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凤谋金台》 120-130(第19/19页)
顶,宛若误坠凡尘的宫殿。此刻孤零零地立在崖上,在夕阳下竟有些荒诞。
长安的早春仍带着几分寒冷,宫中花木尚未复苏,但局势流转却比任何季节都要炽热。
李起凡自晨起御前禀报开始,便心烦意乱。
有人把晋王李起年于岭南协同朝廷官员赈灾、处理魏县令之事的风声带回京中,传得沸沸扬觞。
李起年硬握官权,不惜牺牲地方官名声以维护清赈公正。
有人私下嘀咕:“趋正不趋权”,但“权者即正”的道理,说到底还是会被长安权贵理解为忤主之意。
可李鸾徽对李起年的处理夸赞不已,仁厚爱民,处理得当。
李起凡跟着应和,心中却危机感十足。
近些年李起凡被召回长安,协政圣上,同圣上商讨国事,可李鸾徽一直都没有立太子的意思,前些日子又点名了他们三人,李起凡心中说不出的气。
这么些年,他以为父皇在考察他,到头来还是要和六弟、十弟竞争。
这口气李起凡咽了下去,只是立储之事,也不光李鸾徽一个人决定,他肯定会问李文韬,该如何选择的。
好在,御前禀报这一番事迹的时候,李文韬的态度十分微妙,散会后,李起凡跟着他走了出去。
“李御史,您今儿精神不错。”
李文韬斜睨了一眼李起凡,停下脚步恭敬地行礼,而后缓慢地转直起身子,轻咳了几声,“大皇子,臣这身子是一日不如一日了,勉强活着罢了。”
“哪里的话,您定会长命百岁的,”李起凡笑着说。
“臣能过活一日,便为朝廷卖命一日,周王您有事要和臣说?”李文韬当然知道李起凡找他来是做什么的,李文韬三朝元老,早已混成人精,对面人呼出口他都知道开口要说什么话。
李起凡有点不好意思,左右看了看后说,“只是感叹十弟的优秀,岭南多灾多难,他竟然有如此成就,真是不容小觑……”
李文韬笑着点点头,“你们都是圣上的皇子,自然都有圣上的魄力,圣上的能力,这不足为奇。”
听这话的意思是说他监国成绩也还不错?李起凡干笑一声,“我实在是佩服十弟,此等功绩,被当地百姓口口传颂,真是人才辈出。”
李文韬笑着点头,不再言语。
李起凡自然也清楚什么话都问不出来了,另起话题,“今日听闻六弟回长安的消息,却还未听闻十弟回来的消息,他是那边有事绊住了脚吗?”
“泰王本就在河南道的莱州,距离上就比岭南近得多,消息传过来的也快,可能还需要再等等。”
李起凡点点头,相比泰王李起云,他更讨厌晋王李起年,李起云和他岁数相差不多,同台竞技也不过是同辈的较量,可这李起年比他小十五岁,不知李鸾徽为何要这么做。
“等他们回来,宫中定会设宴迎接他们,到时候还请李御史来。”
李文韬点头应下,这李起凡还没成为太子,口气不小,摆出了东宫之主的架子。
李起凡回了自己在长安的周王府,用膳后,他独自坐在自家院落中的书房里,线香未燃尽,案上暗淡油灯下映出几页奏章和绘卷。
本是宵禁时刻,门外却传来几声轻轻的敲门声,周王府内的仆人都清楚怎么一回事,开了门,将周王府的长史王俨迎了进来。
“周王在小书房内,我带您过去。”
王俨进了书房里,李起凡似乎才回神,起身给他倒了一杯茶。小厮、丫鬟退了出去,屋内只剩下他二人。
“立太子的事,是圣上说了算,还是李文韬说了算?”王俨显然是听说了李起凡和李文韬聊天的事,开门见山,不留余地。
“依我看来,父皇说了算。”
“那你找他做什么?”王俨压低声音,“圣上本就不喜李文韬,你和他闲聊,圣上难免不多想,这个关头,不要出岔子。”
“我是想知道他对李起年的态度。”
“他又不是说了算的人,要他的态度做什么!?”王俨有些气,把手里的茶杯放下来,“立储,只能在你和六皇子之间选择,六皇子李起云是个吃会吃喝玩乐的纨绔公子,他是来凑数的,李起年岁数小,他也是来托你的。再说,圣上都将您母后立为皇后了,您还要做什么?”
这么明摆着的利好局面,王俨不懂李起凡还要做什么。
李起凡靠在椅背上,看向茶杯,半晌后,他抬眸,“我只是太紧张了。”
王俨正了正神色,“圣上叫他们两个回来,不过是想突出你的优秀,让众人更加服气,”他顿了顿,看着李起凡,大皇子资质不如早已消失的二皇子,失去前太子,是后唐的损失,也是李鸾徽的损失。
可这话又不能在李起凡面前说,当初圣上选择王俨做周王府长史,就是在给李起凡搭班子,他资历虽不如李文韬,但也见过大世面,李起凡这点都没看透,王俨觉得他实在是有些愚笨。
与此同时,在皇宫内,离含元殿不远的偏听间,李鸾徽坐在微薄龙案前,侍臣纷拥。
其中有奏折密报:“晋王奏例,正议赈灾改例”“赈灾系由晋王府两度整顿”。大内各部察悉此事,修奏争议归京供圣上审议。
李鸾徽不动声色。他脸上淡似春水,轻轻敲了敲案前琉璃盖笔。
“赈灾之责,非一人、一府所能担。朕看此案,不偏不倚,合情合理,几年不见,年儿长进不少。”
身旁工部尚书徐干耷拉双眉:“君上定性心狠。”
李鸾徽只是微笑:“权者,控也;正者,决也。若此间有人能将‘权’与‘正’分别驾驭,那便能成气候。”
放下手里的密报,他脸上的微笑消失了,“只不过,有这本事当太子有点屈才了,”他看向徐干,“适合做事,不适合决断。”
“大皇子在圣上您眼下监国数年,未曾出过差错,边疆一事也处理得当,没有不用的理由。”
李鸾徽笑笑,“其实还差点火候,”他嗓子一干,想到了故人,眼中满是孤寂。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