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重生八零从离婚开始》 90-100(第17/25页)
做成的,就比如我们两家,说是我们的大棚,但是实际上,这都是万年青市场投资的,所以以后我们两家的菜是要归万年青市场统一调配的。”
普开源也冷静了下来,四十多块的成本,这在城里都是一个职工一个月的工资,在农村里面那几乎是一家人半年的收入,看起来这个事情要弄成,前面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啊。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个大棚和万年青时候确实给了普开源一个新的思路。
杨大姐在一边听着真是吃惊。
关于大棚养菜的事情,她就是在开业那天听了桑瑜说了一嘴,又认识了一下冯美华,她对于这个大冬天能吃上绿叶子菜这个事情本来就觉得稀奇,今天跟着来了一看,才发现这个里面门道真是不少。
而且不管什么门道,这里面都有桑瑜的手笔。
杨大姐不禁想起半年前,自己去处理桑瑜跟王自力的事情时,那个时候的桑瑜又干又瘦,人的身上还那么多的伤口,看起来好像是一阵风吹过就能倒下去一样。
那时桑瑜说要离婚,杨大姐是觉得桑瑜那个畏畏缩缩的样子,估计也就是闹一闹,最后可能离不成。
哪能想到,当时那个瘦弱的姑娘不但说到做到离婚了,还在自己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时候,闯出了这么大的一份事业。
这么一回想,杨大姐自己也不由得雄心万丈起来。
谁说女子不如男啊。
普开源并没有在滨江市逗留太久,他在视察完了大棚就走了。
不过他挥一挥衣袖走了,倒是给一直都如同古井一般的四平乡带来了很多的震撼。
什么?有三个吉普车来到他们的村子里面了!还去了冯美华家?
什么?三个吉普车里面拉着的是一个大领导!他们去看了冯美华家的那个怪棚了!
什么?领导们还在冯美华家吃饭了,冯美华家肯定捞了不少的好处了。
……
因为普开源他们的到来,村民们一直都围着冯美华家,等到普开源他们走了,这种围观和打听消息就更加肆无忌惮起来。
桑瑜不是村子里的人,她没有办法应付这个事儿,本来她还想跟冯美华商量一下这个青菜销售的事情,但是这个情况她也没有办法留下来,只能暂时离开,约定了明后天的时候再过来。
而冯美华则车马娴熟的应对起村子里面的人。
桑瑜回到了万年青立刻就把市场管理处的人招来开了个会。
现在桑瑜的市场管理处里面有这样的几个人,周会计是总会计,她只负责总账,也就是月末、季度末尾以及半年和年末过来总账,为了能够全面的盘活整个市场,桑瑜又招了两个财务。
一个是会计范霞,一个是出纳陈秀琴。
桑柳现在主要就是管理着那四个铺面,别看她只有十八岁,可是卖了几个月的菜,又张罗着卖衣服,现在的她也成熟了起来,虽然有时候还是会出现些许稚气,但是更多的时候,她已经能够独挡一面,完全可以帮到桑瑜了。
再一个就是刘玉城。
刘玉城是第一个跟着桑瑜干的人,更是为万年青的建立出了很多的力,他现在主要管理的就是整个市场里面的事情,上到市场的拓展和摊位出租,下到摊位上吵架都要归他管,事情实在是杂。
所以,桑瑜让他自己招了一个助手,叫做闫刚,专门辅助他做市场里面各种事情。
还有一个段成,来管理的是运输,不过他现在还在大车队上着班,所以这次开会他就没有过来。
最后一个就是毛雨桐。
毛雨桐刚刚招来的时候,桑瑜主要是让她来做出纳的,可是,干了一段时间,桑瑜才发现让毛雨桐干一个出纳实在是太大材小用了。
别看毛雨桐只是一个中专毕业,可是她在学校的时候就是学生会的,虽然不是会长,可是却一直都是干得后勤工作,所以,她心细又有耐心,还特别有眼力见,情商也高。
桑瑜直接让她就跟在自己的身边帮忙,什么都管,特别是在自己不在万年青的时候,她需要全盘统筹。
而她的工作能力也被大家看在眼里,虽然万年青才开了几天,可是前期她就在工作,能力突出,已经服众。
桑瑜在没有停薪留职的时候,车床厂也好、木材厂也罢,那都是三天一大会,两天一小会,每次开会就是各种废话连篇,说不到正点子上,只觉得开这种会十分的浪费时间。
轮到她自己管理的时候,她也十分忌讳万年青的会议也变成这个样子,所以,万年青开会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规则,那就是每个人提前要想好自己管理那一片的问题,开会就说事儿,不要说废话。
这一点对于桑瑜也是一样的。
这一次的会不是例会,属于桑瑜临时召开的,所以大家都不明白是有什么事儿。
而桑瑜开口就直接说了自己召开这个会的目的:“四平乡的大棚菜要上市了,我思考了一下,我们也要四平乡的大棚纳入我们的管理之中来,这个管理的工作还是由玉城这边来负责,你也回去思考一下,怎么管理才能更好更有序也更便利。”
刘玉城一听都愣住了,他看着桑瑜有点肝颤,说:“姐,我不知道我能不能干得下来。”说着他舔了舔嘴唇:“我现在还在管着市场,我怕我弄不好。”
桑瑜却笑眯眯的说:“市场里面不是还有闫刚吗?他已经上手了吧?”她这么说着的时候,目光看向了闫刚,明明目光平常,可是闫刚还是在这个比自己小了一岁的姑娘的询问下,大气不敢出,只能默默地点头,保守的说:“我还不太熟悉。”
桑瑜:“都是一些不怎么费脑子的活儿,再过个几天就熟悉了。”说着,她又看向了刘玉城:“冯美华你又不是不认识,你们两个好好的碰碰头,商量一下这个大棚要怎么弄。”
桑瑜都这么说了,基本上就已经是板上钉钉了,刘玉城就算是心理再没有底也只能用壮士断腕的信心把这个事儿就给接了下去。
至于刘玉城能不能把这个事情干好,又能怎么干,其实桑瑜并不怎么担心和考虑,经过这一段时间的观察,她看得出来刘玉城是一个有想法又能花时间去实践自己想法的年轻人,而且他能吃苦,有耐心、肯动脑子,从来不轻易的否定自己,情绪还十分的稳定,这样的年轻人只要给他一个平台,他自己就能发光发热。
更何况,改革开放的初期,满地都是钱,大家对于管理什么也知之甚少,这个巨大的时代红利也让企业的容错率极高,所以,桑瑜可以肯定刘玉城一定不会让自己失望的。
就是一次失败也没什么的,重新再来就好了。
其实最近一段时间对于刘玉城来说也是一个痛苦的转变期。
他原来干得活儿那都是十分简单而且不费脑子的,每天就是拉菜、批菜、然后再总结一下市场上卖菜的规律,进行菜品的调整就行了。
他每天的生活就是这么简单和快乐,吃喝快乐,不过,这么简单快乐的日子过得久了,他其实也生出了一种略微有点腻味的情绪来。
不过这种情绪他可不敢告诉任何人,毕竟比起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