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自有日月照山川(科举)》 第 47 章【VIP】(第1/3页)
橘子历了一场劫,变得更通人性,也更强大了。
它不再似从前那般痴于走街窜巷进大山,与犬恶斗,它更喜欢静卧树下沙堆上,立耳细听周遭的细小动静。
唯有入夜前,它才会出去一趟,呜呜低语,对臣服于它的犬群发号施令。
对乔时为而言,同样历了一“劫”,他想通了一点——橘子对他的感情是更深的,单纯而热烈。
他和它之间,乔时为一直以为是一场相遇,而实际上,这是橘子的一场选择,它忍着血腥味选择救下竹篮里的娃娃,它选择留在屋檐下,才会有后面的缘分。
橘子至今仍留有习惯,喜欢时不时把头埋进乔时为怀里,嗅一口味道。
就如从前,乔时为睡在襁褓里,嗅一口奶娃子的味道,确认是自己救下的那个娃娃。
很多人是乔时为的镜子,让他认清了自己是谁,但唯有橘子跟前,他可以显露出几分秦濂的从前。
没有人能够理解乔时为在这世上的孤独,但橘子会,一个是从前世闯入今生,一个放弃奔行田野间,留在寻常人家……一人一狗,何其相似。
“橘叔啊橘叔,咱俩才真是一个狗窝里睡出来的。”
乔时为坚信橘子能活很久,一声“橘爷”不能叫早了。
……
……
一日分昼夜,一月有圆缺。
北斗柄指东南西北,人间正是春夏秋冬。
读书能养气,多读多盛。书无穷,则行无穷。
如橘子一般,几年苦读,历经辛苦,乔家兄弟仨亦是经历了一场“褪毛”,重长锋芒,各有小成。
……
舞勺之年,男儿学御射。
国子监学文为重,然六艺亦不可废,适龄学子需参加御射课。
初秋日,射圃里,一少年郎身着玄色骑射服,束发而不冠,策马扬尘而来。
他双眉紧锁,多了几分勇武气,颇有“执笔写春华,弯弓瑟秋风”之气概。
难得看到读书的儿郎身姿如此板正,毫无“弱柳扶风”之态,教骑射的武官忍不住出声指点几句:“身正,心正,有意瞄靶,无意放矢。”
正说着,少年引弓,从容架箭,用的是分鬃射的架势。
弯弓引弦鸣,箭风掠草惊。
箭矢呼啸而去,十丈开外,正中靶心。
正当学子们抚掌惊呼之时,又一箭发出,二十丈外的圆靶上,箭矢偏了靶心一寸。
御马射箭的少年郎,正是乔时为。
益祯九年,这一年乔时为十四岁。
……
从射圃返回斋舍的路上,赵宕举惯性夸夸:“小安,这天底下就没得你不会的事吗?不但文章写得好,连御射都这般气派。”
“家里毕竟有个练拳脚的祖母,父亲考的又是武举,日日洗眼看着,是个猴儿也能学个一招半式。”
斋舍那头传来搬挪家什的声响。
转过拐角,平日里静悄悄的两件邻房,今日居然有了动静。
乔时为扯了扯赵宕举的衣袖,低声问:“斋舍闲置了几年,王、贺两家的‘神童’,终于想起要回来住住啦?”
“我正欲同你说呢。”赵宕举压低声道,“听老爹说,早两日,官家在玉宸殿御书阁召见了这两位伴读,兜了一圈问他们属意哪个官职……毕竟他们俩在童子举中被赐‘同进士’,岁满即可出任官职。”
“想来是没要官职,否则岂会出现在国子监。”乔时为搭话道。
“正是。”赵宕举继续道,“王春生机敏,当即谦虚应道,‘小子入宫,求学于东宫三师门下,已是隆恩旷典,万不敢贪天之宠,更不敢以年少时的区区学识,而任朝廷命官’……我老爹说,这王春生已有出身,不称‘臣子’称‘小子’,想来是得了王相的真传,拿准了官家的心思。”
又言:“官家听后,大喜,问他打算如何,王春生应道,‘良金百锻不失其彩,小子愿重走科考路,破釜沉舟,经三试考察,不废经年所学,不丢东宫三师脸面,不枉天子恩宠’……此话一出,官家含笑频频点头,不仅允了他,还夸道,‘世族子弟若皆有你的觉悟,大梁何愁不兴’。”
乔时为仔细琢磨话中的话,忍不住喃喃道:“好厉害的计策。”
“小安,你琢磨出里头的弯弯绕绕啦?”
乔时为拉着赵宕举,去了湖边小石亭,才说道:“当年,三槐堂提前祭祖大典,便是公开与其他名门望族划清了界限。分明是衣冠世族之后,却不与其他世族为伍,便只剩官家这一条路,当官家的纯臣、重臣……王氏表其忠,天子信其忠,只要王氏人才辈出,官家必当重用。”
“王春生敢放弃童子功名,想必是有学问底子的,再者,有王氏与官家的这层关系在,只要他有本事考到集英殿上,官家定会给他一个好名次。如此一来,王春生的功名远高出‘同进士出身’之上,未来官途也将走得更远。”
“故王春生此举,一可以得官家赞叹,向官家表忠心,二可以走宽自己的官途,乃一箭双雕,何乐而不为。”
童子举的功名本就矮人一等,若有本事,自然是再考为上。
乔时为继续道:“于官家而言,一来他得了一把趁手的好刀,二来,‘世族子弟若皆有你的觉悟’这句话是说给其他世族听的,是在告诫他们……亦是一箭双雕。”
想到场上还有另一人,乔时为感慨道:“分明是一同觐见官家的,王春生出了风头,得了赞誉,而同行的贺弘正只能哑巴吃亏,不管愿不愿意,都只能点头答应,出来重考功名。”
没有任何商量便坑了会稽贺氏,此事做得着实不道义。
赵宕举眼神烁烁,夸道:“小安,你神了,你竟能分析得与我老爹一般无二。”
他又言:“老爹还说了一点,他说王相已年迈,久居宰相之位,守成多于作为,底下官员怨声载道……王相是急于把王春生推上去,才会出此计略。”
“与赵大人分析得一样并不出奇。”乔时为促狭,打趣道,“许是你们老赵家老来得子由来已久,我是赵大人失散多年的弟弟也说不准……还不快快喊声‘叔父’来听听。”
“好你个乔小安,又在说笑我。”
两人打闹了一会儿,这时,有个书童从斋舍那头跑过来,作揖道:“给两位公子问好,我家少爷令小的冒昧问一句,他能否过来一叙,同窗间认识认识。”
“这是自然。”
朝檐廊下望去,只见王春生一身崭新的襕衫,含笑朝这边一作揖。
乔时为、赵宕举回礼。
不大一会儿,王春生沿着曲径来到小亭,自我介绍道:“王春生,开封府东京人,‘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之‘春生’,尚未表字。”
十四五岁的年纪,举止间颇有旧时君子之风,许是跟着王相学来的。
洁整的衣袍衬托下, 容貌尚可,很老实的长相。
乔时为、赵宕举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