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凤谋金台》 150-160(第21/33页)
路走来,风刀霜剑,四面楚歌,到最后我们什么都没得到。”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轻柔:“所以现在,由我来计划。”
这句话像一块冰冷的石头压在心头。
秦斯礼手上的力气突然加重。
徐圭言感受到疼痛,忽然觉得眼前这个人,熟悉又陌生。他的目光太沉了,看不透。
她站起身,想后退,但秦斯礼突然倾身,一手覆上她的肩,另一只手缓缓抚上她的脖颈,动作轻柔,却让人动弹不得。
他的指节冰凉而坚定,贴在她喉侧那根细弱的血管上。他的眼神带着某种疯魔的痴迷,缓慢而郑重地说道:
“你是我的,我不会让你再退缩,也不会让别人左右你。既然你不愿意顺着我走,那我只能逼你往我这边站了。”
那一瞬,徐圭言动弹不得,心跳得飞快,她从未见过这样的秦斯礼——他近乎病态的执着藏在那张温文尔雅的脸之下,如今终于露出獠牙。
她喉头一紧,几乎要窒息,惊恐地抬眸望着他。
半晌,秦斯礼自己先松了手。他仿佛意识到了什么,身子往后撤去,重新恢复那副人畜无害的笑容,说:“别怕,我不会真的对你做什么的,你应该知道……”
徐圭言起身,抬手轻轻按住自己的脖子,那里的肌肤依然温热,但她却觉得仿佛被冰封了一般。她看着秦斯礼,心中一阵茫然与畏惧。
她站起身来,要准备走。
可闷雷从天而落,“轰隆隆——”
徐圭言想快步走出去,可还是被秦斯礼拉住。
她吓了一跳。
“怎么来的?我送你?”
徐圭言拧了一下眉头,“我的马车在外面。”
“那我送你出去吧,”秦斯礼让下人拿了一把伞,撑开走在徐圭言身边,跟着她出了门。
在一把伞内,徐方向靠,可他似乎根本不在意徐圭言的情绪,伸手揽着她的肩膀,一同出了府。
车,他站在车下,笑眼盈盈,“不邀请我去你家吗?”
徐圭言默默放下帘子,马
将近,整个长安城内外张灯结彩,百官早早忙碌,工部、礼部、鸿胪寺奔走不息,一烈气氛。
这一日一早,尚未到当值时辰,御前就堆满了奏折。
奏折之中,几乎清一色都是弹劾周王李起凡之罪状,有的用词严厉,有的引律为证,最具杀伐意味的一道奏章由李文韬领衔,上书直言:“周王亲手杀害圣上贴身宦官文昭,已犯逆谋之罪,且恶行累累,自忏不悔,实为国祸。臣等恳请陛下以国法为重,明正典刑,以安宗社。”
监国之人正是李起年,他看完了这封折子,又将这折子递给徐圭言。
在她读折子的时候,李起年望着那堆积如山的折子,竟一时有些不知如何是好。
“真是演都不演了,”徐圭言放下折子,她刚才也看了许多请愿的折子,“这些人盼着李起凡死,不就是怕圣上心软,他不死,就是吴王上位的一座大山。”
李起年看向徐圭言,他双眉紧蹙,脸色阴晴不定。
“……不管如何,大哥罪不至此,一个太监而已……”
徐圭言连忙打断他,“文公公地位非凡,你不可瞎说。”
李起年吐出口气,此时鼓声响起,他们两人起身整理衣服。
片刻后,徐圭言跟着李起年出现在朝堂上。
台下的朝臣都上奏了什么,台上的人知道,你知我知,就没有必要演戏了。可李起年不懂这些,开口提了几句边疆的战事,下面便有武将说,“边疆一事由泰王李起云负责,晋王我们还是谈谈正事吧。”
什么正事呢?
李起年看向徐圭言,她点点头。
“诸位,”李起年缓缓开口,语气略显迟疑,“李起凡虽有罪,但毕竟是我的兄长,血缘至亲。愿诸位大人体谅,莫要动用极刑……”
话音未落,便有朝臣起身反驳。
“王法与亲情不可并论!圣上临朝有训,律条既设,若不行刑,如何服众?”
“晋王若以情废法,后唐法度从此何存?”
“圣上若在此,断无姑息之理!”
李文韬坐在最前列,头发已白,神情却沉稳如石。
他未动怒,也未劝解,只是微微侧首,望向李起年,神情里含着一抹淡淡的讥讽和耐心的等待——如同老狐看着一只小兽挣扎在猎人设下的陷阱中,不出手,只看你如何翻滚。
“诸位的意思……我已经明白了。”李起年咬紧牙关,眼里掠过一丝不甘,“只是此等大事,我还需向父皇请示。”
他拱手退下,面无表情地收起折子,下朝后却没有立即去御前复命,而是绕道去了另一处地方。
——长公主府。
长公主府邸高门深墙,女眷不常抛头露面,寻常朝臣都不敢随意涉足,但因圣上体虚静养,李慧瑾的府邸便经常有朝臣出入。
徐圭言与他同行。
入门之后,早有女官来引,穿过雕梁画栋的偏殿,李慧瑾正倚在榻上批阅内务坊上来的秋粮账册,眼尾藏着些倦意,手边一盏温酒已凉。
“你来了。”她淡淡开口,没有抬头。
李起年走近,把手中那叠厚重的奏折递上去,语气略带无奈:“都是在说我兄长的事。我自己也没什么办法,终究是哥哥啊。”
徐圭言站在一旁,眼观鼻鼻观心,未插一言。
李慧瑾终于停下手中笔,接过奏折翻了两页,又不耐地合上,丢在一旁。
“放这儿吧。”
“可是……”李起年迟疑了片刻,终究没走,“他们那群老臣还堵在殿里,说不回话不肯走。”
“那你就让他们等着呗。”李慧瑾轻笑一声,语调带着几分慵懒的傲慢,“后门没人守,你若想回府,从后门走便是。”
“可那些老臣……”
“他们愿意等,就让他们等。你莫不是怕他们?”她睨他一眼,神情冷峻中带着几分讽刺,“皇位都敢惦记,连几个老臣都镇不住,你还怎么监国?”
这件事上,李起年就没有李起云的魄力,李鸾徽下令说了全力以赴打吐蕃,李起云都能阳奉阴违让冯知节随机而变。
李慧瑾看向徐圭言,看来是这位老师过于出色,所以李起年没有思考的机会吧。
这一句说得李起年脸色一沉,却不敢作声。徐圭言看了看他,又看了看李慧瑾,轻声道:“我们先回吧。”
李起年这才低声应了,两人行过礼后,转身离开。
走出门槛的刹那,李慧瑾目光掠过徐圭言的身影,神色微妙,一言未发,只是轻轻勾唇。
徐圭言和李起年径直回了御书房。
而朝中老臣仍聚在殿中不肯离去,李文韬倚着椅背,静静地数着时辰流逝。他本就是个倔脾气,当年熬死三任丞相不动声色,如今怎会在这等关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