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山神的六零快乐生活》 40-50(第4/15页)
票能翻个倍,手头有多少粮票就都会买成粮食,钱和票给出去,乐颠颠地拿着自己带来的布兜接好粮食,然后顶着后面排队那些人眼红的目光大步离去。
他们背着的已经不只是粮食了,还有全家老小活下去的希望。
后面排队的人不知道粮站一共才到了两百斤粮食啊,还以为粮站的粮食管够呢,结果才拍到第四个人买完,粮站那张整天哭丧着脸像是别人都欠了她几百块钱的营业员就出来说话了——
“这次粮站到的救济粮都已经没了,下一次到救济粮是半个月后,想买的下次早点来排队。”
正在排队的人感觉天都要塌了。
不眠不休等了这么久,脚站麻了,腿也站得快肿了,结果一粒米都没买到就得打道回府?
家里的老老少少还都盼着自己带粮食回去呢!
结果排队排了个寂寞?
“这才几个人买了?怎么可能没粮?是不是你们粮站的人把粮食都藏起来了?肥水都流进了你们自己的口袋吧!”
“就是!肯定是你们粮站把国家拨给我们的救济粮给私吞了!趁早都拿出来,不然我们今天就拆了粮站!”
“拆了粮站!搜出粮食!”
“拆!拆!拆!”
粮站那哭丧着脸的营业员见一大群饿得面黄肌瘦的大汉满面凶光地朝自己围了过来,吓得一个踉跄,赶紧缩回了柜台后面,眼神死死地盯着这些人。
要是这些人有一点点动手的苗头,她都会拔腿就跑,从粮站的后门跑出去。
她早晨虽然吃的是稀饭,可这会儿刚上班,身上还是有力气的。要是到了中午,吃到肚子里的稀饭都消化了,人被饿得前胸贴后背,浑身上下都没什么力气,那就倒血霉了。
“你,你,你们可别乱来!这里是粮站!是国营粮站!你们要是在这儿闹事,就不怕被抓去拘留吗!粮站给我们配的指标就是两百斤,我们也想多卖,可是两百斤够几家买的?”
粮站的营业员急中生智,顺嘴就把林场村给扯了出来——
“你们有力气在粮站折腾,不如去靠着天蒙山的那几个村子里问问,只要出的钱和票比粮站稍微高一些,应该是能从老乡手里换到粮食的。”
“就林场村那边,县城里都传遍了,天蒙山上的山神娘娘特别灵验,因为老百姓没粮食吃,山神娘娘就派了货郎下山来给老百姓换粮食。”
“我们虽然在县城,可真要说的话,我们离天蒙山也不远啊!与其花时间在这儿闹,不如省点力气,要么上天蒙山去求山神娘娘,要么去村子里买粮食,在这儿就算你们把粮站给拆了,能把房梁煮锅里吃了?”
这话真是扎心又现实。
围着粮站的人骂骂咧咧口吐芬芳地输出了一大通祖传国粹技能,然后就踩着沉重的步伐回家去了。
一部分是不知道怎么回家面对父母妻儿那期待之后又失望落空的眼神,一部分是这一晚上站得时间太久了,整条腿都快失去知觉了。
这些人回到家里一合计,还是得去求天蒙山上的山神娘娘。
去它的破四旧,人都快饿死了,还破什么四旧?
甭管是封建迷信还是科学技术,只要能让他们填饱肚子,那就是真理,那就是信仰。
家里人坐在一块儿开了个家庭会议,准备贡品的人选出来了,善于给山神娘娘磕头的人也选出来了,还把家里饿得面黄肌瘦的孩子也拽上,好向山神娘娘打打苦情牌,希望山神娘娘看在小孩的份上也给城里人一条活路。
也有人想起来县里的领导,原先还寄希望于县里的领导能帮忙解决这事儿呢,没想到县里的领导是个有勇无谋的莽夫,还是个身娇体弱的废物蛋子,屁事都没办成,反倒是把山神娘娘的壁画给炸了一通,不知道有没有把山神娘娘给得罪死了。
“县长是不是还在医院里躺着?”有人想起来之前发生的那件诡异事儿。
对面的那人当场就乐了,朝地上‘呸’了一声,才说,“活该!老祖宗传了几千年的规矩,说破就要破?这下遇到硬茬子了吧!”
“我表舅家闺女就在医院里,说是当初跟着上山去炸山神娘娘壁画的人都昏迷不醒,眼瞅着没什么大病,可就是醒不过来,医院都从省城请来专家给看过了,省城的专家也都束手无策。”
“我听说还请了会看事儿的婆子去给看过,说是丢了魂儿,法事都做了,人就是醒不来,倒是那个婆子不知道被什么给吓着了,疯疯癫癫了好几天才清醒过来。”
这事儿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整个县城的人都知道。
——————
虽然雪停了,可路上依旧很难走,走一步滑一滑再常见不过,但这挡不住城里人求生的热情。
有人从县城到乡下,一共摔了数不清多少次跤,得亏路上的雪足够厚,摔倒也不痛,不然这一路下来早就摔得鼻青脸肿了。
被城里人找上门卖粮食的村里人原先也舍不得卖粮食的,毕竟家家户户都不富裕,可……城里人给的实在是太多了!
村里人想着自家不宽裕的日子也过了这么久,往后再过一阵儿也没问题,勒紧裤腰带的日子是常态了。
很多村里人就咬咬牙,从自家口粮里匀出一部分来,高价卖给了城里人。
一边是钱一边是命,城里人表现得格外大方。
只要能买到粮食,加价也无所谓,毕竟人只要活着,钱没了还能再赚,人要是没了,攒手里的钱还能有什么用?
城里人下乡来时,就抱着割肉买粮的心态,结果发现村里人要价还挺淳朴的,虽然比粮店稍微贵一点,但并没有贵太多。
手头宽裕的城里人直接就甩钱买粮了,恨不得把村里人的米缸面缸给搬空,一如当初粮店门口排队早的那些人一样。
来得早的人都没上天蒙山,在村里就买到了粮食,脸上的笑容比天上挂着的太阳还要灿烂,高高兴兴地背着粮食回城去了。
来得晚的人把村里人家的门都敲遍了,愣是凑不齐二斤粮,只能找村里人问好路上山去碰运气。
宋老太都把家里那些吃不完的野番薯偷摸卖了一些。
送走城里来的人,宋老太同自家外孙女嘀咕,“都说城里好城里好,我看也不尽然。平时总觉得城里人高人一等,不用做这种又苦又累的庄稼活儿,可到了缺粮的时候,城里人连个口粮地都没有,买不到粮食就只能饿着。”
说着说着,宋老太又同情起农民来,她自嘲地说,“我替人家费什么心思呢,人家城里人干的活儿轻松赚得钱还多,只是偶尔一次缺粮食,平时干什么不比乡下人强?这倒霉年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好起来。”
躺在炕上神游天外的宋天蒙眼珠子动了动,看着自家姥姥那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心想,眼下这三年小劫是定下的,而且三年小劫之后还有大劫,这劫气还得弥漫将近二十年的时间。
不过饥荒这个坎,一两年内终究会结束的。
她能做的不多,能帮到的人也不多,天蒙山下这些人还是能庇佑一阵儿的。
宋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