,让院试看起来比县试和府试更为正式和严格。

    接下来便是确认身份。

    考生们一个个来到屈学政面前,由站在旁边的禀保确认身份,向办事员提交结单后,换取答题用纸。

    考生拿到答题纸后,需要立即坐到指定的位置上。

    谢彦被分到了“西宇字第二座”。

    “西”表示方位,在考场的西侧;“宇”是按照千字文的排列顺序,“第二座”则是座位号。

    县试和府试都会在答卷上写自己的名字。

    院试则不同,只在答卷上写座位号,不写自己的名字。

    谢彦答卷上写的是:“西宇字第二座”。

    但是答卷上有个盖三个印章的浮票,那个上面需要填写姓名和座位号。

    考生在浮票上写好姓名和座位号后,揭下浮票自己保管,只提交写有座位号的答卷,以后成绩发布了,合格者提交浮票来证明是合格者本人。【注4】

    考生纷纷入席后,天也亮了。

    接着便是考试。

    考试的题目跟县试府试差不多,关于四书的题目,他直接从大脑云空间中调阅发挥,经过多次训练后,他的诗词也大有长进,虽做不出诗圣诗仙的味道,应付这种呆板的考试却是绰绰有余了。

    正场结束后,他拿了第一。

    接着便是两场覆试。

    覆试的目的是确认此前参加考试的是学子本人,题目并不难。

    院试结束后的几天,开始合格者名单的发布。

    宿天府知府身着庄严的朝服,带着仪从走出衙门,一路乐章到达文庙。鸣放三声号炮后,知府在纸上写下合格者的姓名,展示在明伦堂上。【注5】

    结果谢彦拿到了院试案首!

    何宝生也通过了院试,只不过名次靠后了好多,一点都高兴不起来。

    柴成的名次也很靠后,但毕竟是通过了院试,凸出的青蛙眼不停地眨着,脸颊上泛着幸福的笑意。

    几天之后,屈学政在知府衙门召集合格者,教官全部身着朝服参加,通过院试的学子第一次穿上标示生员资格的正装——蓝底黑边的蓝衫以及雀顶顶戴。

    他们逐一拜见学政,学政赐予他们金花的帽饰。

    一一拜见完之后,新生员跪谢学政恩典……【注6】

    回到县学后,他们跟着尚县令以及各教官来到县文庙拜谒孔子排位……

    谢彦连中小三元,让谢怀安的面子倍增,一拨一拨地请客吃饭宣扬自家嫡子的聪慧,这次专门请了宿天府的有名戏子来到云林县城唱一个月的戏……

    最终的效果是,云林县上到八十岁耄耋老人,下至三岁垂髫小儿,没有人不知道谢家有个小三元的神童嫡子!

    院试及第者被分配到府县学中,姓名记入学册,获得生员资格。按照规定,生员需在所属府县学教官的指导下研习学问,但实际上生员不必到校上课,只在家中自学。

    所以如今的谢彦算是“失学在家”了。

    如今他已然成为了云林县的“名人”,走到哪里都是备受瞩目的。

    这让他想到了现代的明星人物,走到哪里都不方便。

    谢怀安几次想让他参加一些“卖弄诗文”的社交活动,在谢彦看来,那些活动是在沽名钓誉,便拒绝了。

    谢怀安只好自己参加那些活动,每天生活在一群人的吹捧之中,让他容光焕发。

    一个多月后,谢怀安终于消停了。

    他开始为谢彦考虑两年之后的乡试……

    云林县除了极少数为官致仕后的老进士,根本就没有能教生员的进士!

    谢怀安觉得只有让进士去教谢彦,才不至于埋没了天才的好苗子。

    他想到了京城的南宫瑾……

    他修书一封寄给了南宫瑾,让他在京城为谢彦找一个好老师。

    还没等到南宫瑾的回信,谢彦便接到了一道圣旨——让他去京城国子监陪世子们读书!

    乍一看是好事,谢怀安冷静下来后觉得“有百害而无一利”。

    在他看来,那些世子们养尊处优,定然是个个骄纵,不好伺候。

    再说了,如今只有那些学习成绩很一般、觉得自己考不上举人和进士的生员才想要进太学,学几年后,参加国子监的考试,授予县以及县以下的官职。

    对于普通学生来说,这是一条做官的捷径,但对于“天才谢彦”来说,最好的途径便是“举人进士一路考上去”,然后入翰林,进内阁……

    在谢怀安的“解释”下,全家人都知道了“国子监不是个好去处”。

    府上所有关心谢彦的人都非常着急。

    谢怀安和金氏更是急的不知所措地团团转。

    “有什么好急的?圣上下旨能不去么?”谢彦道,“难道还能抗旨不尊?”

    的确是这个道理,急也没用!

    但有几个人能用平常心去对待无法选择的选择呢?

    几天之后,谢家收到了南宫瑾的回信。

    南宫瑾在信中说,圣上知道谢彦是他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