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剑出鞘》 230-238(第11/13页)
,不可告诉任何人他的去向。主上离开前,并未解此禁令,我是主上写入族谱中的……青阳氏的魔,不得主上和青荇山的认可,不能踏入此山。”泯低声道。
墨守成规,有时候也许不是刻板,而是无尽的缅怀。
初初道:“当初是一个姐姐把阿织你送回来的。”
“她叫司岚,是青阳氏伯赵一族现任首领。”泯道,“她说,等阿织姑娘醒了,若有疑问,可以去东海寻她。”
……
东海,放逐之岛。
海浪侵蚀乱石滩,鱼虾在浮浪中梭巡,与三年前寂无人烟不同,今日的放逐岛有嬉戏声,几个穿着古袍,头戴滕环的孩子在岸边追逐玩耍。
忽然,一道凛然的威压袭来,孩子们都睁大眼,畏惧地望着忽然出现的青衣女子,和她身边的一妖一魔。
乱石滩涌出一道水门,司岚推门而出,对那几个孩子道:“你们先回去吧。”
孩子们恭敬地行了个抚心礼:“是,司岚大人。”遁入水门中不见了。
司岚上前,对阿织行以一礼:“阿织姑娘,近来可好?”
阿织垂眸问道:“能否带我去看看放逐之木?”
司岚微颔首,抬手一引,通往隐匿之间的门便落在了浮浪上。
长长的通用通往灰色禁地,当中生长了一株形似枯萎的树,树上无花无果,只有狰狞如鬼爪一般的枝桠,树旁还有一座空旷的石台。
司岚引了一簇火把这里照亮:“这株放逐木,青阳氏七百年前就找到了,可是,把它养活,是主上和先任主上的意思,他们早料到魂引的结局,想给青阳氏的功臣留一线生机。二十多年前,族人迁到东海,尽心照料此木,开花时,我们都很高兴。”
“后来……”司岚仰目看向放逐木,顿了顿,声音轻了许多,“三年前,主上带着阿织姑娘回来时,放逐木上已结了果。四只果,两朵花。主上大概想以放逐木的花,留存阿织姑娘的碎魂,再渡以愈魂之息吧。”
阿织沉默许久:“所以,他最后是在这里……”
司岚听出她语气中的悲意,劝说道:“阿织姑娘不必过于伤心,主上一生所为,皆不为己,最后卸下重担,能做这样的选择,想必也是他唯一一个属于自己的心愿了。”
阿织安静地望着放逐木:“放逐木,放逐岛,我记得甘渊有一处闭关禁室,叫放逐崖。放逐二字,对青阳氏,可有什么特殊含义?”
司岚道:“阿织姑娘敏慧,放逐木是这幽冥之木的本命,但将此道命名为放逐,的确是青阳氏刻意为之。因为放逐二字,在青阳氏一族心中,并非惩罚。我们被这千余年的使命束缚太久,所谓放逐,于我们而言,它是地偏心远,是天地自由,是难以企及的愿望。”
“好在……”司岚淡淡笑道,“历任主上不懈努力,端木氏一族和阿织姑娘舍命牺牲,还有许多玄门同修的付出,至今日,青阳氏已不必再偏居一隅,族人时常会去人间走走,甚至有拜入别的门派的,但他们总会记得家在哪里,得闲便回来,帮着照料放逐木,管教族中的孩子。”
这样吗?那也该是师兄最想看到的吧。
此间已无话,阿织颔首与司岚作别,转身要离开。
“阿织姑娘。”司岚略一思索,唤住她:“有一桩事,想要拜托姑娘。”
她看了一眼放逐木:“三年前,主上为姑娘引渡愈魂之息的那天,放逐木上所结的其余花果大概是受到魂息影响,一夜之间全然不见。我想,兴许是那些魂休养好了,已重入轮回吧。”
阿织道:“你是说,风缨、楹、拂涯,和元离?”
司岚颔首道:“是,所以我想,阿织姑娘如果得闲,今后能否帮青阳氏一族在人间各处找一找,若是找到了,不必打扰,告知青阳氏他们的下落即可。”
她说着,歉然道,“此事本该我亲自去的,但一来,我修为远不及阿织姑娘,二来,青阳氏族中还有些事务脱不开身,只能劳烦你了。”
阿织静观司岚的气泽,分神已近圆满。找几个人罢了,需要多高的修为?她是好意,阿织知道,师父和师兄都不在了,此后漫长的一生,总该有所寄托。
阿织点了点头:“多谢。”
……
人间数度春雨,转眼十余年过去,仙盟没了伴月天,但玉轮集依旧还在,灵气充沛的断峰再度成为大争之地,散修们厮杀不断,各门派也跃跃欲试,好在奚家、楚家同时派人前来驻守,及时平定此间乱象。
地煞尊兵解于昆仑一役,楚家如今的家主是判官楚悠,凌芳圣也于七年前将家中事务全权交给奚奉雪,云游去了。奚楚两家嫌隙已解,关系更胜往昔,加上两位年轻的家主坐镇,手腕雷霆,玄门竟显现出一副难得的和谐气象。
相比之下,白家却日渐式微。白舜音自昆仑归来后,闭门七年不出,之后亦甚少在玄门走动。有人便揣测,说灵音仙子是伤势太重,加上兄长被人寄生一事对她打击太大,心灰意冷了。但偶有人撞见白舜音,只见她长发挽起,一身缟素,似在为谁守孝。后来便有知情人说,灵音仙子的伤早已好了,七年闭户是在服丧,她与聆夜尊有婚约,聆夜尊亦殁于昆仑后,她从此一身缟素……一生缟素。而白家人,亦一改从前仙气飘然不问世事之风,在灵音仙子的吩咐下,从此悬壶人间,普渡世人。
玄门无大事,这十数年间,只有两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楚家孟婆、奚家渊公子先后步入分神之境。人们说,他们能有此造化,都是因为经历了昆仑之劫。于是玄门中,试炼之风大盛。与从前不同的是,如今那些试炼之地,常常能见负剑之人。
妖乱已过去四十年,剑之一道,再度在玄门兴盛起来,徽山姜家,随州章家,诸如此类的剑道门派与世家,重新成为人们趋之若鹜之地。
但无人敢上青荇山打扰。
世事几番轮转,如今的剑尊,依然是独居青荇山上的隐世之人。玄门中流传着许多她的传说,有说她性情孤僻,只与妖和魔打交道,有说她手段阴狠,为了复生,不惜施展养魂禁术,更多的是赞她的大义,叹她的孤苦,珍视的人都不在了,伶仃一生不知如何渡过。
其实玄门中人不知道,他们中很多人其实见过她——有一个眼覆白绫的年轻女子,尽敛一身气息,背着一柄失主的剑,曾到每个门派,每个世家寻人,问他们有没有见过一个寡言的少年,青涩的孩子,眉眼英气的姑娘,稳重的男子。
她走遍了人间各处,偶尔,她会在一株草木便停下,妄图寻找一丝……与他相似的气息。
玉轮集的四海坊又营业了,如今的坊主,不是从前那个带着一张面具的老叟,而是一个长着一双狐狸眼的书生。只是,这个书生好像是个病秧子,时时咳嗽,气息越来越弱。
那是春雨落下的第二天,鬼坊主消失在了四海坊,他似乎只是出门办事,似乎再也不回来了。
狸猫妖发了一天的呆,翌日,他就收拾好行囊,上了青荇山,礼貌地问山里的人是否需要一只可以看门,可以记账,可以打扫屋舍的猫。
青荇山本就妖多于人,萦绕满山的雾气自行撩开,把它迎了进来。
狸猫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