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出鞘: 13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剑出鞘》 130-140(第2/15页)

织眼上覆着白绫,拄着盲杖,走得慢些,一时被小二挡了路,她顿了半晌,低声道:“借过。”

    小二闻言回头,看到她,整个人都愣住了。

    及至阿织在方桌边坐下,小二先是被茶壶烫了手,跑堂的时候险些栽跟头,掌柜的叫他,他失了魂一般,听也听不见。

    问山端着一盏茶,边吃边笑:“仙子化凡,也是天人模样,我早说了小阿织好看,被人看呆了是不是?”

    他又无不遗憾道:“可惜我们小阿织从不打扮,不然玄门中选美人,必有我青荇山的一席之地。”

    阿织闻言道:“我打扮的。”

    问山看她一身素净,费解道:“你哪里打扮了?”

    阿织道:“师父穿青袍,我也穿青衣。”

    她顿了顿,有点疑惑,“青衣不好看?”

    问山被她噎住,半晌道:“不是,这不叫打扮。我不是给你置了衣饰和妆奁,你的环钗呢?你的罗裙呢?你的螺子带胭脂粉呢?”

    阿织道:“戴朱钗不方便练剑。再说,师父不也不戴多余佩饰么?”

    “我不戴你就不戴?”

    阿织摇头:“不戴。”

    她道,“但我佩剑。”

    叶夙听到这里,终于忍不住,很轻地笑了一声。

    问山看了两个徒弟各一眼,夏光微照,心境舒畅,时候正好,他道:“这样,我们一起做一个茶戏。你们低头看看自己的茶,依照茶多茶少,相互问一个问题。”

    人间根本没有这样的茶戏,问山仗着阿织和夙不常来人间,全凭一张嘴忽悠。

    阿织和叶夙竟也信他,算下来,该是阿织问叶夙,叶夙问问山,问山问阿织。

    问山煞有介事道:“问的人一定要发自内心,一定要是最想问的,回答的人也不许敷衍,否则——”

    就像要立下马威似的,问山从桌上抽了一根竹箸出来。

    竹箸沾上了魅羊的气息,很快被递给邻桌的一名书生。

    书生是即将上京赶考的寒门子弟,表妹送他到城外,两人一齐相顾无言很久了。

    问山道:“究竟想说什么,再不说就迟了。”

    得了竹箸的书生欣喜若狂,一个瞬间,他似乎拥有了十足的勇气,对身旁的表妹道:“晴妹,其实……其实我早就下定决心,这次会试,我金榜题名也好,名落孙山也罢,事情一了,我必定回来娶你,你一定等我,千万莫要嫁给姓孙的那厮。”

    表妹一下红了脸。

    问山收回目光,任魅羊的气息渐渐散去,屈指敲了敲桌,严肃道:“瞧明白了么?莫要等着为师使手段。”

    “小阿织,你先来。”

    阿织其实明白师父的用心良苦。

    她握着茶盏,感受着茶叶在水中舒卷沉淀,说道:“那时……在沧溟道,师兄为何要拦我?”

    叶夙的声音凉得如春雾一般,融在夏光里,很静:“妖物棘手,以你目下之力,无法应对,反会招来祸患。”

    阿织垂下眸。

    其实师兄的答案,她早就料到了。

    时至今日,她亦知道她那时复仇心切,太过莽撞,那妖物可以灭慕家一族,如何会惧她一个剑修。

    岂知这时,叶夙又解释道:“我的意思是,人力虽有尽时,但你天资过人,世间罕见,若想逆势而行,便不能一蹴而就,只要如以往一般静心习剑,终有一日,你将不负今日此心。”

    阿织微怔,看向叶夙。

    苍茫的视野里,他的身形亦模糊。

    原来师兄竟是这么想的,他不曾一味地劝她放下,只是让她铭记今日此心,然后行该行之事。

    春雾也不是那么凉,流淌入夏光中,亦能驱散阴翳。

    阿织很轻地“嗯”了一声。

    问山随口玩笑道:“你可知夙赶去沧溟道的半途,在东海撞见一群修士,他们被一只凶兽逼得退无可退,夙匆忙落下一剑,解了危机,但因太赶着去阻你,露了行迹,被一行人瞧见真容。

    “瞧见真容没什么,这当中有一个女修,也不知有什么能耐,居然辗转打听到青荇山叶夙之名,还传信到我这里,说想见上一面,当面致谢。

    “你看,你师兄堂堂一个青……青荇山避世之人,为了你的事,居然惹上这种烂桃花,你就不要与他置气了。”

    阿织的声音依旧很低:“我说了,我不曾与师兄置气。”

    亦不再怨自己无能。

    若是此时无法遂愿,今后自当加倍勤勉。

    第132章 覆剑坡(三)

    问山笑了笑, 看向叶夙:“到你了。”

    “青荇山的夙师兄,有什么要问为师的吗?”

    叶夙微颔首,似乎这个问题他早就想问了。

    “师父总是纵横潇洒,随心自在, 叫人歆羡无比, 可也有放不下的遗憾?”

    “说起遗憾——”问山呷了一口茶, 拖长尾音,像是在故意耗夙的耐心, “那可就多了。”

    “愧对的红颜, 分道扬镳的知己, 一生无法弥补的缺憾,偿还不了的恩情,永远亏欠的故人。还有恨——”问山努力回想一番, 笑道, “哦, 恨倒是没有,我一般有仇,当时就报了。”

    他看着叶夙:“为师猜,你真正想问的是, 一个人既然总有这样那样的遗憾, 如何做到随心自在?”

    “为师教你,你愿学吗?”

    叶夙道:“愿。”

    “许多许多年前, 我刚入道,有个半吊子师父, 修为……也就筑基吧,他除了教我一点引灵术法,每日就是拿着酒葫芦, 到人间各个酒楼讨酒喝。因为我对玄门总有各种各样的好奇,每日都拿许多问题烦他,譬如怎样冯虚御风,修行六境究竟指什么,这世上当真有人可以成仙吗。后来,他实在被我问烦了,每次我再有疑惑,他便指着远处虚虚实实的高山说,‘你问那座山去。’“

    山从不为世人解惑,它只是沉默矗立。

    当初半吊子师父随口的一句话,忽然令问山开悟。

    “许多事放不下,是因为得不到一个结果,或是有结果了,觉得不好,所以总抱有一丝转圜的希冀。但是凡事一定要有结果,一定要求一个解么?倒也未必,解与不解,山一样是那座山。”

    “那之后我就想通了,管他昨日明朝,我只顾当下心意,此时痛快,此生尽兴。”

    问山说完,笑着道:“好了,那么从此刻起,为师可以看到一个跟为师一样纵横潇洒,爱恨由心的夙么?”

    夙不知如何回答,问山的话他听进去了,但他自问做不到。

    肩上使命重逾千斤,不得解,放不下,丝毫不敢罔顾。

    “好了,到我了。”一壶茶吃尽,问山招来小二换壶新的,看向阿织,“小阿织,当初为何学剑?”

    不等阿织答,他先声提醒,“不许说师父教剑,你就学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