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回九零全家下岗前: 860-88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穿回九零全家下岗前》 860-880(第22/33页)

  “哥,挣钱好不容易啊!”

    程程点头。他听妈妈念叨过,他们哥俩读书,一个月得十万块的学费。

    那得捡十万个易拉罐啊。

    他问小女孩,“你读书一个月多少学费啊?”

    “公立学校不要钱,一直读完高中都不要钱。你们是读的贵族学校吧?”刚和他们通了姓名的徐琰道。

    程程道:“学费是挺贵的。原来外头读书不要钱啊!”

    到了约定好的九点一刻,黎夏见到了记者吴优。

    这记者还是个菜鸟。很有些锲而不舍,在乐园门口候了黎夏好多天。也不上来打扰她,就老实等着。

    这才得到了一次专访的机会。

    而且黎夏没时间配合她的工作时间,便邀她过年期间来玩,顺便采访。

    多来几天没关系,觉得观察够了就回去写稿子了。

    吴优自然是很乐意了啊。

    内地这位首富还不曾接受过港媒专访呢。

    黎夏道:“吴记者是吧,表演要开始了。咱们一起过去吧!”

    庙会期间,园区有古风迎新表演。所有买了门票的人都可以来看。

    不然,晚上灯会的门票好卖,上午的门票可不好卖。

    一张门票只能待四个小时的。

    时限不影响餐饮区的生意,香港本地人在园区吃饭的可能性本来就不大。挤得很!

    在里头用餐的都是大陆游客。对大陆游客来说,在这里吃饭,性价比高!

    表演其实只有40分钟。但因为不另外收费,进了园区的人都来了。

    黎夏一行过去,坐在第五排留的位置。吴优就跟在黎夏身边。

    各地会馆的建设,吸引了一些建筑界的方家起来。

    彭志杰去和那些人打交道去了。黎远、黎想和高雷感兴趣,跟着他去了。

    黎夏坐下后发现她两个儿子还有傅宇站在旁边的空地上等着看表演。

    跟他们混一起的还有几个进来捡易拉罐和纸皮的大小孩子。

    黎夏不知道傅宇是几时也混进去了,估计是他打电话找程程吧。

    徐琰是被程程叫来的,“有我们三个帮你,肯定比你自己捡得多。走啦,去看看。好歹是过年嘛!听说表演很精彩。”

    第一个节目就是古典舞蹈《飞天》。

    表扬放在空旷的地方,除了近处能直接看到舞台,远处的人也可以通过两侧的大屏幕看。

    现场配乐的古典乐队开始奏前奏,陈玲带着蝶形面具,拉着以铜环悬挂高处顶上的红色帛带直接飞了出来。

    一开始就是几个悬挂或者倒吊着的高难度动作,开场满分。

    下头响起掌声,不少观众议论纷纷,“我知道她,网上叫她蝶面舞者,我电脑里还下载了她跳舞的视频。”

    “听说她今天要摘面具哎。”

    “她是美女首富亲戚,今天解密身份也不奇怪。”

    第874章

    几个高难度动作后,陈玲松开红色帛带轻松落地。

    拾起一旁放置好的琵琶,伴着鼓乐跳了一曲美轮美奂的《飞天舞》。

    舞到中段,黎夏忍不住道:“我想去敦煌了。小姿,你妈妈跳得真棒!”

    小姿用力点头,“嗯。”她已经梳起了包包头,等下压轴的节目就是章亮的历代古装秀。

    她看完这个开场舞就要去后台换古装了。

    也幸亏童装简单,来得及。

    至于玲姐,跳完开场舞,她也要去后台换衣服。

    发式倒是不用换,《飞天舞》和一会儿她要穿的大宋服饰可以通用一种发式。

    黎夏曾经给过陈玲的舞蹈‘可以观止矣’的评价,这不是过誉。

    就从现场观众甚至是徐海陶醉的神情就能看得出来。

    就连文工团的曹团长都轻声道:“她跳这样的舞蹈,倒是比跳很正的红色舞蹈更有灵魂!”

    黎夏道:“那要是二十年前她考文工团的时候是跳这样的舞,能入选么?”

    面对曾经把她刷下来的曹团长,黎夏是全无芥蒂的。

    她就是不够格嘛。

    曹团长笑,“你可不要小看了80年代,80年代的思想解放程度其实更甚于现在。不过,也就只有那十来年。文革之后又回调了。所以,她藏着掖着二十年还是对的。”

    一舞终了,鼓乐声停止。

    陈玲鞠躬谢幕,然后当着在场几千观众的面缓缓取下了脸上的蝶形面具。

    场下观众顿时愣住,首富?

    不对啊,不是听说首富在怀第三胎么?

    摄影机转向黎夏,两边的大屏幕上出现了她大腹便便、四肢纤细的形象。

    黎夏穿的是黎裳设计师专门设计的孕妇装,瞧着大方又得体。

    回头等她生了,这些孕妇装也会推向市场。

    “这个才是首富!这是她的姐妹吧,好像!是不是双胞胎啊?”

    黎夏在屏幕上挥了挥手。陈玲趁机退场,同时朝小姿招了招手。

    曹团长牵起小姿从侧面往后台走。

    小姿经过程程他们跟前,侧头看他们一眼。搞什么名堂?

    程程目不斜视,一副咱们不熟的样子。

    睿睿朝她挥手,“嗨,美女!”

    第二个节目上场,第二个节目是平日里来园区吹拉弹唱的一众老人家。

    他们都是免门票的游客,被组织起来一起演奏,而且是自带乐器。

    老人家们训练的时候都十分的认真。

    所以虽然只训练半个月,演奏起来还是十分的默契。

    各色乐器的音色配合得也极为完美:二胡、马头琴、大鼓、琵琶、古琴、筝、长笛、萧、唢呐

    老人们演奏了一曲《平湖秋色》,一曲《十面埋伏》,同样是赢得了满堂彩。

    这里头有人是专业的,有人是一辈子的爱好。

    如今在乐园遇上了知音,一拍即合。曹文鸢去跟他们沟通,希望他们能出一个节目,都欣然答应。

    义务的,没有钱拿!

    第三个节目革命歌曲联唱,参与者是安慧和她舞蹈工作室复员的文工团员们。

    二十几人都穿的军装,只是没有了肩章而已。

    从《十送红军》唱到《保卫黄河》,再到《我的祖国》,最后是《抗洪大军歌》。

    于干事听了忍不住道:“黎总,你这哪找来的合唱团啊?感觉这水准都赶上总政歌舞团了。”

    台下的观众也觉得跟一般的合唱团大不一样。

    就这场演出的档次就值回票价了啊!

    黎夏对于干事道:“这都是曾经的文工团员。”

    于干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