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华尔街: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决战华尔街》 110-120(第19/20页)

恳地谈起:“它在我的手上注定不会成功,因为我没有掌控数据的力量,我用数据来预测市场,跟占卜来猜测股价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而卡拉季奇主要把它用在风险识别上,所以她的成功更具有确定性。同样是1%的风险发生概率,我的眼里意味着赚钱的可能是99%,而在她看来,风险产生的可能性是100%。投资这种事情,很多人成功了一百遍,只输了一遍,就输掉了前半生所积累的所有辉煌,反之也是一样,在别人一败涂地的时候赚钱,你总是能赚到更多的钱。”

    对于2000的宽客基金和狮虎基金,格里芬的评价是:那是一群老头的产物,都太过时了。

    “他们还在玩着老旧的一套。使用大量的杠杆,从投行那里出借价值高额的股票,动用舆论的力量抹黑对手,靠在华尔街多年积攒下的人脉势力来胁迫对手,想要创造又一个做空泰铢的奇迹。”

    “要知道他们的对手是海莉卡拉季奇,卡拉季奇本人就非常擅长他们过去的那套做空方式,那为她赚来了人生第一笔巨额财富。”

    “几百亿在一个外汇储备不够充足的国家面前自然足够有威慑力,但在价值五万亿的纳斯达克面前,就好像是恒河中一点沙砾。”

    “人脉是世界上最现实最不讲情面的资源,华尔街没有太多容错率,如果有,只能说明对方太过强势,把持着权力的剑柄,就像现在的卡拉季奇一样,但当时对冲基金的老板们显然并没有人做到这个程度。老王已逝,新王将立,人人都想讨好卡拉季奇,很多人向她告密,空头联盟的仓位对她来说基本是透明的。而她的团队技术要高明太多,老古板们完全根本上她的节奏,她总能先人一步进行交易。”

    “由于华尔街的斗争总是那么的复杂,绝大多数人乃至企业家都不清楚这群金融家到底在做什么,他们能看到的就是,空头联盟越做空,股价反而越来越高,他们越跳脚越着急,人们就更愿意相信他们注定失败。”

    “没有人看出来,其实到了3月,极光也已经在强撑镇定。”

    说到这里,74岁的格里芬轻咳两声,故作轻松地摆了摆手:“是啊,我和海莉的关系一直不错,并非外界传的那样糟糕,我们一直有联系,她偶尔也会和我请教一些问题哎,不要做出那个表情,这有什么不可置信的?我毕竟比她更有经验嘛,后来在一次晚宴上,她就和我提到了2000年的这段经历。”

    “其实早在3月3日,纳斯达克上涨到5000点之上,极光的风险指数完全爆表,所有的模型都亮起红灯,在那个时候,海莉就知道,浪潮已至。”

    “3月4日,她接受了采访,表现得非常淡定自如,那场采访给了市场误解,认为她运筹帷幄,也给了空头最后一击。”

    “实际上,如果空头再坚持一周,形势就会完全相反——至少从账面上来看是这样的。但我想,即便空头不放弃,海莉依然会想办法卖掉手里的股票,她一定有所准备,只是没有等到那个时候而已。”

    “3月6日,宽客基金和狮虎基金相继爆仓,被迫以高价从极光手中回购股票……”

    “3月10日,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泡沫之一被刺破,那一天,纳斯达克指数先是飙升到5132.52点,随后开始下跌,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千禧dot-com泡沫危机”。

    他没说也不敢说的是——

    3月9日,极光陆续抛售手中所持有的绝大多数Novamind股票,只保留了4%不到的象征性持仓,Novamind股价下跌至95美金,一同抛售的还有思科、微软、戴尔三家公司股票,整个卖单高达11亿美金,但因为有Novamind这个更大单的抛售珠玉在前,这笔卖单并没有那么引人注目。

    微软当时已陷入长达数月的反垄断诉讼,联邦政府指控其违反《谢尔曼法案》,构成市场垄断。春季,法院初步裁定要求拆分微软,股价随之暴跌六成,带动整个科技板块崩盘,被认为是这场金融危机的直接导火索。

    而极光的抛售在法院公布之前。

    很明显,卡拉季奇已经从她的‘朋友们’那里提前得到了消息,她卖空的这11亿美金至少在华尔街起到了一定的带头作用,很多金融公司跟在她身后抛售金融股,导致了3月10的股价暴跌。

    整个二月中旬,极光一边增持头部科技股,一边大规模签订看空纳斯达克指数的衍生品合约。在技术上,这种操作并不违法,甚至无法从程序上挑出半点毛病,它以其复杂的对冲组合减少了极光的资产波动,保护了它背后的主权基金资产和私人财富,在人类历史上无数次抵抗经济危机的行动上来说,堪称是天才般的做法。但它揭示了一个更本质的问题:当人类聪明到突破想象力的极限,是否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

    答案是否。

    格里芬认为最恐怖的是,同样是参与大量的衍生品交易,他本人当年是真的不清楚这样会带来那么可怕的后果,如果他一开始就知道之后ESF的风险敞口会到达可怕的1.2万亿,他绝对不会去做这样的蠢事。永恒对冲基金的覆灭,只是因为他真的蠢到控制不了结果了而已,但海莉不一样。

    海莉当时已经知道经济危机即将到来,作为董事长,她签字确权了那样多的做空合约,却依然笑脸盈盈地在节目上表示她所追求的目标是‘规避风险’。

    她的确规避了风险,只不过是替她的客户。

    而那些在科技泡沫中破产的人和公司,完全不在她的考虑范围之内。

    许久之后,华尔街少数高层才得知,在混乱开始前的第十八个交易日,海莉签署了一份极为复杂的新型合成衍生品计划,名称是:“指数负相关自适应远期-期权打包计划”(IFAP)。这个几乎无人读得懂的产品设定了一个激进条款,只要纳斯达克指数在未来60天内下跌超过17%,其收益杠杆将自动放大至4倍。而它却被打包成一支低风险的固定收益产品出售,为极光带来超额回报。

    它被认为是一种全新的CDO(信用违约互换),而当时的国际衍生品协会甚至没有试图登记这一产品。

    这一策略在几年后,为次贷中危机中的关键产品——CDO平方的诞生提供了灵感。

    4月8日,乔治霍尔宣布关闭宽客基金,开启他的退休生涯。维克托施瓦茨成立了自己的基金,不再参与市场投机,而是专注于孵化新基金。

    4月10日,迈克柯蒂斯宣布关闭狮虎基金。

    宏观对冲基金时代就此落幕。

    4月13日,Gordon&Stein因在第一季度遭遇巨额亏损,被迫取消IPO,霍恩比加西亚引咎辞职。

    极光以战略支持为名义,提出以贴近账面价回购GS持有的10%极光股份,同时认购GS部分处于减值边缘的非核心资产,尤其是做空科技股失败后形成的复杂衍生品敞口,帮助其剥离亏损部门,对价条件是极光委派人手入主投资策略委员会,并协助GS制定风险管理体系。

    4月28日,Gordon&SteinCEO因年迈宣布退休,霍恩比加西亚的亲弟弟怀特加西亚担任执行总裁一职,成为华尔街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投资银行总裁。

    他上任后大刀阔斧裁撤旧有体系,Gordon&Stein从纯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