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有日月照山川(科举): 第 55 章【VIP】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自有日月照山川(科举)》 第 55 章【VIP】(第1/2页)

    乔时为年纪虽小,可毕竟是“玩过”小报的人,仔细一思索,便能猜出个七七八八。

    他第一回的解试文章,毕竟是剑走偏锋,宜推上风口浪尖。

    一举多得。

    微阳过西窗,书案上日光舒和。

    乔时为继续品读宋薪的经义文章,不知觉入了迷,直到窗外暗青,才想起要点盏灯。

    宋薪是九经及第,文章多以阐释经义为主,当中常常穿插些许修身领悟,令人醍醐灌顶。倘若说祖父乔守鹤是修心,那么宋薪就是在修“理”——掺入了禅学的儒学。

    譬如他文章写道:“世道喧哗多欲望,学子常常不知修身。读书为入仕,每日如役书中,既得入仕,又常恐俸禄、官衔不加……于是乎,营营奔走不得闲,夜深阑干忘此身。”

    宋薪理解的读书,是很纯粹的求知,而非求仕。

    且他常常阅览各类古籍,从中挖掘经义之解,可见是个追求儒学义理之完备的老学究。

    乔时为开始期待拜见座师——能吟出“营营奔走不得闲,夜深阑干忘此身”的人,必定对“我是谁”有了清晰的认识。

    ……

    投了拜帖,又从林家书局寻了古籍,算是“投其所好”。

    这日,乔时为前往宋家拜见座师。

    小巷通幽,和乔家一样,宋家藏在寻常百姓间。

    知晓乔时为今日过来,宋薪特地换了一身蓝袍,木簪冠白发,不染一丝官气。闻声开门那一瞬,似是开卷,竟有些期待。

    “学生乔时为,拜见房师。”乔时为作揖道,再呈上所带的古籍。

    “回帖里明明说好,不搞礼尚往来这一套的……”宋薪负手摇摇头道,可低头看清是古籍后,立马双手接上,换脸笑嘻嘻道,“盛情难却,那老头子暂且收下,待抄完了再还你,附赠心得一份。”

    乔时为笑应道:“座师说得对……读书人易卷探讨学问,怎么能算是礼尚往来呢?”

    往里略扫了一眼,只见前院一片半枯的豆萁——小老头竟把前院的青砖撬了,耕种了两垄豆子。

    有趣,有趣。

    不同于贾瞎子那种忽悠人的有趣,也不同于黑脸老儿圆滑处事的有趣,宋薪身上的,是陶渊明那种“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文人有趣。

    不会种,撬了砖也非得种。

    注意到乔时为眼神落在两垄豆上,宋薪讪讪笑道:“子女不同住,院里无童子,连杂草都不多长……不能全怪我。”

    边说,边领着乔时为往书房走。

    前院豆苗稀黄,书房里却耕得好一片书海,不是书多,而是书稿多。

    成摞装订好的,压在书案上的,贴在墙上的……或洋洋洒洒写满篇,或临时领悟写几句。

    置身其中,仿佛被小老头的学识包裹着。

    原来外头的一切皆只是修饰,这里才是宋薪的内心。

    风来一片书页响。

    宋薪静坐着,眉眼弯弯,看着乔时为踱步仰首品读墙上文章,任由时间一点点流逝。

    半个时辰后,宋薪才问:“怎么样,乔解元,小老头编修的经义注释还不赖罢?与你的考场之作相比,如何?”

    乔时为可不踩坑,应道:“学生但凡是答了,都算班门弄斧。”

    一个既能与后辈开玩笑,又能沉心坐下搞学问的小老头,他这些经岁月沉淀而得来的文章,哪是乔时为能比的?

    “知晓我为何两回都要将你的文章推上浪尖吗?”

    乔时为说了自己的猜想。

    宋薪笑着摇摇头,道:“这些只是官场里的小手段罢了,老头子活到这个岁数,若是还不懂人情世故,倒要叫人看笑话了。”

    乔时为端正倾听。

    宋薪抚胡须道:“以你的年岁,站在此处往前看,看到的是前途未知,而老头子往回看,看到的是已定的命数。你敢写,是有‘英雄造时势’的雄心,我敢推,是看清了‘时势造英雄’,顺天而行。”

    他笑眯眯的,满眼都是欣赏,道:“成全一位英才,何乐而不为?”

    乔时为了然,起身作揖后,反过来问:“先生这一屋的锦绣,为何只露出一二示世人?它们值得更多人知道,先生也值得。”

    “我曾经是这样想的。”宋薪淡然道,“但后来我发现,若是执着于他人的认可,便会陷入与自己的纠缠,成为他人的附属……一旦想明白‘人生直作百岁翁,亦是万古一瞬中’,无需证明什么,也来不及证明什么,便通透了。”

    继续道:“修身养性所需要的,是不染铜臭的,多读多写就会多获得。”

    乔时为暗想, 果然没错,不管是文章还是言行,宋薪都带有一股禅学味。

    成德成仁。

    “可是,活着总是要与财打交道的。”乔时为道。

    “没错。”宋薪点点头,“于我而言,能有这一身长衫就足够了。”

    他找到了自己的平衡点。

    “先生大才。”

    乔时为再次踱步于书房中,环顾一页页文章,他打趣道:“可是……小子也是人呐。”

    宋薪瞬时明白,哈哈大笑,觉得这少年果然妙极,应道:“是老头子不够通透,终究还有私心杂念。”

    两人又谈了许久,直到日暮,乔时为才告别。

    走到前院,路过两垄豆子地,乔时为回头看看挥别的宋薪,想到小老头平日坐在这里研读的场面。

    蛐蛐伴读,一晃半日,吹过的风既孤独又自由。

    ……

    ……

    暮秋,河畔蒲柳皆已枯黄,偶尔遇见松柏,也有些暗沉,等着初雪洗净它的苍翠。

    去拜见宋薪是有后劲的,耳畔总时不时响起小老头的声音“能有一身长衫就够了”。

    显然,小老头又不希望乔时为只穿一身长衫。

    乔时为从林家书局回来,怀里抱着几本书,边走边想。

    “是乔师弟吗?”后头传来喊声。

    乔时为愣愣走了几步,才后知后觉回头张望。

    只见一道熟悉的身影从马车上下来,小跑追上来,到了跟前,整饬了好衣物,才作揖道:“远远瞧着觉得像你,只是几年不见,不敢确定。”

    又贺言道:“恭喜乔师弟夺得解元,某刚入京城便听闻到处都在传……恭喜乔师弟与山弟皆以才华理想得功名。”

    是三哥那位舍友,李良青。

    乔时为回礼道:“李师兄,好久不见。”

    那年,李良青行卷得荐,又有几分学问在身,殿试得了同进士出身,去了胶东一小县任职。

    那一回的争执,于乔时为而言,只是道不同不相为谋,谈不上对错。所以再见时,可以心平气和。

    李良青看起来更成熟稳重了,眼底透着些疲惫。

    昔日将斋舍收拾得一尘不染的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